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跑班再被提及!搖號下的民辦如何突圍?

2020年南京義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政策已經塵埃落定。9月秋季開學,“搖號一代”學生正式進入民辦學校。不僅僅是南京,全國幾乎所有省市都在執行“公民同招”政策。


另外,從2017年開始,南京初中招生明確“不得以任何名義分設實驗班、重點班、快慢班等”,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年。在此背景下,南京各區都採用全區新初一統一分班考試的方式,根據考試成績均衡分班。成績出來後,各校組織分班會議,原則上要求班與班之間的均分分差必須控制在1到2分。前幾年試行的“跑班”、“走班”模式也紛紛取消。


但是最近上海的一所中學把“跑班”這種形式再次推入大家的視野,民辦學校生源不同往年,生與生之間的差異明顯。“分層跑班”的形式到底能不能保住民辦學校的辦學地位,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分層跑班再被提及!搖號下的民辦如何突圍?


劉同學今年小升初幸運地“搖”進了上海文來中學初中部。起初,家長擔心:同學水平參差不齊,家門口的普娃進了知名民辦初中跟不上。


經過編班考均衡分班後,她行政班分在6年級8班,語文、數學、英語根據分層教學,分別進入語文B層、數學C層、英語B層,開學兩週來,每晚7點半前完成作業,9點半前就能上床睡覺,還是班級的信息課代表。她的目標是,下學期三科升到C層。


新學期,經過近一年的方案准備,文來中學六年級400多名學生率先全面實施“四層七級”分層大走班


01

四層七級分層大走班,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課間鈴聲一響,這所初中六年級12個班級的學生背上書包,帶上課本文具,400多名學生開始全體走班。開學已有兩週,短短几分鐘,同學們熟練地找到自己對應的教室。


分層跑班再被提及!搖號下的民辦如何突圍?


根據“分類分科、同層同步”的走班教學原則,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均分為A、B、C、D四層:


D層重點突破統考難題、自招相關知識點,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為通過自招、名額分配進入頂級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水平;


C層重點夯實中等難度,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為通過自招、名額分配、中考進入高端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水平;


B層重點夯實基礎知識,突破中等難度統考,學科能力培養目標為通過名額分配、中考進入市、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A層參照全區統一平均要求設計制訂,目標是通過中考進入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和普通高中。


四層之外,D層以上還增加了學科競賽培訓、自招培訓,A層還延伸了學困生輔導,均為公益性質,不額外收費。


02

進校前有教無類,進校後因材施教


搖號前,家長最擔心的是,後進生萬一搖中了,進入民辦初中跟不上怎麼辦?生源水平參齊不齊,資優生會不會“吃不飽”?而中等平均水平的學生,是否會生存困難?如何讓學生進校前有教無類,進校後因材施教?


李同學進校後經過編班考,語文進入D層,數學、英語都在C層。針對語文D層的學生,語文備課組特別為這類學生設計了古詩文等拓展活動。“在行政班和三門主科的走班中,可以認識更多小夥伴,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李同學說。


四層七級分層大走班後,作業怎麼交?李同學是D層的語文課代表,每天到校後,她收齊語文D層同學的作業,7點50分交到辦公室。為了分層走班,12個班級的後排都特製了櫃子,根據四層七級,同學對應投放自己的作業。每天早上8點正式上課前,18位課代表收齊作業,交到年級辦公室18位任課老師的作業櫃裡。


分層跑班再被提及!搖號下的民辦如何突圍?


為了更好地銜接分層,六年級任課老師的辦公室採用敞開式辦公室,教研組聯合各層教學開展聯合備課。在英語教研組,老師還會針對英語特長學生開展競賽輔導、個性化教學輔導。為了方便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建立定期的聯繫協作機制,一方面,任課老師通過班主任加強與學生、家長聯繫;另一方面,在釘釘群裡建立家校聯繫,方便老師直接與家長精準對接。


03

均衡分班分層走班,不貼標籤可上可下


2019年6月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2020年南京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中明確,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由各區組織實施電腦隨機錄取。全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實施均衡分班。


“早在暑期,學校就先進行了編班考。編班考不是為了根據學生程度分班,更不是給學生貼標籤,而是均衡平行分班。編班考的數據絕對保密。”文來中學初中部校長柏彬說。之所以分為四層七級大分層,是為了讓每個人都有離自己最近的發展區,通過努力,找到最適合的發展區,提升資優生、集聚分層教學經驗的同時,不放棄每一個搖號進來的學生。各層學生每學期流動一次,各層內期中考試成績前50%的學生,可在期末考試時自願選擇“進層”考試,“進層”考分納入前一層學生流動排序,按總分從高到低確定規定人數的下階段該層學生名單,未進入名單的則退留至後一層。


“目前每位任課老師教2個班級,在不增加教室、不增加教師數量的前提下,探索科學適切的分層師資配備。”柏彬說,先由老師自己選擇願意到哪一層級教學,再由學校合理統籌,確保精準分析學情、精準施教。相對而言,年齡偏大的老師,教學經驗豐富,配置在基礎層較多;年輕教師精力充沛,傾向提高層,最終發揮每位老師的教學專長和積極性。


在上海市教育功臣仇忠海看來,真正實施因材施教,讓每一位搖號進入的學生都能得到最適切的教育,其理念和舉措都是開創性的。


據透露,這所初中全面分層教學先在語數外三門主科進行,今後還有望拓展到其他科目。


上文我們也提到過南京其實有不少學校前幾年也推行過“跑班”的形式,但是江蘇省教育廳在2019年4月份就已經明確不能實行“分層跑班”,其主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是分層跑班帶來的教育公平缺失的問題。


南京還會不會重新拾起“跑班”這種形式,就需要看我們教育主管部門在教育公平和因材施教之間的衡量了。


大家對於“分層跑班”怎麼看?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