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尽的话,懂了不如不懂。

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古时候的“名”和“字”其实是有区别的。“名”是本名,供长辈呼唤;“字”是表字,供平辈称呼。名在出生的时候就有了,字则要等到成年(男二十,女十五)以后才取。

据《礼记 檀弓》所载:“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

《礼记 曲礼上》所说,“女子待嫁,笈而字。”

平辈之间,一般称字,以示尊敬,除非非常熟悉要好,才能直呼其名,否则就是轻视和不礼貌;而对于长辈,直呼其名则是“大不敬”。

现代人一般是有名无字,称呼也比较随意。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还在,所以称谓也不是全无规矩。我们训斥小孩的时候常说:“我的名是你叫的?”

一般亲人称辈分,友人称关系(大哥,贤弟),上人称地位(科长,局长)。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称谓,但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伦构架的基本组成。

上一辈就曾经出现过各种大不敬的家族悲剧,兄弟阋于墙,家族大乱斗,儿媳骂叔叔,侄儿打伯父,小时候的我直觉得不可思议,邻里也感到骇人听闻。

文明在进步,道德在沦丧,数典忘祖渐泛滥,无耻忘八成常态,有儿孙没祖宗,有佛祖没终生,细思极恐。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反之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