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教出樂觀的孩子》

讀書筆記《教出樂觀的孩子》

本書作者是馬丁·塞利格曼,是他集30多年來,成千上萬的成人及兒童研究之精華著成的教育經典。

自尊的概念

自尊有一個值得敬仰的起源,現代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在100多年前就得出這樣一個公式:自尊=成功÷自我期望

根據詹姆斯的說法,我們得到越多的成功,並且期望越低,那麼自尊就會越高。我們可以通過增加自己的成功或是降低對自己的期望來提高自尊。

詹姆斯將兩個水平的心理作用聯繫了起來:第一,自尊是一種感受狀態,比如羞恥、知足、滿意等;第二,這種好的感覺根植於這個世界、根植於我們與這個世界的成功交流。一直以來,自尊的兩個部分之間的互動——“感覺滿意”與“表現滿意”,是提供自尊運動的理論基礎。“感覺滿意”和“表現滿意”強調了什麼樣的自尊才是正確的,更重要的是,指出將自尊直接附加於兒童身上是錯誤及有反作用的。

掌控挑戰、工作取得成功、克服挫折會獲得自尊感和愉悅感,而無聊及抱怨則會帶來相反的作用。

我們需要的不是鼓勵兒童“感覺滿意”,而是教導他們“表現滿意”的方法。

有一種與自尊相關的心理狀態被看作是影響自尊的一個主要因素,那就是“解釋風格”。

當孩子表現不好時,他會問自己“為什麼”。他的回答中總是會包括三個方面:是誰的錯?要持續多久?我的生活中有多少方面會受影響?這三個不同方面的問題十分重要,因為第一個問題:怨自己還是怨世界——控制了自尊中感受的部分;第二和第三個問題:事件的長久性以及泛化性——控制他回應失敗的行為。對自己感到洩氣並不會直接造成失敗,而相信壞事情會持續一輩子且會危害每一件事,則會直接使孩子選擇放棄。放棄造成更多的失敗,失敗又會損害孩子的自尊感。

一邊是提倡兒童的自尊感,另一邊是提倡掌控與樂觀,這兩個方面應該被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前者將感覺滿意視為主要目標,兒童實際的表現只是一件幸運的副產品,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孩子對自己的看法;而後者(像我自己)則提倡實際行為才是主要的訓練式教導目標,感覺滿意僅是甜美的副產品。

“表現滿意”的提倡者有兩種新方法:一個是從悲觀改變成樂觀,另一個是從無助改變成掌控。

壞情緒的好處

像焦慮、抑鬱和氣憤這些消極情緒的存在是有其意義的:它激勵你採取行動改變自己或是改變你的世界。

壞情緒,像是一個警報系統,並非十全十美。許多信息,甚至大多數的信息其實只是謊報。

但是焦躁最大的好處就是:絕大多數時候,它是你抵禦風險、防止損失和侵犯的最前鋒。

壞情緒的第二個好處就是可能會產生心流體驗。心流,是最佳的積極情緒之一,這是使生命活下去的一種狀態。學者已經對它展開了長達20年的研究,包括哪些人容易經歷它,它何時發生,有什麼會阻礙它。心流發生在你的方法被應用在最高峰且與勉強可達成的挑戰匹配的時候。

心情不好的第三個好處與克服無助感相關。每一次小失敗和大失敗都會造成心情抑鬱,並夾雜著一些不安、憂慮和氣憤。當你的孩子心情抑鬱時,他只有兩種技巧可用。他可以停留在那個情境中採取行動,試圖通過改變情境來終止抑鬱的情緒;或者他可以放棄,離開那個環境,這個方法是以將環境整體移開來終止抑鬱情緒。第一種方法我稱它為掌控感,第二種我稱它為習得性無助。

要使你的孩子經歷掌控感,必須先讓他經歷失敗、心情抑鬱以及不斷嘗試直到成功為止。沒有任何步驟是可以跳過的,失敗與心情抑鬱是建構成功與良好心情的必要過程。刻意緩和心情抑鬱,會使孩子更難感覺滿意。嚇阻失敗的感受會使孩子更難得到掌控的感受。減少必要的悲哀及焦慮會使孩子處於罹患抑鬱的風險之中。鼓勵廉價的成功,會造就出未來以昂貴的失敗為代價的下一代。

解釋風格

樂觀是看到半杯水時認為它是半滿,或總是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或是習慣性地期待現實中的問題能像好萊塢電影一樣有圓滿的結局。

我們都有對原因的習慣性看法,我稱此為個人特有的“解釋風格”。解釋風格從兒時開始發展,如果未經干預,就會保持一輩子。當孩子解釋為何某一件好事或壞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有三個重要維度需要考慮:永久性、普遍性與個人化。

永久性:當壞事發生的時候,悲觀的孩子認為壞事是來自自身個性上的缺點,樂觀的孩子則認為壞事是心情及其他短暫、可改變的狀態。當好事發生時,樂觀的孩子以永久性原因的方式來解釋好事,他們將原因歸為自身具有的特性與能力,悲觀者則將好事歸因於過渡性原因。

普遍性:對失敗解釋持有普遍性看法的孩子,當他們僅在一方面失敗時,就會完全放棄;相信特定解釋的孩子,也許在某一方面有了無助感,但是仍會堅定地走完全程。面對好事時,樂觀者相信成功的原因會強化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但是悲觀者相信好事的發生是由某一特定因素導致的。

個人化:當壞事發生時,孩子可能會怪罪自己(內部歸因),也可能怪罪其他人或是環境(外部歸因)。自尊是受你責怪的那個人管轄的。失敗時經常習慣性地責怪自己的孩子自尊心強,他們覺得愧疚及羞恥。當壞事發生時,怪罪其他人或環境的孩子,對自身評價較高。總的來說,怪罪其他人的孩子會更少地覺得愧疚和羞恥,並且更喜歡自己。當然,他們也是更容易憤怒的孩子。

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應該教導孩子將不好的事情皆做外部歸因呢?教孩子在事情不順利時埋怨他人就如同教他撒謊一樣,後果是可怕的。以下兩個行動目標,對孩子會有幫助。

第一個目標是:當孩子做錯事,不要輕易就算了。我最不願意做的就是培養不會說“抱歉,我做錯了,下次我會做得更好”的孩子。當孩子成為導致問題的原因時,他們必須對事情負責,然後進行改正。

第二個目標是:不要總是埋怨自己。我不願意看到孩子在事情不順利時,不管是否是他們的錯,總是埋怨自己。

遇到壞事發生了,要改進孩子的解釋風格。這樣做有二個目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確定他負起了實際的責任;第二個目標是讓孩子責怪行為本身而非普遍性自責。

當你批評孩子或當孩子的面批評自己時,必須十分謹慎,因為你在塑造孩子自責的解釋風格,有兩項規則你需要注意:第一項規則就是準確;第二項規則是應以樂觀的解釋風格來批評孩子。任何時候當你發現孩子有錯時,如果事實允許,那麼著重於特定及暫時性的個人原因,避免責怪孩子的個性或能力。

孩子最初的樂觀或悲觀風格在兒童時期逐漸形成,不僅從現實世界中得到,也從聆聽父母如何批評他和批評自己中得到。如果他的解釋風格逐漸變成悲觀式,他就容易抑鬱及很難取得成功。

孩子的樂觀從哪裡來?

悲觀有四個來源:基因,父母的悲觀,從父母或老師那得來的悲觀性批評,掌控感和無助感的經歷。你無法改變孩子的基因,但你可以改變自身的悲觀,改變批評孩子的方式,並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具有掌控感的經歷,你也可以直接教導孩子習得樂觀的技巧。

多次成功很可能會使孩子習得樂觀。你應該盡力幫助孩子,在成功之後繼續成功。正確的教導可支持並維持孩子的樂觀,同時較積極的重要經歷也會使其樂觀更穩固。

對失敗的悲觀解釋會使孩子害怕去嘗試,在面對失敗時,會造成他們無助及消極;而樂觀的解釋是將失敗視為挑戰,用行動來反映與製造希望為基礎的。

認知

教孩子認知到:思維是可證實且可改變的,孩子不必一定要相信進入腦中的第一個想法。我們都有發生在意識邊緣的“自動思維”。它們就是我們整天對自己所說的短暫、很少能感受到的那些話。雖然這些想法十分短暫,難以察覺,它們卻會直接帶來悲傷、焦慮和氣憤。

第一個步驟,就是教兒童如何捕捉他們對自己所說的話。孩子一旦可捕捉到自動思維,他們便可以學習如何正確地評估思維。判斷他人的指責是否正確是大部分兒童已具有的技能,但是當指責來自內部時,他們卻不會應用同樣的技能來判斷。假設被朋友指為自私或是偷懶,多數兒童或成人會用一連串有力的證據來反駁指責。但是,通常當我們指責自己時,就不會應用這種方法。對於我們跟自己所說的話,我們似乎認為它一定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樂觀教養ABC法則

如果想教孩子樂觀的認知技能,首先必須要將那些技能融入自己的思維方式之中。孩子的樂觀,一部分是從他們的父母及老師那裡學來的。所以,你必須首先做孩子的樂觀榜樣。

樂觀的第一個技能是被稱為“捕捉思維”。即在你感受最難過的時候,要嘗試指認出閃過腦海裡的那些想法,這些想法雖然不太能被感知到,但會嚴重影響你的情緒與行為。這項技能被稱為“捕捉思維”。

樂觀的第二個技能就是,對這些自動思維進行“評估”。這就是說,要明白對自己所說的話未必是正確的。

樂觀的第三個技能是,在壞事件發生時找出“更正確的解釋”,來挑戰自己的自動思維。

樂觀的第四個技能是,化解災難性的思維。

艾伯特·埃利斯與阿倫·貝克共同建立了認知治療,發展了“ABC模式”。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不好的事可能是任何負面的事件,例如不愉快的假期、與要好的朋友吵架、心愛的人離去等。C(consequences)代表後果,不愉快事件之後的感受與行為。時常,看起來好像不愉快的事件立即且自動地產生後果。但是埃利斯認為想法——B(beliefs),即對不幸事件的看法與解釋,才會引起某種特定的後果。

一般來講,悲觀的想法通過自我實現的預言及有偏見的認可塑造著經驗。有偏見的認知使人們只看到與他們對自己及世界看法相符合的證據,而將反駁的證據棄置一旁。有偏見的認知更加強了悲觀的看法。

練習捕捉自己的信念。最好的辦法就是寫ABC日記。接下來的三天,無論如何,只要你察覺自己對某一情形的反應感到困擾或是驚訝,就請將不好的事件寫在一張紙上。到了晚上,花5分鐘時間將白天所發生的不好的事,填寫在ABC日記裡。“不好的事”可以是任何事,比如車子不能發動、沒有回覆的電話、孩子不肯睡午覺等。

ABC日記分為三欄:第一欄中不好的事描述了相關情形,必須儘量描述詳盡,記下人物、時間、事件以及地點。不要將原因寫在不好的事中。

第二欄是想法。在這一欄裡,請記下你對不好的事的解釋。請區別想法與感受:將想法記在想法這一欄,感受記在後果那一欄。

第三欄是後果。在這一欄裡,請記下不好的事之後的感受,或是對不好的事所做的任何反應以及所經歷的每一種感受。利用0~100分對所記錄的每一種感受的強烈度評分。分數越高表示感受越強烈。

讓孩子學會解釋

一旦孩子看出了他的想法與感受之間的關聯後,你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思維中最重要的部分:他的解釋風格。

首先介紹樂觀與悲觀的概念。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對這些名詞下定義,並且要他詳細地形容樂觀者與悲觀者的特徵。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外貌、想法和行為是什麼樣的?

一旦孩子瞭解了樂觀與悲觀之間的不同,你們就可以討論正確性了。正確性涉及兩個方面:第一是個人的責任。教孩子們看出每個問題都有它自身的原因,對自己所導致的問題應自己負責,對於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則不用責怪自己,這才會對他們有幫助。第二是“空洞樂觀”。空洞的積極思維通常是指在沒有證據、甚至面對相反證據時,仍然企圖相信愉快的說法。僅是對自己重複積極說法,不會提高情緒或是成就感,或者效果有限,我們應該教孩子正確地思考實際問題。悲觀具有非常特殊的影響:相信他們所做的事不重要、相信他們的問題是永久且無法改變的孩子,不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通常這類消極想法都是不正確的。

孩子瞭解了普遍性的樂觀與悲觀,以及對不順利的事情做出正確解釋的重要性後,你就可以教他注意自己的解釋風格。首先要介紹最重要的永久性特點,這是應對失敗後復原力的一個最重要維度。告訴孩子當壞事件發生時,我們一定會向自己解釋發生的原因以及預測影響的程度。有時,我們可能認為這個問題會永久持續,而且我們無法使它變好。這類“永久性”的想法會使我們難過,並且未經嘗試就會被放棄。相反,如果我們相信這一狀況只是短暫的且可改變的,我們就會覺得很有信心,並且會盡力去尋找改變的方法。

讓孩子學會反駁

教孩子反駁的最主要原則就是“正確”:反駁必須根據事實,必須是可證實的。如果孩子的反駁是不清楚的或僅是穿洞的積極思維,那麼反駁就不會消除他的悲觀。如果有這種現象發生,你需要幫助他建立更堅定、更正確的反駁。

許多成人與兒童在受到他人指責時,都會自然地努力反駁,而一旦被自己指責,自己反駁自己的能力就很弱。我們知道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可能存在偏差或是錯誤,但是我們堅信自己對自身的看法都是不可反駁的。對不切實際的解釋最有效的挑戰工具就是自我反駁。

現在在ABC模式中增加兩個因素,就是D和E。D(disputation)代表反駁,指反對自己想法(B)的辯論;E(energization)代表激發,就是反駁所帶來的精神與行為的結果。特定想法及反駁後的數字(1~100)代表你相信它的程度。特定結果及激發後的數字(1~100)代表感受強度。反駁是否成功,可以從負面感受是否下降中看出。

有效的反駁建立在四大基石之上。第一個是蒐集證據。當你指出悲觀的想法之後,問自己,這種想法的證據是什麼?要小心啊!你長期以來都是個悲觀者,已經發展了一套支持悲觀的方法。剛開始尋找證據時,你可能會找到許多支持悲觀的證據,而反對它的證據卻很少,這就是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我們較容易看到支持想法的事實,卻較難看到反對它們的事實,攻擊認知偏差,不要只從生活中尋找任何可以打擊想法的證據,而要將此任務分成兩個不同的部分。首先,找出所有可以支持你的想法的證據,然後問自己,哪些證據是屬於反對這個想法的?強迫自己考慮兩方面的可能性,這樣可以減輕認知偏差。當然,反駁是否有效,要看所蒐集的證據是否有效。所以,請務必仔細地蒐集證據,且將每一項證據單獨列出。

第二是做出選擇。問自己是否還可從其他方面來看這件不好的事。悲觀者很難從不同角度來看待事情。許多時候你可能完全相信自己的看法就是唯一的解釋,不過你多是與自己開玩笑吧,要嘗試儘量列出其他的解釋。

第三個反駁的技術就是化解災難。即正確地評估影響,也就是評估引起不好的事的所有可能情況。當事情不順利時,你是否立刻想到一連串即將來臨的恐怖事件呢?悲觀者老是想到“萬一”,他們將事情看成災難。應付“萬一”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正視這類想法,並且探討問題。“萬一”問題很恐怖,是因為它含糊不清,聽上去又不吉利。當你想到“萬一”時,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會幫助你化解災難。第一,無論發生的幾率多小,什麼是可能發生的最糟糕情況?要仔細描述,不要敷衍。然後問自己,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如果發生的話,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情況呢?再問自己,可能發生的事中最好的情況會怎樣?同樣也要描述清楚。為最好情況和最壞情況下定義之後,再問自己,實際上最可能發生的會是什麼?從幾率上來看,最壞和最好的都不會發生,能發生的情況常在兩者之間。

開發反攻計劃是第四種反駁策略,將精力投入到最可能發生的情況的反攻計劃中。但是也不要忘記為最好及最壞的情況做好打算。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最壞的假設也可能成真。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是無助的,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呢?你該如何改正錯誤呢?或是應如何改善引起問題的某種個性呢?我應如何補救已造成的傷害呢?形成反攻計劃可以避免無助,也可以保存實力以度過可怕的時刻。

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

在幫助兒童學習解決問題及社交技能之前,請記住三項原則:第一,不要為孩子解決任何問題;第二,一旦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你就不能對他的解決方式過分苛求;第三,你自己要示範有靈活性的問題解決策略。

解決社交問題五個步驟

第一步:放慢腳步。首先就是要教孩子放慢腳步。孩子必須要阻止自己的衝動行為。幫助孩子放慢腳步的方法之一就是教他如何將“暴躁思維”改成“冷靜思維”。告訴孩子:暴躁思維就是在問題發生時進入腦子裡的想法,它們是“每個人都與我作對”的想法。有許多暴躁思維的孩子認為他們與旁人產生矛盾時,都是對方故意製造的。暴躁思維帶來的問題就是它會使我們在尚未了解事情真相及如何處理之前,就急忙做出反應。暴躁思維下采取的行動常常會使我們後悔,因為我們可能會使問題變得更糟。冷靜思維幫助我們瞭解發生的事情,那樣我們就可以先考慮所有情況,再決定如何反應。冷靜思維幫助我們放慢腳步、仔細思考,而不是加速反應。

第二步:攝取觀點。當孩子能夠放慢腳步,以冷靜思維代替暴躁思維之後,他就可以學習解決問題的第二步,也就是攝取觀點。你可以用以下方式來解釋攝取觀點:在我們決定如何應付與旁人產生的矛盾時,首先,我們必須瞭解對方的想法以及行為的原因。告訴孩子,瞭解對方行為的最佳方法就是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然後,你就可以像福爾摩斯一樣尋找線索與證據,找出其他人的看法與感受的一種方法就是看他們臉上的表情,另一個得到線索的方法就是直接提問。

練習攝取觀點的另一種方法是利用你們兩個人之間發生的衝突。當你與孩子對家裡制定的規矩或該做的家務有異議時,試著對換角色,來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樣做。

第三步:建立目標。解決問題的第三步就是確定你希望發生的事,即建立目標,然後列出可以促使目標達成的行為。告訴孩子,目標就是你想要發生的,所以你要盡力去做,使它發生。告訴孩子,在他想出如何解決問題之前,首先他必須確定目標。在建立目標之前,他需要儘可能地從對方的角度來了解事情。

孩子定出目標之後,應該列出所有可達成目標的方法。許多孩子選定一條路徑,當路徑不通時就會被困住動彈不得。你的孩子應該列出所有他自己有的或是他想象別人有的途徑。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對古怪可笑的主意不予批評。然後將不切實際的主意或是會引起其他問題的主意拋棄,或者孩子不願意去做的主意也不予以考慮。

第四步:選擇途徑。解決問題的第四步就是選擇行為方式。告訴孩子,他一旦建立目標並列出所有能達成目標的方法之後,他就該決定哪一條途徑可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法。決定過程的部分就是要比較每一行為方向的長處與短處。向孩子解釋長處就是從某一行為中可能得到的好結果,而短處就是從某一行為中得到的任何壞結果。結果就是從選擇出的舉動中延伸而來的行為或是感受。在列出長處與短處時,不僅要想到眼前的結果,也要想到長期的結果。

第五步:是否有效。解決問題的最後一步就是檢查方法是否有效,有時候即使使用了第一步到第四步的仔細思考與計劃,解決方式仍不見得如我們想要的有效,你應該告訴孩子不要就此放棄。如果他第一個計劃不成功,結果並不是他想的,那麼他可以從所列的單子中,選擇另一種方式,再試一次。

如何以堅定但不得罪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

第一步,描述情況:只要描述事實。

第二步,述說你的感受,不要責怪對方。

第三步,要求一個特定的小改變。

第四步,述說這項改變會使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談判

告訴孩子妥協的過程叫做談判。

談判中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確定在合理範圍內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因為沒有人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向孩子解釋他必須找出他能夠達到的範圍。

告訴孩子,決定他想要的之後,他就需要提出要求。提醒他,進行過有關堅定自信的練習後,在這方面他已經是個小專家了。

下一步就是傾聽對方想要什麼。告訴孩子他必須要仔細聽。雖然他不同意對方所說的每一件事,但他可能同意某一些事。如果有他同意的事,他就應該告訴對方。

當雙方都說完他們想要的之後,你就該準備妥協了。你要問自己:我願意放棄哪些東西來達成協議,並得到一些使我開心的東西?

告訴孩子當他告訴對方他的協議時,他可以說“假如你可以……我就願意……”,這樣就可以清楚地告訴對方這是你提議的妥協。對方可能立刻同意,或者說“不行”,或是提出不同的妥協方法。

告訴孩子如果對方不能立刻同意,他可以提一個不同的方案。鼓勵孩子再仔細想出其他可能有效的方案,但是要慎重地提出。有的時候,尤其是對父母和老師,他們可能無法找出對方可以接受的妥協方式。像這種事發生時,孩子至少可以讓對方知道他願意說出自己的意願,並且願意盡力使事情圓滿,併為此而感到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