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先秦最后一位哲学家,却也是最悲剧的收场!

青青子衿,天天都开心。各位朋友,我是你们假装的老朋友,学子衿。今天,子衿要分享的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韩非。

韩非也被尊称为韩非子,是战国末韩国贵族,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师从荀况,著有《韩非子》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堪称春秋战国最长的学术著作。可这样一个贵公子加学霸,子衿为什么要把他称为“悲剧式”的人物呢?

他是先秦最后一位哲学家,却也是最悲剧的收场!

韩非

关于韩非的资料,司马迁只写了简单的几句。我们只知道他是韩国王室成员,口吃,其文章被秦始皇赏识,入秦后因《存韩》一文入狱,后死在狱中。至于其他的推测看法,对于我要说的问题既没有必要,也被能保证一定可靠,这里就不谈了。

从《韩非子》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类似劝说君主的谏文,这些应该是韩非在韩国时上书给韩王的,可惜都没有被采用,否则韩国在战国末期也不会如此难过。而同时,《韩非子》中也有大量的关于君主应该提防身边的幸臣的文章,恐怕他们阻塞君主和臣民的交流。加上韩非口齿不清和昏庸的韩王,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一个场景。

韩非双手捧着谏文,上面刻满了自己对韩王苦口婆心的劝说,可看守宫门的内侍却迟迟不肯奏报。对于这个无权无势、只有一个贵族空名的韩非,那些得宠的内侍自然不会放在眼里,反而会偷偷笑他的口吃。

终于,韩非见到了韩王,他呈上谏疏,希望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思,但结结巴巴的话还没传到韩王耳朵里就被驳回了。王榻上的韩王舒展了下慵懒的身子,轻一摆手:“好了,知道了,回去吧。”

他是先秦最后一位哲学家,却也是最悲剧的收场!

韩非只得退回宫门外,他痴痴地看着偌大的王宫,两行清泪无言落下。因为他知道,这华丽的宫宇也许就快要被外敌的铁骑踏平了。

笨拙口舌被人嘲笑并没有让韩非放弃,反而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入透彻。他几乎读遍了春秋战国五百年的史册--《韩非子》中列举了大量的历史故事--企图寻找到历史兴亡的密码。数十年的思考让他得出了一整套的治国理念和施政方略。

韩王的冷落没有使他灰心,他相信即使君主是平庸的“中人”,采用他的理论也能保全国家。

他是先秦最后一位哲学家,却也是最悲剧的收场!

秦始皇

他精彩的文章和独特的理论始终没有被韩王接纳,但却受到了西方一位君王的赏识。秦始皇非常喜欢韩非的文章,希望得到这个治国奇才。迫于秦国的压力,韩非不得不离开韩国。但一篇《存韩》却使他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故乡了。

关于《存韩》一文到底是不是韩非写的,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李斯为了陷害韩非有二心,伪造给秦始皇看的;也有人说韩非始终惦记自己的国家,即使秦国的统一不可避免,他还是希望能保全韩国。子衿是比较赞成第二种说法的,因为《存韩》一文写得实在是太诚恳了,而韩非也确实对自己的母国存有感情--几十年的努力不可能轻易放弃。

他是先秦最后一位哲学家,却也是最悲剧的收场!

李斯

《存韩》中写到,韩国夹在秦国和东方五国之间,备受欺凌。秦国要攻打东方,就要借道韩国,韩国不敢拒绝,等到秦国得胜回去,挨了打的东方五国便把气撒到韩国身上。韩国实际上已经相当于秦国的一个郡了啊。韩非几乎是哭着乞求秦国能放韩国一马,这样的情感是装不出来的。然而,韩非终究还是死了,韩国终究还是亡了。

他是先秦最后一位哲学家,却也是最悲剧的收场!

韩非子

不仅如此,因为韩非的法家理论非常现实而严酷,使得后世对他的评价都很负面。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韩非抓住了自以为坚实的基础--利益,他的所有理论推导通通建立在利益关系之上,这也是后世儒家批评他的原因。可有谁会替韩非想想,一个有话说不出的人,一个看遍了五百年弱肉强食的人,他不可避免地产生绝望。

“阴用其言显弃其身”,韩非早已经看到了未来对自己的评价,他高傲地看着世人,毫不留情地揭下他们伪善的面具,即使付出身败名裂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