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觀點“戰疫”,雙流這群“90後”選調生,真棒!

4月15日,新華社以《千方百計扎牢疫情防控網》為題報道了復工復產後人員流動加劇、無症狀感染者防控任務繁重、境外輸入呈現多點暴發等疫情防控新形勢,各地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及時採取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防控措施,繼續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的相關情況。針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所在地雙流,在面對大量的隔離觀察點防控任務中,雙流30名“90後”選調生主動請戰。今天(4月20日),雙雙就帶你認識一下他們。

【怕家人擔心 擅作主張上一線】

嬌小的身材在全幅武裝下,只有那副架在鼻樑上的圓框眼鏡顯得醒目。面對不斷有前來辦理留觀結束手續的旅客,她一一熱情接待、仔細核對信息。

她叫廖雯,出生1996年的她,全身上下散發著95後的稚氣,但面對繁雜的工作,又表現出了十足的幹練。

留觀點“戰疫”,雙流這群“90後”選調生,真棒!

“26日,雙流區委組織部發出‘號召全區選調生積極投身抗疫管理服務工作’的倡議書後,我就第一時間報了名。”她並非不知此次工作的辛苦、危險,即便如此,實際的工作經歷,還是超出了她的的意外。

這樣的委屈並不少。記得有一天加班都凌晨,有點頭疼,為了不讓領導、同事擔心,便忍著繼續堅守,可一個前來辦理入住的婆婆的一番話,讓她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淚。“ 那個婆婆說,哎喲,這個女娃娃咋不去休息哦,都病了還在給我們服務,好心疼喲!”

留觀點“戰疫”,雙流這群“90後”選調生,真棒!

廖雯說,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並沒有將此事告訴家人。即便家就在龍泉驛區,父母卻並不知她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直到連續好幾天確診病例為零後,我才給他們說了這個事,”從這之後,她時不時就會接到七大姑八大姨打來的關心電話。

【枯燥中創新 小技術破解大問題】

“您好,請先掃一下這個二微碼,填上自己信息。”17日上午10點,又一批剛下飛機的國際航空乘務員轉運至雙流某留觀點。25歲的張恆有序地指導每一位辦理入住的旅客,填報個人信息,短短几分鐘就完成了大家的入駐手續。

最開始,張恆他們並沒有這樣輕鬆。“都是紙質的表格,等他們填了後,要一張一張的錄入。”由於所接待的旅客來自世界各地,面對大家的語言習慣、寫作方式不一樣,他們在後期的數據整理階段,總被累得疲憊不堪。“我們經常都要忙到凌晨三四點,甚至更晚才能把前一天的信息整理完。”作為工科生的張恆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在電子表格中運用大量的公式,可以減少數據整理的工作量。然而,面對填報信息有誤、或不斷修改信息等情況,他們又要加班修改,非常痛苦。

留觀點“戰疫”,雙流這群“90後”選調生,真棒!

“比如有些人填報字跡看不清,我們只有給他們電話,或是上門核實”記得前段時間,有個外國客人入駐留觀點後,因在成都、四川有多個可以前往的目的地,便不斷的改變其最終目的地信息,他們也只有不斷的修改其留存信息,不斷的通知最新目的地工作人員做好銜接工作。

張恆說,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只有耐心解釋。“有時我們在想,如果有個軟件或者小程序,自動錄入該多好。”於是,張恆和數據組的同事們,利用工作之餘,說幹就幹,很快就開發出了一款“境外來蓉人員信息登記表”微信小程序,客人只需掃一掃就可快速填報自己的詳細信息,不僅從根本上解除了信息錄入、數據核對因文化差異帶來的障礙,還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客人與工作人員近距離接觸的頻率。“後來我們還把這個小程序推廣給了其他留觀點,他們都說很好用,我覺得我們的付出還是有成效的。”

【面對需要 北大生當起搬運工】

“親愛的朋友們,感謝你們辛苦的付出,不管是出於職業要求還是志願服務,都值得我們深深致謝!”“疫情無情人有情,無私相助暖人心。”在雙流某留觀點,類似的感謝信、錦旗不勝枚舉。每句樸實的話語背後,都實實在在記錄了這群90後選調生和那些境外來蓉人員之間的深刻情感。

北京大學畢業的宋道亮不曾想過,自己竟然還要當搬運工。前段時間,來自非洲的兩名商人,在廣州買了一批貨物後,本想經成都轉運回國。然而沒想到,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他們需在雙流隔離觀察。

“但就對那一批貨物怎麼處理,他們很犯難。”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求助留觀點工作人員。

“因為我在外語交流這方面相對擅長,一直也在負責這方面的工作,我就主動介入其中瞭解情況。”得知該批貨物目前運不走,需要送回廣州,可一時之間又不好組織人力,於是宋道亮和同事們除了幫他們緊急協調航班外,還親自上陣,義務幹起了搬運工。

“這批貨有3噸重,晚上12點過才弄完。”親眼目睹宋道亮等人熱情的服務,兩名非洲客商非常感動,連連表示感謝。

留觀點“戰疫”,雙流這群“90後”選調生,真棒!

雙流某留觀點點長肖道松告訴雙雙,在留觀點90後選調生身上發生的感人瞬間遠不止這些。記得3月中旬,有一批從美國出發,連續轉機30多個小時而來的留學生,由於怕被感染,全程全幅武裝,不敢吃東西、不敢上廁所,抵達雙流時已是凌晨三點過。

“大家30多小時沒進一口食,沒喝一口水,到這裡的時候非常餓。”可是凌晨也根本無法給他們提供相應的食物。見此情況,正在留觀點值守的選調生們,義無反顧地把本該自己在深夜補充能量的方便食物拿了出來。“看到他們拿出自己僅有的食物,不少人突然就哭了,不停地給大家鞠躬表示感謝,留學生們也感受到祖國的強大,覺得回家真好。”

肖道松說,雖然這些選調生志願者只是一群臨時團隊,但他們團戰不臨時,用自己的堅守與熱情成為了雙流區留觀點的一股重要力量。

選調生們表示,雖然自己走出校門不久,未經風雨;但他們清楚自己是一名選調生,就應該在組織需要的時候,像戰士一樣召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能勝。


【來源:空港融媒 記者: 胡兵發 王興國 編輯:劉婷 審核:曾萬娟】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本地新聞,請關注“雙流發佈”今日頭條號或下載“空港融媒”APP

留觀點“戰疫”,雙流這群“90後”選調生,真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