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拼音?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拼音?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低年級學生注意的穩定性只能保持20分鐘左右,這就需要家長在家中指導孩子學習時,需要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採取各種有效方法,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學內容上。

以下就一些具體音節的發音指導上,給大家一些建議:

1 “zhi chi shi ri”

指導方法——故事法(興趣記憶法)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拼音?


zh是媽媽,i是他的寶寶。有一天媽媽帶著寶寶去逛街,寶寶很調皮,被精彩的外面世界迷住了,悄悄地離開媽媽,結果迷路了。寶寶找不到媽媽,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哭了。後來在警察叔叔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媽媽,小i緊緊地抱著媽媽說,媽媽,我要永遠和您在一起,再也不離開您了。”聽了這個故事,孩子們都知道整體認讀音節不能分開拼,然後舉一反三,自然記住了“chi shi ri zi ci si”。

2 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 ye yue yun yuan yin ying)

指導方法——順口溜(聯想記憶)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拼音?


整體認讀音節是考試時常考到的一個拼音知識點。孩子們不容易記住,也容易混淆。那麼家長可以把它們變成一句有趣的句子“yīn yí yè yǔ,wú yuán yuè yún yǐng”,即“因一夜雨,無圓月雲影”。家長可以先網絡上搜索一幅類似場景的圖片,然後指著圖片問:“晚上天氣變化後,下了一場大雨,外面的景物會怎麼樣啊?”孩子回答:“地上溼漉漉的,剛下過雨,夜空漆黑,連月亮和雲朵都沒有。”於是我趁機出示句子“yīn yí yè yǔ,wú yuán yuè yún yǐng”讓孩子拼讀記憶。就這樣,通過“看看——拼拼——讀讀——背背”這幾個環節,孩子們就會輕鬆地記住所編的這句話,自然就牢牢記住那9個整體認讀音節。

3 區分ü和u

ü這個單韻母很容易在和其他聲母或字母寫在一起時,引起孩子們無法準確區分的問題。在一年級上冊第7課《下雨啦》這課時,藉助“雨”這個字,引導孩子記住yu這個整體認讀音節中與u很像的這個字母並不是u(發音‘烏’),而是ü(發音‘魚’)。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拼音?


我們可以編個故事:y是媽媽,她帶著ü出去散步,結果調皮的小ü匆匆忙忙地跑出門,忘記戴上他的帽子了(帽子是指ü上的兩個小點)。可是已經踏上出發的火車了,為了不讓別人叫錯他的名字,他緊緊地跟著媽媽y,因為一離開媽媽y,夥伴們就會叫他小u。記住了嗎?媽媽y和小調皮ü緊緊地走在一起,一步也不分離,才是yu(發音‘魚’或‘雨’)。

附錄:一些與拼音有關的規則

1、標調規則

調號標在元音字母上,元音字母有六個a、o、e、i、u、ü;

按照順序找元音字母去標調:有a找a,沒a找o e

i和u 並列時,給後面的那個字母標調。比如liú,再如húi

ü在標調時,如果遇到j、q、x這三個聲母時,頭上的兩點要去掉。口訣j、q、x小淘氣,見到魚眼就挖去。

2、三拼音拼讀規則

聲輕介短韻母響

聲——聲母

介——介音

例如:liǎ發音時,聲母l要輕,介音i要短,韻母ǎ要很響亮。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拼音?


3、拼讀時注意韻母是帶調直呼的

例如:d——ǎ——dǎ

在讀好聲母d後,立刻帶著第三聲調去讀ɑ,然後再拼讀。

下面這種拼讀方法是錯誤的

d——ɑ——dǎ

4、“一七八不”變調歌

一七八不記分明,去聲音前變陽平;

非去聲前一改去,疊中一不讀輕聲。

釋意:“一七八不”四個字,在去聲音前變讀陽平;“一”在非去聲(陰平,陽平,上聲)前要變讀去聲,“一”和“不”兩個字,夾在疊詞中間要讀輕聲。其它情況,四個字一律讀原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