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成功50週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為何至今仍在天上飛

發射成功50週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為何至今仍在天上飛

東方網記者解敏4月23日報道:“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強國的新徵程,中國也由此成為了繼蘇聯、美國、日本、法國之後的第五個能夠自主研製發射火箭衛星的國家。50年過去了,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依然讓很多人激動不已。

發射成功50週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為何至今仍在天上飛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場,173千克的“東方紅一號”衛星,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送入近地點441千米、遠地點2368千米、傾角68.44度的橢圓軌道,地面對其實施精準測控,數十萬中國人仰望星空觀看衛星過境,一曲嘹亮的《東方紅》響徹宇宙。

衛星在運行28天后(設計壽命為20天),電池耗盡,於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東方紅》樂曲停止播放,結束了其工作壽命。

發射成功50週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為何至今仍在天上飛

東方紅一號的有效載荷還包括太陽軟X射線探測儀、粒子輻射計、磁強計和艙內氣壓計等科學探測儀器。除了播放音樂,最重要的任務是技術驗證,探測太陽輻射、空間磁場、空間電離層環境和地球大氣密度,然後通過遙測系統把相關數據發送回地面。它的實際工作時間遠超設計額定要求,取得了大量的工程遙測參數,為後來的衛星設計和研製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東方紅一號為何仍為墜入大氣層

由於當時銀鋅電池壽命有限,“東方紅一號”實際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在此之後便與地面失去了聯繫。不過到現在為止,衛星仍在空間軌道上運行,並沒有墜入大氣層。

這是由於最初構想把衛星送入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圓形軌道,但因當時的運載火箭不具備變軌能力,軌道組反覆計算,最後確定將它送入了近地點400多千米、遠地點約1600千米的橢圓軌道。因為該軌道近地點高度較高,超出了最大範圍的地球邊緣,完全屬於太空,“東方紅一號”依靠地球的引力作為向心力,在橢圓軌道上一直運動,幾乎不受阻力影響。

發射成功50週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為何至今仍在天上飛

有專家表示,”東方紅一號"如果不發生撞擊,再飛幾百年也沒問題。但它也不會飛離地球,因為沒有動力,它的軌道只會在大氣微小的阻力下慢慢下降。

《東方紅》樂曲響徹“太空”

提到“東方紅一號”人們總是會自然而然地將它和那首《東方紅》樂曲聯繫在一起。

《東方紅》樂音的接收、轉播系統,是中國第一顆衛星獨有的系統。產生悅耳動聽的東方紅樂曲。太空是真空,當時人們是怎樣聽到《東方紅》樂曲呢?雖然宇宙是真空,聲音因為沒有介質而無法傳播,但電磁波可以傳播。《東方紅》樂曲“響徹太空”,是衛星一直在發射電磁波,並採用先由大型地面站接收,再通過廣播電臺轉播的辦法來實現。所以,在衛星發射上去後,全國人民聽到的《東方紅》樂音都是經廣播電臺轉播的衛星信號。

1970年5月1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停止發射信號,《東方紅》樂曲停止播放,衛星結束了其工作壽命。

幕後功臣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發射成功50週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為何至今仍在天上飛

青年孫家棟

東方紅一號衛星研製歷程幾經波折。1958年,毛澤東主席在黨的八大第二次會議上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1965年,中國開始實施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研製計劃,任務代號“651工程”。為了完成任務,航天人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咬牙堅持、艱難攻關,終於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就在幾天前,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專題座談會,紀念長征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週年。曾參與“長征一號”和“東方紅一號”研製的孫家棟、龍樂豪、劉寶鏞、方心虎、戚發軔、葉培建、張貴田等眾多院士、老專家濟濟一堂。

“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著、看得見,是中國確定第一顆人造衛星研製方案時中央領導的批示要求。”曾擔任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技術負責人的孫家棟院士在座談會上說。

“一曲《東方紅》,揭開了中國航天的序幕。”龍樂豪院士充滿感慨。

“搞東方紅一號的時候,沒用一個外國的元器件,都是中國人自己造的。”戚發軔院士說

座談會上,多名院士專家一致認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研製發射,宣告我國初步形成比較完整配套的人造衛星、運載火箭科研生產體系,奠定了中國航天事業前進發展的重要基礎。

“東方紅”系列後續進展如何

“東方紅一號”上天以後,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東方紅幾號?這一系列取得了哪些進展呢?

1984年4月8日,“東方紅二號”衛星發射成功,開啟了中國用自己的通信衛星進行衛星通信的歷史。

1997年5月12日,“東方紅三號”衛星於1997年5月12日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一代採用三軸穩定技術的同步衛星,主要用於電視傳輸、電話、電報、傳真、廣播和數據傳輸等業務。

之後,“東方紅”系列逐漸發展成了大型衛星平臺,“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是我國2001年開始研發的大型通信衛星平臺,2006年完成了首顆正樣星的研製工作,並實現了大型通信衛星出口零的突破。“鑫諾二號”衛星是“東方紅四號”平臺的首發星;目前使用該平臺已成功研製和發射了8顆衛星,產品日益成熟。同時還有9顆衛星在研,多顆衛星處於論證與市場開拓狀態。

2019年12月27日發射成功的“實踐二十號衛星”則是基於“東方紅五號”公用平臺研製的實驗衛星,2020年1月5日成功定點於東經105.5度,這也是中國目前研製的發射重量最重、技術含量最高的高軌衛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