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预言,如果中国迁都到这座城有望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

在旧民主革命的时代,中国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伟人,自然还得数孙中山先生。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仙人的丰功伟绩自不必多说。

孙中山先生预言,如果中国迁都到这座城有望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


而当年孙中山在民国初建时,其实南京或北京并不是他第一考虑的首都选址。不过由于现实和历史因素,北京和南京自然是最好的首都选择。尽管最后孙中山考虑的选址并未成真,但他还是大胆做出了预言,倘若中国迁都到这座城市,就有可能称霸亚洲。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怎样一座城市,能让“国父”孙中山先生如此魂牵梦萦呢?这座城市正是伊犁。伊犁这个城市名来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乾隆皇帝在平定了西域的大小和卓叛乱,收复了准噶尔后,才将之前叫了千年的伊丽改成了伊犁。

孙中山先生预言,如果中国迁都到这座城有望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


那么,伊犁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句维吾尔语,意为将庭院犁平用于耕种,把里巷扫荡成废墟。即当年乾隆希望当地人在战乱结束后,能在此地休养生息,好好稳定生活,并希望该地永远安宁,遂取了这个名字。

而伊犁最早纳入中国版图是在两汉时期,西汉那会,北部匈奴开始崛起,其中有一支叫大月氏的匈奴迁居到了伊犁河谷。到了汉武帝刘彻那会,有一支叫乌孙族的族人也来到了伊犁河谷,他们和当地的大月氏匈奴逐渐融合通婚,还建立起了一个叫乌孙国的政权。

孙中山先生预言,如果中国迁都到这座城有望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


后来,乌孙国由于仰慕汉朝的强大,主动和我国结盟。汉武帝刘彻于是在此地设立西域都护府,伊犁河谷也开始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之后几千年过去,伊犁一直在我国的管辖范围内相安无事。然而,到了明末清初那会,当地一支叫准格尔的分裂势力开始壮大,到了乾隆时期,该势力已经颇具规模,俨然有要把新疆分裂成南北两疆之势。

孙中山先生预言,如果中国迁都到这座城有望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


1755年,乾隆当机立断,派兵铲除了准格尔政权,消灭大小和卓,平定了新疆的叛乱。同时,还在伊犁设置了“伊犁将军”,为的就是保当地不再有类似情况发生。

那么,这样一个地方,怎么能成孙中山最理想的定都地点呢?主要由于1920年那会,我国近代国学大师,鲁迅的老师章太炎给孙中山提的建议。当时理想的定都地点一共有3个,一个是武昌,一个是南京,一个是北平。

孙中山先生预言,如果中国迁都到这座城有望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


但这3个地方都无法兼顾新疆和蒙古地区,出于清朝那会,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的被动,章太炎便向孙中山建议将国都定在伊犁。

对于为何是伊犁,章太炎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从西汉开始,我国西域地区便一直不太安定,不是常年遭受其他国家的侵扰,就是内部窜出来一个独立政权。主要还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将国都设在西域的先例,倘若迁都伊犁,便能完美解决该问题。

孙中山先生预言,如果中国迁都到这座城有望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


同时,伊犁周边蕴藏大量的矿产资源,即便该地区建设不如东部,通过合理的规划发展,伊犁很快便能成为能够媲美南京、武昌这样的大城市。另外,伊犁还处在整个亚洲地区的中心,陆路往来亚洲各国也极为方便。在地理条件上看,想要称霸亚洲,伊犁自然是定都的首选。

而孙中山也被章太炎说动了,萌生了定都伊犁的想法,同时他还为伊犁做了一系列规划。然而,这些长期规划都未能落实,孙中山便与世长辞了。其死后,民国政府便因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的内耗焦头烂额,哪还有人回去理会孙中山迁都伊犁的机会,这件事最终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