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期口腔護理,這三個誤區不可不躲

說到懷孕期間的口腔問題,這似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注意,可能會擁有一個痛苦經歷,這會使孕婦悔不當初。總的來說,

孕婦中經常存在以下三種誤解。


誤區1:分娩後不要刷牙

孕期不刷牙不洗頭是老一輩人們堅持的傳統。他們認為,在坐月子刷牙會使牙齒鬆動,甚至脫落。其實在懷孕和坐月子期間,孕婦的牙齒鬆動是由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引起的。牙齦炎或原有牙周炎加重。與刷牙無關。

產期口腔護理,這三個誤區不可不躲

這類牙齒鬆動的孕婦無需擔心,可以多補充一點鈣。孕婦服用鈣片或含鈣奶粉。平時還應該去曬曬太陽以促進鈣的吸收。

產期口腔護理,這三個誤區不可不躲

因為胎兒在母親體內發育,骨骼和牙齒需要大量的鈣和磷。這些鈣和磷只能從母親的飲食和骨骼中攝取。如果孕婦不能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和磷,那麼他們的骨骼就會缺乏鈣,骨骼也會變軟。,支撐牙齒的牙槽骨也會變得鬆軟。如果再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齦炎會轉變成更嚴重的“牙周炎”,造成牙齒鬆動乃至脫落。



誤區二:懷孕前不做任何治療


在國外,孕婦們都知道,在備孕前,一定要治療牙齒。可是,大多數國內孕婦都沒有這種提前的口腔保健意識。要知道,如果不在孕前把牙齒的問題解決掉,到了孕期,由於胎兒的關係,即使孕婦出現了牙齒問題,醫生也擔心影響胎兒,也不敢放手治療,即影響了口腔疾病的治療,又讓孕婦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產期口腔護理,這三個誤區不可不躲

誤區三:過度依賴漱口水

產期口腔護理,這三個誤區不可不躲

還有些孕產婦,行動不便,就長期使用漱口水。漱口水的出現,本身是為了方便旅行出差、刷牙受到限制的情形預備的,用漱口水可以清潔口腔。此外,像牙齒脫落的人、還有一些行動不便的,包括剖宮產後,行動不便的產婦,可以短時間使用漱口水。但是,不能用漱口水代替了刷牙。漱口水只能幫口腔殺掉一些細菌,沒有潔牙的功效,無法像牙刷深入到每一顆牙齒清潔,所以功效差多了。

產期口腔護理,這三個誤區不可不躲

我們健康的人,口腔裡都有正常的菌群,如果長時間使用漱口水會導致口腔內菌群失調,反而不利於口腔健康。還有,長時間使用漱口水有可能會導致牙齒以及口腔當中的黏膜表面出現著色現象,會使味蕾的味覺降低,並抑制唾液的分泌,造成孕婦出現口乾和灼痛等不適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