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故事」千里回鄉,只為給恩人點一支菸這值不值,你怎麼看

因為疫情,今年很多人都沒有回老家過年,剛子也一樣。他老早就跟我打了招呼,說他疫情結束了,一定回老家看看。”我說算了,這麼遠的路,開車要8個小時,有什麼事等年底回來在辦不一樣嗎?”他說,”那可不行,別的都可以,我回去必須去看賀嬸兒,她今年都76了,去年我答應過年回來看他,可疫情給耽誤了!”

剛子是我小時候的同學,我們雖然不在一個屯兒住,但同屬一個村.小時候剛子家裡很窮,經常揭不開鍋。在我們附近有個國營鋼管廠,是當年日本鬼子侵佔東北時建的一個鐵礦,解放後曾恢復一段時間生產,後來鐵礦石沒了改制變成了鋼管廠,有2000多名職工,因為人多家屬房不夠,很多職工就寄宿在農民家裡。


「原創故事」千里回鄉,只為給恩人點一支菸這值不值,你怎麼看


他要看的這個賀嬸就是當年寄宿在他家裡的一個管廠職工。我不知道他們之間有什麼交情,但看樣子關係不一般。我知道當年的這些鋼管廠職工都掙現錢,生活要比我們農村人好過,而且他們吃的是商品糧,每個月有定量的大米白麵。

那時候是城鄉二元化領導,差別很大。記得當時的領導經常講要消滅階級,縮小城鄉差別。可是這種差別一直我參加工作也沒改變多少。後來鋼管廠已經黃了,絕大部分職工都被分流到了外地,也有的就地安了家,成了住在本地的非農戶。

剛子和我一樣,畢業後都回家種地當了農民,後來我進了鄉政府當了一名機關幹部,剛子在種地的同時也做點買賣,那時候我們還都很年輕,都不知道將來怎麼樣?後來時興經商,很多農民也都各找出路,不知啥時候剛子也進了省城,很長時間我們都沒了聯繫。

直到幾年前,剛子才露面,這時他已經輾轉了幾個地方,最後落戶到吉林的某個城市做起了土特產生意,這些年他發展的不錯,有車有房,兒子也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也許是心情不一樣了,他想起了我們這些老同學。

「原創故事」千里回鄉,只為給恩人點一支菸這值不值,你怎麼看


剛子的父母都不在了,哥哥姐姐還在農村,在家裡他算是比較有出息的一個,沒事的時候總會回來看看。

這次,在我陪他去看賀嬸兒的路上,他跟我說出了要來看老太太的真正原因,原來他這是在報答老太太當年的救命之恩,這讓我吃了一驚!

剛子說,在他離開家鄉前的那幾年,連一分錢都沒有,而且跟人家倒動藥材還賠了不少錢,最後不得不進城躲了起來,這也是逼得沒辦法。剛開始那幾年,別說有多難了,在城裡他舉目無親,他只好和妻子到批發市場批發水果,然後再推到早市上擺攤賣,勉強能維持生活。

「原創故事」千里回鄉,只為給恩人點一支菸這值不值,你怎麼看


就在這時,他的父親突然得了胃穿孔,急需一筆手術費,可他們哥幾個把兜都掏空了還差一千多塊,他急懵了,開始四處張羅借錢,可惜借遍了全村,也沒借到,就在這時,聽說他回來的債主也找上門來,多虧他走得及時沒被堵到村子裡,當然了這點錢他早就還上了。

他說,就在逼得他走投無路時,正好碰到了賀嬸兒,這天賀嬸正好回鋼管廠留守處辦退休的事,恰巧碰到了剛子,因為剛子和他兒子比較好的原因,賀嬸見剛子神不守舍,就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剛子也沒瞞她就把事情說了。沒想到,賀嬸向他伸出了援救之手,借他800塊錢,才救了他父親的命,這筆錢是他3年後才還上的。

「原創故事」千里回鄉,只為給恩人點一支菸這值不值,你怎麼看


現在他的條件好了,每次回來他都想拿點錢給老人表示表示!可老人說什麼也不要,他也覺得這樣有點太俗了!也為老太太也不差錢。剛子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後來他知道老太太是正宗滿族人,喜歡抽菸,於是他就找到了晚輩給老太太點一支菸的藉口,每年都來看看老太太,這樣做顯得很自然。

聽完這個故事,我心中一熱,不禁對我這個老同學開始刮目相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