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有位“警察爸爸”!

“幫助一個孩子,就可以挽救一個家庭。”談到做這麼多年公益的最大收穫,王椰林說,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快樂地長大成人,幸福感特別強,這也是自己之所以能堅持這麼多年的動力所在。

延安有位“警察爸爸”!

“親愛的王爸爸,如果這輩子不是遇到了您,我真的不敢想象現在過的是什麼日子,是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並在您的呵護下健康成長,我現在已經參加工作了,以後就讓我來孝敬您吧!”

這是一封15年前的信件,儘管過去這麼多年,但對於收信人來說,信裡面的一字一句仍記憶猶新,收到這封信的人是被孩子們稱作“警察爸爸”的延長縣公安局國保大隊大隊長王椰林。

寫信的女孩叫李智俠,這一聲“爸爸”,源自於王椰林對她8年求學之路的愛心資助。

“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我深深的知道,幫助一個貧困孩子就可以挽救一個家庭。特別在我穿上警服的那一天起,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就越來越強烈”。如今,王椰林的這條公益助學之路已堅持了20多年。

01

“我給娃交學費,趕緊讓娃上學,這娃我供!”

02

這裡輸入圖片描述

延安有位“警察爸爸”!

當記者提到王椰林資助的第一個女兒李智俠時,他說大女兒現在在安徽打拼,會定時給父母寄錢,是村裡乃至當地十里八鄉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言語中,這位“警察爸爸”難掩的自豪。

1996年,當時的王椰林在延長縣一鄉鎮派出所工作,在一次做人口統計工作時,偶然看見一個頭發蓬亂、身體瘦小、穿著破爛的小女孩,胳膊上挎著草筐,趴在教室外全身心地聽老師講課。

經打聽,他得知小女孩每天上午都會來聽課,下午就不見了。老師告訴王椰林,小女孩叫李智俠,父親患有小兒麻痺,母親臥病在床不能自理,家裡還有兩個弟妹。由於家裡交不起學費,又特別愛學習,她就這樣每天上午趴在教室窗戶聽課。

王椰林回憶,聽完老師的話後當時就從兜裡掏出200元。“我給娃交學費,趕緊讓娃上學,這些錢給孩子買書和學習用品,這娃以後我供了。”年幼的李智俠看著眼前這位穿著藍色制服的陌生叔叔,淚水奪眶而出。

從此,在王椰林的資助下,小智俠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延長縣安河鎮中學,後來進入縣城讀書,直至中專畢業。

八年來,王椰林與李智俠建立了深厚的“一對一”的家庭助學感情,他每年除了給李智俠交學費,每月還會把生活費按時給她送去,直至李智俠參加工作才停止對她的資助。

中專畢業那天,李智俠對王椰林說:“爸爸,您就當我是您的親女兒吧!”這是王椰林資助的第一個貧困女孩,也由此開啟了他的公益助學之路。

“我不需要你們的報答,只要求你們長大後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就足夠了。”這是王椰林經常對資助的孩子們說的一句話。他曾經資助的學生楊萌現在已成為一家外企的經理,也是王椰林愛心團隊的忠實一員。

4月9日,楊萌告訴記者,“王爸爸對我的資助,不僅僅是金錢和物質上讓我度過了難關,更重要的是讓我沒有因為貧窮而感到自卑,反而讓我的內心更加強大更加自信,我會向王爸爸學習,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02

“我要找一個叫王椰林的,聽說他是好人!”


延安有位“警察爸爸”!

2015年夏天的一箇中午,一位老太太領著一個小女孩來到延長縣公安局說:“我要找一個叫王椰林的,聽說他是好人,我要找他!”

“聽好多人說你是一個好人,經常幫助窮人,我就帶孫女來了。我孫女沒媽媽,他爸爸瘋了,爺爺沒了,孩子跟著我在縣城100元租個小房子,靠我掃大街掙錢讓娃娃上學,娃上二年級了,喜歡學習,這次考了全班第一名,王隊長啊,我年紀大了,也掙不來幾個錢,萬一哪天我走了,娃靠誰呀……”

聽完老人的這番話,王椰林立刻在自己組建的公益微信群發了相關信息詢問:“誰願意做這個孩子的愛心媽媽?”不到兩個小時,群裡就有三個女同志自願上門做愛心媽媽。

“可能就因為我是一名人民警察,都衝著我這身警服吧!就算他們不相信我,但一定會相信警察!”當問到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選擇和他一起做公益時,王椰林坦言到。

延安有位“警察爸爸”!

20多年來,在公益的路上,王椰林先後建立了10個公益微信群,成立了延長縣愛心公益協會,先後倡導愛心人士為200名環衛工人送去了溫暖的棉衣,為34名貧困學生髮放了救助金,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了米麵油等生活用品,搭建起了愛心人士和受助群眾之間的橋樑。

01

成立山裡娃愛心聯盟,沒媽的孩子有了“媽媽”


延安有位“警察爸爸”!

“現在的國家政策好了,很少有失學兒童了,但是這些沒有媽媽的孩子,最需要的母愛卻無法獲得。”在做公益的同時,王椰林也在不斷思考和探索。

考慮到不少做愛心媽媽的女士收入不高,加上家裡也有孩子和老人,家庭負擔比較重。王椰林又萌生一個想法,給需要幫助的孩子再找一個能捐資助學的幸福媽媽。就這樣,山裡娃愛心聯盟“愛心助學2+1模式開始運作了。

一個是身邊的“幸福媽媽”,方便的時候帶孩子回家,給孩子洗洗澡,做頓飯,談談心,抱抱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和家庭的溫暖。另外一個是捐資捐物的“愛心媽媽”,讓孩子可以多吃一頓好飯,多添一件衣服,多買一本學習資料。

“山裡娃愛心聯盟資助的78個孩子裡,有一個大學生,八個高中生,十個初中生,剩下的除倆幼兒園的孩子外,都是小學生。孩子們個個品學兼優,從今年開始,每年都會有孩子考上大學。畢業後,學業有成的孩子們,就會像已經參加工作的李智俠、楊萌一樣,再加入到我們愛心聯盟,讓更多的困境兒童享受到正常孩子一樣的愛和幫助。”王椰林滿懷希望的說。

2017年,為了更快更有力推動公益扶貧事業,王椰林在互聯網上建起“王椰林愛心小店”,把所資助的孩子家庭自產的蘋果、酥梨、小米、紅薯等放在網上銷售,既解決了貧困戶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同時也幫助他們實現脫貧。

最近,王椰林正在和北京一些愛心人士對接,希望能給孩子們找到一對一的“哥哥”“姐姐”。“同齡人溝通起來更方便一些,另外,也希望藉此能在學習上幫助到孩子們,為我們的孩子爭取到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王椰林希望,能通過學習這條路幫助孩子們改變命運。

延安有位“警察爸爸”!

在20多年的公益之路上,王椰林默默踐行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入警初心。作為公益協會的主要發起人,他為66名孤兒及沒有母愛的貧困兒童找到了“愛心媽媽”;由他發起的“救助愛心牆”,先後從全國各地收到愛心人士寄來的衣服6萬餘件,發放給需要的群眾;累計為偏遠山區的學校和孩子爭取到30多萬元的資金和學習物品。

在這條公益路上,王椰林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後援團。“我幾乎每天都要收很多快遞,這些都是全國愛心人士郵寄來的,為此,單位專門為我騰出一間房子放衣服。”不僅如此,王椰林的妻子、父母、朋友也都在背後默默支持著他的公益。

“幫助一個孩子,就可以挽救一個家庭。”談到做這麼多年公益的最大收穫,王椰林說,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快樂地長大成人,幸福感特別強,這也是自己之所以能堅持這麼多年的動力所在。

延安有位“警察爸爸”!

在交流中,你能感覺到王椰林堅持公益之路的樸實和純粹,這個陝北漢子對待孩子們的細心和熱心令人感動。公益幾乎佔滿了他工作之外的所有閒暇時間,但妻子、父母卻沒有一句怨言,而是選擇默默地成為他最有力的支持者。有一個資助的小孩子調皮些,王椰林已年逾八旬的父母主動提出來週末幫忙照顧。

他說,一開始並不想宣揚所做的事情,但當求助的孩子越來越多,自己力不從心的時候,就希望有人能參與進來一起幫助孩子們。如今,王椰林的公益朋友圈越滾越大,包括得到了很多北京、上海愛心人士的支持和關注。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和企業關注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一起幫助孩子們快樂、茁壯地成長,將來成為家庭、社會的棟樑之才。(謝崗 賀秋平)

來源:塬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