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相信很多人的手機今天都被刷屏了,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獲獎者有于敏、申紀蘭(女)、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女),這裡面有大家不太熟悉的,也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不管我們是否熟悉,他們都是祖國的驕傲,祖國的脊樑。

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這裡面有一個為絕大部分人所熟知的,就是袁隆平,他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傑出貢獻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掌握在中國人自己的手上。

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在前幾年,有幸到懷化安江,有朋友帶著去了安江農校,才瞭解到袁隆平在從事教學和雜交水稻研究歷時37年,並在這裡成功地研究出“三系”雜交水稻,雜交水稻從這裡發源並由此走向世界。

翻出多年前拍的照片,跟大家一起分享,只是像素不是很高。

這裡是大門。

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這個是農田,也就是當時發現雜交稻的地方。

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這個是袁隆平當時居住的宿舍,一間很小的屋子,不讓進去,只能在外面拍了張照片。

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當時去的時候,正值放假,也沒什麼人,如果沒人說,確實不知坐落在這個偏僻的小鎮上的安江農校是雜交水稻的發源地。想想當時在艱難的條件下,袁隆平和其他的人還在想方設法研究如何讓中國人填飽肚子。

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是啊,“倉廩足而後知榮辱”,一個連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的國家拿什麼來發展,拿什麼來在國際上立足。

我們家裡也種了幾畝地,雖然從小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但是也沒有出現說吃不飽飯的情況。有的時候聽老人說起以前好多人餓死,到七八十年代,雖然沒人餓死,但是基本都是吃“薯絲飯”。“薯絲飯”是將番薯刨成絲,曬乾,跟米飯煮在一起吃。

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番薯這個東西,容易種,產量高,加上我們那邊水田少,山還是很多的,於是就很多山都被開墾出來種番薯之類的農作物。現在很多人喜歡吃紅薯,覺得很好吃,但是這個東西如果要你當主食天天吃,而且很多還是爛的,沒幾個人能受得了。

我爸到現在都不吃任何番薯,不管多不好吃,他的話就是這輩子不吃也不想吃了,以前吃的太多了。在他們那代人的人生當中,番薯不是什麼美味,是沒得辦法的情況下用來填飽肚子的一樣食物而已。

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小的時候我還很天真,問一畝地可以產一千多斤的穀子,怎麼會吃不飽(特別說明,我們現在種的確實畝產在一千斤左右)。我爸就笑我,說那時候水稻品種不好,一畝能產個三百斤就不錯了,加上那個時候家裡人多,根本就不夠吃。

是啊,短短几十年前,我們的父輩所面臨的問題根本就是不一樣的,他們需要考慮怎麼吃飽飯,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過得更好。

關於吃飯,吃飽飯,我相信大家都是感謝袁隆平的,是他讓廣大農民們獲得了新生,也讓中國人不再為吃飯問題而煩惱。

在安江農校,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讓雜交水稻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有網友說,這在古代是要封神建廟的。

古代有古代的表達方式,現在有現在的表達方式,如今,共和國勳章授予了這些英雄們,他們就如天上的星,照亮了我們前進的路。

致敬為共和國做出貢獻的偉大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