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河史话

作为老哈河主要支流之一的锡伯河,秉承老哈河的职责,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滋养着喀喇沁旗人民,被誉为“喀喇沁旗的母亲河”,它发源于喀喇沁旗西部茅荆坝梅林沟,上游有三条支流,在位于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汇合而成锡伯河,蜿蜒东流,注入英金河。


锡伯河史话


锡伯河历史上曾称为“阴凉河”。据宋代沈括使辽亲临此地后撰写的《熙宁使虏图抄》记载:“崇信馆……北三十里至中顿……又十余里,过阴凉河,至松山馆(今赤峰西郊木兰城)”;喀喇沁旗龙泉寺院内原立有“大元国上都路松州南阴凉河川狮子崖龙泉寺常住山林地土周围四至碑”,所记之“阴凉河”就是今锡伯河。


锡伯河之名始于清朝,史料中也写作西白河、西白噶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李调元因公务路过此地,在所著的《出口程记》中记道:“由石碑沟溯河而行,平川青草,两岸榆林,牛羊遍野。”“石碑沟”指的就是锡伯河。在《赤峰风情》一书中,认为“石碑沟”是由蒙古语“希伯根”演绎而来;喀喇沁旗哈斯巴干先生经研究认为:所谓的“石碑沟”实际是“西白噶”即“锡伯格”之讹。希伯根、西白噶、锡伯格均出自同一词源,即“沙不楞格”,蒙语“泥”的意思。


锡伯河史话


在道光年间,山西张穆撰的《蒙古游牧记》,曾参照《大清一统志》《水道提纲》等书对“锡伯河”作更详细记载:喀喇沁右翼旗“札萨克驻锡伯河庄”,注:“《一统志》作西伯河北、《会典》作锡伯河西。按:锡伯即西白。《水道提纲》:‘西白河,一名西白噶河,源出旗西默沁察罕陀罗海山(即今茅荆坝)。’”


光绪年间,吴禄贞、善耆、陈祖墡、贡桑诺尔布等奉旨到内蒙古东四盟巡视后,吴禄贞曾撰写《东四盟蒙古实纪》一书,其中“蒙古之道路”一节中也有记载:“由喀喇沁至翁牛特境之赤峰,两岸熟地,间有沙石,尚平坦,锡伯河流亦可厉揭(厉揭是指徒步涉渡)。”


锡伯河史话


古代,锡伯河流域沃野连绵,林茂草丰,河水清澈,风景秀丽。康熙六十一年,噶勒藏病死,与所尚和硕端静公主合葬时,当时的陵地柳条沟内古柏苍松,蓊郁相连,风雨不透。据传,先以数百人所斫木为径,灵柩方得运入墓地。可见锡伯河流域植被的丰茂。


在锡伯河有这样一个传说,喀喇沁旗的蒙古先民就在这锡泊河流域繁衍生息,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静生活。有一天,他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


锡伯河史话


那时锡泊河不叫锡泊河,叫仙女河,因为经常在月光下有一位非常美丽的仙女,人们知道她是河里的女神,在岸上修建了她的庙宇,塑了她的神像,从此这地方风调雨顺,年年五谷丰登,因为河畔修了仙女庙,所以这条河也叫仙女河。


这仙女河畔有一户蒙古人家,老两口靠给富人放马度日,育有一子,取名查干呼。转眼之间,查干呼长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力大无穷,且马上功夫娴熟,射箭技术更为传神。在百步之内,小伙子指哪射哪,百发百中。但因为家贫和居住偏僻,小伙子一直没有意中人,老人年纪大了就把马群交给了查干呼,查干呼昼夜辛勤放牧,经常用马驮着帐篷游牧,和马群住在一起。


锡伯河史话


查干呼在放马时经常见到锡泊河女神和她的侍女在河畔漫步,对女神心生爱慕之意。一天将近黄昏的时候,天空骤变,无数朵乌云蜂拥而来,腥臊之气弥漫仙女河两岸,锡伯河女神带领侍女挥舞宝剑迎向乌云,乌云中跳下无数的鱼鳖虾蟹,为首的就是被查干呼曾经因为偷马而射瞎一只眼的怪物。锡泊河女神和其属下寡不敌众,伤亡很大,锡泊河女神不幸被那独眼怪物重伤,查干呼一箭射去,救下女神。


侍女抱着晕倒的女神边哭边呼唤,得知用男人中指的一碗血可以救公主,查干呼二话不说用刀把中指刺破,让一滴滴的中指血滴到一只玉碗里,锡泊河女神被救起,睁开眼睛看到查干呼,似乎很惊奇,侍女说:“公主,是他用弓箭射中妖物救下你的,又是他用中指血救活你的。”女神站起来向查干呼行了一礼:“是你救了小女,小女子这里拜谢了。”查干呼赶紧还礼,“你不要这样说,你是我们牧人的保护神,年年让我们风调雨顺,草原丰茂,牛羊增多,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你,我为你出点力算什么,这也算我们蒙古人对你的心意吧。”女神见查干呼相貌英俊,说话又那样谦恭有礼,很是满意。


锡伯河史话


交谈后得知这怪物是一个修炼了几千年的大蟾蜍,在距此百里之外的黑水潭居住,若要将其彻底消灭,须得女神外公相助,女神名曰水晶,女神外公乃东海龙王。商议后决定,水晶公主在此地拖住怪物,查干呼去龙宫借开天弓,辟地箭。此时公主已对查干呼另眼看待。待查干呼拿上开天弓、辟地箭后赶回仙女河畔后,众人合力击退蛤蟆精,怪物们惨叫连连,乘着滚滚黑烟向西逃去,后又循着蛤蟆精流淌的血迹,找到其老窝,一举将其歼灭。完事大吉,查干呼和水晶率众离去,回到锡泊河畔。从此以后,查干呼与水晶结成夫妇,保佑着锡泊河畔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锡伯河史话

摄影:贾显伟


虽然是传说,但是无不向众人揭示锡伯河的神奇之处。锡伯河两岸土地肥沃,山川秀美,故而有很多庙宇寺院、官第民宅。而锡伯河水源充足,灌溉良田沃土,是两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乳汁。然而锡伯河流域在清末民初,由于人为因素,植被遭到极大破坏,已出现光山秃岭等现象。那时的锡伯河由一个温柔恬静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汹涌狂躁的醉汉,平日干旱少雨,一旦雨量增多,洪波逐浪,滚滚而来,危及人畜安全。民国十年,一场山洪死伤数人,毁坏房屋田户。锡伯河年年改道,不断地侵吞着两岸的肥田沃土,人们对锡伯河又爱又恨。


锡伯河史话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喀喇沁旗人在锡伯河流域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加快绿化速度,建成了一条又一条的生态经济沟。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先是以点带面,后是全面开花,由单一的治山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的锡伯河川已成为一条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峰峦叠翠,河水清澈,红花绿草,蓝天白云,鸟翔兽聚,风光宜人。一到庄田缺水季节,就用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干渴的土地,为人们做出无私的奉献。如今锦山地段的锡伯河更是风光旖旎,令人流连驻足。三座大桥横跨南北,车来人往宛若穿梭;还有一座廊桥和一座彩虹桥,把锡伯河装点得分外妖娆。


锡伯河史话

摄影:贾显伟


锡伯河两岸青山靓丽,碧波荡漾,松桦柞榆,是钟灵毓秀之地;


锡伯河两岸文化荟萃,底蕴深厚,英豪辈出,是人杰地灵之地。


今天,锡伯河古老的生命正在焕发出极大的青春魅力,锡伯河正以她绰约风姿迎接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部分图片:梅林

作者:风瞬作者团—小柒

参考资料:喀喇沁旗文史资料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经作者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