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拼音?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拼音?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低年级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这就需要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学习时,需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上。

以下就一些具体音节的发音指导上,给大家一些建议:

1 “zhi chi shi ri”

指导方法——故事法(兴趣记忆法)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拼音?


zh是妈妈,i是他的宝宝。有一天妈妈带着宝宝去逛街,宝宝很调皮,被精彩的外面世界迷住了,悄悄地离开妈妈,结果迷路了。宝宝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哭了。后来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妈妈,小i紧紧地抱着妈妈说,妈妈,我要永远和您在一起,再也不离开您了。”听了这个故事,孩子们都知道整体认读音节不能分开拼,然后举一反三,自然记住了“chi shi ri zi ci si”。

2 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ye yue yun yuan yin ying)

指导方法——顺口溜(联想记忆)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拼音?


整体认读音节是考试时常考到的一个拼音知识点。孩子们不容易记住,也容易混淆。那么家长可以把它们变成一句有趣的句子“yīn yí yè yǔ,wú yuán yuè yún yǐng”,即“因一夜雨,无圆月云影”。家长可以先网络上搜索一幅类似场景的图片,然后指着图片问:“晚上天气变化后,下了一场大雨,外面的景物会怎么样啊?”孩子回答:“地上湿漉漉的,刚下过雨,夜空漆黑,连月亮和云朵都没有。”于是我趁机出示句子“yīn yí yè yǔ,wú yuán yuè yún yǐng”让孩子拼读记忆。就这样,通过“看看——拼拼——读读——背背”这几个环节,孩子们就会轻松地记住所编的这句话,自然就牢牢记住那9个整体认读音节。

3 区分ü和u

ü这个单韵母很容易在和其他声母或字母写在一起时,引起孩子们无法准确区分的问题。在一年级上册第7课《下雨啦》这课时,借助“雨”这个字,引导孩子记住yu这个整体认读音节中与u很像的这个字母并不是u(发音‘乌’),而是ü(发音‘鱼’)。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拼音?


我们可以编个故事:y是妈妈,她带着ü出去散步,结果调皮的小ü匆匆忙忙地跑出门,忘记戴上他的帽子了(帽子是指ü上的两个小点)。可是已经踏上出发的火车了,为了不让别人叫错他的名字,他紧紧地跟着妈妈y,因为一离开妈妈y,伙伴们就会叫他小u。记住了吗?妈妈y和小调皮ü紧紧地走在一起,一步也不分离,才是yu(发音‘鱼’或‘雨’)。

附录:一些与拼音有关的规则

1、标调规则

调号标在元音字母上,元音字母有六个a、o、e、i、u、ü;

按照顺序找元音字母去标调:有a找a,没a找o e

i和u 并列时,给后面的那个字母标调。比如liú,再如húi

ü在标调时,如果遇到j、q、x这三个声母时,头上的两点要去掉。口诀j、q、x小淘气,见到鱼眼就挖去。

2、三拼音拼读规则

声轻介短韵母响

声——声母

介——介音

例如:liǎ发音时,声母l要轻,介音i要短,韵母ǎ要很响亮。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拼音?


3、拼读时注意韵母是带调直呼的

例如:d——ǎ——dǎ

在读好声母d后,立刻带着第三声调去读ɑ,然后再拼读。

下面这种拼读方法是错误的

d——ɑ——dǎ

4、“一七八不”变调歌

一七八不记分明,去声音前变阳平;

非去声前一改去,叠中一不读轻声。

释意:“一七八不”四个字,在去声音前变读阳平;“一”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要变读去声,“一”和“不”两个字,夹在叠词中间要读轻声。其它情况,四个字一律读原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