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最早的出处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关于李贺的生平,大家出门左转,上篇有介绍。

汉武帝的迷信是历代帝王中最著名的,金铜仙人只是他所有的求仙努力中很普通的一个例子:金铜仙人被建造在神明台上,据《三辅故事》记载,它高20丈,粗10围,手里托着一个盘子,叫做承露盘,用来承接露水,以供炼制仙丹。

唐朝诗人经常吟咏汉武帝求仙主题,因为他们自己也生活在一个求仙修道的时代。唐宪宗服食丹药,性情变得异常狂躁,结果被宦官所杀;至于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三代帝王都因服仙丹而死。道教的衰落也与此大有关系:成仙升天、长生不老永远只是传说,从来无人亲见,但因炼丹吃药而致病、致死的却大有人在。李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一方面自家对道教有很深的渊源,有相当的好感;另一方面也深知炼丹修仙的虚妄,对帝王求仙总有一些讽谏的意思。

《金铜仙人辞汉歌》的诗序来看,汉武帝当初铸造金铜仙人,幻想炼丹修仙,结果还不是和普通人一样死掉了,偌大的汉王朝还不是江山易主了?连金铜仙人都要被新朝帝王搬到自家宫阙去了,但搬去做什么呢?如果靠它真能炼成仙丹,汉武帝会死吗,汉王朝会亡吗?这样显而易见的事情,为什么帝王们总是看不明白呢?是贪欲太大,以至于蒙蔽了双眼吗?魏明帝是这样的,但他也和汉武帝一样匆匆离世了,魏王朝也不复存在了,但这样的荒诞剧为什么到了现在还在上演呢?

夜闻马嘶晓无迹:仍是汉武帝的典故,传说一到夜晚,在甘泉宫附近总能影影绰绰地见到武帝的仪仗,一到拂晓,却什么都看不到。这样的事情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汉宣帝的时代才消失无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