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我的孩子現在很少和我們大人說話,每次跟他說什麼,他總是用嗯、知道了、隨便,或者用沉默來回應我們。要是大人說多了,他嫌我們煩,便會一聲不吭的回房間把門反鎖起來。”

家長們常常發現小學階段的孩子,大多活潑、可愛、好動,可到了中學怎麼就呆滯、無趣、麻木,難以溝通了呢?

進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有這樣一種體驗:覺得自己是大人了,於是總想一夜之間成熟起來。父母的關心不再像過去那樣暖融融打動心扉,反而覺得嘮叨刺耳;老師呢,在心中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信;就連平時挺要好的同學,現在也不是那麼親密無間、無話不談了,自己一肚子的心事,不知道該和誰說。於是,他們總會感嘆:“沒人理解我!”“我好孤獨!”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今天的“浙江家長學校”,杭州市第十四中學馮冬怡老師要和各位爸爸媽媽聊一聊怎麼去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如何幫助孩子化解青春期的孤獨感。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課前預習

聽課前當然是要為大家

介紹一下今天的主講教師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馮冬怡

杭州第十四中學專職心理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浙江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多年從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中生心理諮詢方面有十餘年的實踐經驗,曾獲杭州市育人先進、浙江省教科研先進等榮譽稱號。所撰寫的論文《學校發展性心理輔導的實踐研究》《學生生涯規劃的實踐與研究》等獲得省、市論文大賽一等獎。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認真聽講

《 如何幫助孩子化解青春期的孤獨感 》

主講人:馮冬怡 杭州市第十四中學

沒有流量的朋友也不要著急,小編也為大家簡單地整理了文字版的講課要點,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啊!

“沒有誰比青年人從他們孤獨小房裡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沒有誰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觸和理解外部世界了。”

——德國心理學家 斯普蘭格

每個孩子在青春期,都可能會產生孤獨感,這不是一個孩子會出現的現象,是不少孩子會遇到的問題。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青春期的孤獨感主要有哪些表現

沒有親密的朋友交流

不願意主動交往

交流的範圍狹窄

更願意通過網絡來交流

沒有自己感興趣或者高興的事情

充滿孤獨、寂寞的主觀體驗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什麼是孤獨感?

曾經有人做過一針對中學生的調查,“孤獨”是什麼?

“孤獨是想要融入群體失敗後的無奈”;

“孤獨是不被認同和接納後的迷茫”;

“孤獨讓我害怕,卻無法逃離”;

“孤獨讓我感到空虛和無力”;

“孤獨是一種不迎合別人的倔強”;

“孤獨是一種篤定自己道路的專注”;

“孤獨使我對所擁有的更加珍惜”;

“孤獨給了我獨立思考的空間”;

“我害怕孤獨,但也享受孤獨”;

由此可見,孤獨是一種與外界“失聯”的狀態。感到孤獨的人,常常會覺得沒有人能理解自己,人生百味,獨自品味。

長期或嚴重的孤獨感可引發某些情緒障礙,如抑鬱等,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孤獨感還會增加與他人和社會的隔膜與疏離,而隔膜與疏離又會強化人的孤獨感,久之勢必導致疏離的個人人格不夠健全。

青春期“孤獨感”的成因

內因:

青少年發育中有一種常見的階段性的“閉鎖心理”。青少年正處於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他們想擺脫對成人的依賴和追隨,但常常把握不好度,以至於出現和家長或外界對立的姿態。

青少年自我意識增強,產生了許多獨特的想法,但他們往往在心中築起一道牆,不願意和別人分享,導致他們缺乏朋友。

外因:

目前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裡通常只有一個小孩,常年習慣於與大人交流,再加上往往居住在小區裡面,許多小孩子也習慣互不往來;

父母都在忙工作,和孩子的交流很淺,通常就是問問考得好不好,錢夠不夠花,無法接近孩子的內心。父母的不理解讓他們感到孤獨;

隨著科技發展,很多青少年尤其是大學生過度依賴現代通訊方式,習慣於上網聊天、發手機短信等方式交流,面對面的直接交流相對減少。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孤獨

反思一下:作為父母,你與孩子交流的內容停留在哪一個圈?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家長擁有健康的人格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陪伴重於要求,與孩子一起成長。

現在的孩子,在學業成長過程當中壓力還是有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這時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永遠陪伴在他的身邊,不管遇到任何的風雨,爸媽都能夠與他一起面對。與孩子共成長還包含了家長願意讓孩子去了解社會、接觸社會,讓孩子能夠暢談身邊發生的一切事件,與孩子做一些深層次的交流。

可以關心孩子學習狀態,不過多關注孩子的成績,不過多比較孩子的差距。

作為家長在這個階段不可避免會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態,但是過度的關心孩子的學業成績,過多的比較孩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差距,會讓孩子非常反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更不願意與你多交流,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

所以說家長可以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態,包括孩子的情緒,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愉悅程度,孩子內心當中對學習的那種需求程度,我們可以適可地去幫助、引導他們,但單純對孩子的那種學習的結果以及過度的那些比較,我們要儘量避免。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尊重但不放任,不過多否定孩子的思想,與孩子有平等的交流。

有的家長認為尊重就是聽孩子,不是這樣子的!尊重是在與孩子平等的交流的基礎上能夠與孩子有一個平等的對話,不是孩子一出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就馬上去否定孩子,而是在孩子出現各種想法時能與孩子產生一些思想的火花。這種交流、尊重就是一種不放任的現象。

如果簡單地放任,放棄自己的權威感,實際上也只會讓孩子更加看不起父母,覺得父母沒有水平,無法跟自己進行交流。這時候孩子也會把自己很多想交流的內容與父母隔絕起來。

別讓孩子說孤獨!家有青春期孩子,請耐心讀一讀~

課後總結

各位爸爸媽媽,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轉變的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有關自己和社會的各種信息紛至沓來,需要經過不斷思考,最後確定自己的生活目標。

這個過程一開始,孩子們往往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能幹什麼,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社會賦予他們的角色一下子增多了:不僅要作為子女,還要當學生。在同學中,想成為被人接納和喜愛的人,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信任。要在不同的環境中“扮演”好相應的角色,對於他們來說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可是他們又想表現得獨立和成熟,於是一方面特別需要和別人探討和交流,一方面又不願意敞開心扉。

每個孩子在青春期都可能會產生孤獨感,這是一種普遍現象。當家長髮現孩子有孤獨情緒時,就要注意多跟孩子交流。交流時,除了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外,更重要的是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視頻製作: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 轉自:教育之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