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多是我國書法大家,正面也就是西面,最上面匾額"黃鶴樓"三個大字,系我國第一屆書法協會主席、後來的名譽主席舒同所書。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一樓的匾額"氣吞雲夢",系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所書。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與之相匹配的楹聯:"由是路,入是門,奇樹傳雲,詩外蓬瀛來眼底;登斯樓,覽斯景,怒江劈峽,畫中天地壯人間",系原南京藝術學院名譽院長劉海粟所撰書。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進入主樓,通上到下兩柱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系原中央美術學院名譽院長吳作人所書。原聯是清代人符秉忠所撰。據說,同治七年,重建黃鶴樓時,符秉忠只是個駐局監理,卻很有才華,留下了這一副名聯,讓吳作人一書,就更名傳千古了。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一樓後亭聯,"何時黃鶴重來,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雲尚在,問誰吹玉簫,落江城五月梅花",系廣東書法家趙嗣倫所書。原聯是清康熙年間十大才子之一的宋犖所撰,宋犖還被康熙皇帝譽為"清廉為天下巡撫第一"。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最上面的楹聯:"一樓萃三楚精神,雲鶴俱空橫笛在;二水匯百川支派,古今無盡大江流",系原中國書協副主席沙孟海所書。原聯是清代人薩迎阿所撰。薩迎阿雖是清代將領,但也是舉人出身,喜歡賦詩撰聯,很有情趣。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一二樓間跑馬廊西面聯:"襟江帶湖,撐天拔地,喜者番古蹟重新,猶當半壁;望雲招鶴,載酒題詩,願從此斯樓無恙,永鎮中流",系香港畫家趙少昂所書。原聯是清代人劉維禎所撰,劉維禎就不好介紹了,原是太平天國降將,後隱居武昌,不知是在說自己,還是在說樓?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一二樓間跑馬廊西面聯:"萬古河山,勝蹟長留,嘆百年時運維艱,三楚名樓曾付火;千秋邦國,韶華永駐,看一代英雄謀略,九霄仙鶴又乘風",系篆刻家錢君陶所書,洪源所撰。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五樓西面聯:"對江樓閣參天立,全楚山河縮地來",系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張仃所書。清代方維新所撰。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東面最上面匾額"楚天極目"四個大字,系百歲老人、原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喻育之所書,取自毛主席詩詞"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一樓的匾額"簾卷乾坤", 系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方毅所書。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與之相匹配的楹聯:"龜伏蛇盤,對唱大江東去也;天高地闊,且看黃鶴再來兮",系原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關山月所撰書。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南面最上面匾額"南維高拱",系原湖北書協名譽主席李爾重所書。一樓的匾額"勢連衡嶽",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與之相匹配的楹聯:"飛閣出重霄,環顧三楚風雲,無限詩情來眼底;名城傳盛事,相迎五洲賓客,常懷友誼話樓頭",系原中央美術學院朱乃正所書,朱祖延所撰。

北面一樓的匾額"雲橫九派",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與之相匹配的楹聯:"鶴舞帆飛,兩水浪開東海日;樓成景換,五洲客醉楚天春",系黃苗子所書。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還有一聯:"一笛清風尋鶴夢,千秋皓月問梅花",系原上海文史研究館員徐伯清所書,胡翰澤所撰。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還有許多聯額皆是大家所書,就不一一介紹,其實,凡屬喜歡匾額、楹聯、詩詞、書法的人,到此都會大開眼界,一飽眼福。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黃鶴樓不僅僅是一座名勝景觀,它還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歷史風貌,登樓謳歌,感景抒懷,吟詩作賦,潑墨揮毫,"文因景成,景借文傳",看什麼?看風景,看歷史,看文化,看發展------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後來,我又寫了一首讚美黃鶴樓的詩:"黃鶴歸來相見愁,今朝哪有舊時樓?四周高廈連天宇,遮蔽長江水細流",

讀黃鶴樓匾額楹聯墨跡

其實,寫的就是發展、就是變化,在一靜中,看四周變化,近些年來,武漢發展多麼快、多麼大,高樓大廈,地鐵高鐵,僅長江就有了幾座橋,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借黃鶴的眼,說說我們的心裡話。"熟稔地方無視點,陌生環境有風光",這也許就是我外地人的感覺。

九口2020-4-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