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市值登頂之後,“十面埋伏”下的阿里還有反超的機會嗎?

經過幾個月的大漲之後,騰訊的市值在港股市場成功超越阿里,馬化騰也超越馬雲登頂首富的寶座。

幾個騰訊的小兄弟京東,拼多多,美團在資本市場也是風生水起,不斷逼近和蠶食阿里的電商市場,整個六月,阿里可謂是風聲鶴唳,更有媒體打出阿里面臨被騰訊全面絞殺,甚至於已經站在懸崖邊的呼喊。

那麼騰訊為什麼能在這幾年間逐漸逼近直到超越阿里,騰訊相比阿里的優勢是什麼?阿里未來還有機會嗎,是不是如那些商業媒體所言,已經走到了帝國崩潰的前夜?

騰訊市值登頂之後,“十面埋伏”下的阿里還有反超的機會嗎?

在投資模式上,如果阿里是一個大陸帝國的話,那騰訊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海洋帝國。

雖然在電商經營模式上,阿里相較於京東,更崇尚搭平臺,築巢引鳳的外包模式,但是在具體的擴張兼併上則更像是蘇聯式的陸地帝國擴張,更強調全面控股,更在意價值觀的植入。而騰訊則只投資參股,不強調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也不干涉公司的具體經營。

從具體的效果來看,阿里控股的公司除了微博之外,效果都不是太好。

高德地圖在被阿里收購之前,和百度地圖還能分庭抗禮,現在則和百度地圖的差距愈來愈大。

優酷在收購之前,是排名第一的視頻公司,一時風頭無二,但是自從併入阿里大文娛之後,就一路下滑,現在和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都已經不在一個層級。

餓了麼在收購之前在不斷蠶食美團的市場份額,和口碑合併之後,就越來越少能在街頭看到餓了麼外賣小哥的身影。

那麼我們不禁有個疑問,難道阿里不知道強行收購一家公司的風險嗎?

不僅投資資金巨大,而且也難以整合,但是這也是阿里的無奈之舉,因為阿里缺少流量入口,相較於騰訊在收購之後能夠輸出流量,阿里能輸入的只有自己的價值觀。

阿里的流量集中在B端,流入C端就形成終端,很難對於收購的公司產生導流效應。而騰訊的流量集中在C端,可以通過參股反哺給B端的公司。所以騰訊不需要控股,只要通過流量控制就可以遏制下游的京東,拼多多,美團這些電商,外賣平臺,因為一旦失去騰訊的流量導入,這些平臺都會損失慘重。

騰訊市值登頂之後,“十面埋伏”下的阿里還有反超的機會嗎?

所以這裡阿里在投資戰略層面就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第一,沒有堅持做好個人社交這個工具,缺少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導流入口,

第二,在投資層面,應該重點反向投資自己上游的社交媒體公司,少投邊緣和下游的視頻流媒體以及外賣電商。

現在回頭來看,陸兆禧主政的兩年是阿里最失意的兩年,而且影響深遠,導致了阿里今天在投資領域有點進退失據的局面。

其一,阿里錯失了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社交媒體,

其二,移動支付大本營被微信支付瓜分了將近一半的市場。

有人說阿里電商起家,缺少社交基因,從大公司考量,確實有這方面的制約,但是沒有意識到社交媒體對於未來移動互聯網導流的重要性,提前佈局,甚至於早做這方面的投資和收購則反映了阿里高層在戰略層面的失誤。

微信顛覆了自己的手機QQ後,阿里才意識問題的重要性,匆忙上馬的來往則顯得各方面都很粗糙,但是要知道,在微信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小米的手機移動在線米聊已經做到了幾千萬的用戶群,只是在微信強大的流量壓頂下才被迫投降,阿里這時候如果能戰略投資的話,或許至少現在還能在移動在線社交上佔有一席之地。

微博的戰略投資算得上是阿里迄今為主最成功的投資,社交媒體屬性和阿里的電商基因的完美集合,部分打通了從C端到B端的導流。

本來阿里應該從這個方面加強,加上商務端釘釘的成功開發,在移動社交端對騰訊形成合圍,但是可惜阿里的投資高層又玩起了五子棋的遊戲,高德地圖,餓了麼,優酷的收購與其說的導流,不如說是儘量不讓騰訊或者百度在這些領域形成市場壟斷。事實證明這些收購本身並沒有給阿里帶來多少的流量,反而給阿里的經營和資金帶來不少壓力。

騰訊市值登頂之後,“十面埋伏”下的阿里還有反超的機會嗎?

在戰略投資思路和策略上,騰訊確實要比阿里清晰得多,通過流量控制,主要利用參股下游的電商平臺對阿里形成合圍,另外在諸如視頻流媒體等領域形成壟斷,將阿里趕出局,比如最近盛傳的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的合併。

那麼在未來,就真的如那麼媒體所言,阿里被騰訊逼上絕路了嗎?

其實不然,在投資戰略上,或許騰訊比阿里更有效率,但是在經營戰略上,阿里卻要強於騰訊,而且是未來阿里擊敗騰訊的關鍵。

在今年上半年中國各個公司的市值排行榜上,我們還看到了阿里的另外一枚隱秘的核彈頭, 阿里健康,目前市值已經突破2000億,最近幾個月,市值接近翻倍,從醫藥行業的發展前景來看,這個市值未來或許會再翻幾倍,甚至於在五到十年後成為阿里新的主要增長引擎。

另外還有一個沒有上市的,大家熟知的核彈頭,螞蟻金服,在獨角獸市場目前已經估值達到萬億,一旦上市,一定會受到熱捧。這兩年螞蟻金服已經開始從一家金融公司轉型為更受關注的科技公司,螞蟻金服今年已經更名螞蟻集團,未來上市或許會叫做螞蟻科技,或者螞蟻金科(金融科技)也未可知,畢竟金融加上科技可是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融資平臺熱炒的概念。有了這兩枚核彈頭加持,阿里在未來和騰訊的叫板上會更有底氣。

騰訊市值登頂之後,“十面埋伏”下的阿里還有反超的機會嗎?

另外阿里在自身經營上不斷產品迭代,推陳出新,也是阿里相較於騰訊的一大優勢。

參照美國市場亞馬遜和微軟對於雲計算的盈利程度,阿里雲是對於騰訊雲優勢明顯,營收是後者的近三倍,很可能是阿里未來除電商之外最大的利潤增長點。

另外隨著菜鳥網絡的整合,阿里在物流配送這塊已經形成了很大的優勢,尤其在中低端的物流配送,幾乎已經形成壟斷。未來電商幾十年經營沉澱的大數據通過阿里雲的計算傳輸到物流配送端,會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這也是阿里未來另外一個核心的競爭力。

那麼騰訊除了那些控股的小兄弟以外,自身的經營戰略又如何呢?

騰訊音樂已經分拆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市值也已經破千億,在QQ音樂免費聽歌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在騰訊音樂聽歌,花費的費用會越來越多。

另外騰訊視頻積極併購愛奇藝,應該也是為後續上市做準備,以芒果超媒目前的估值,騰訊視頻未來的市值應該至少也會有幾千億,騰訊視頻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奈飛,目前在納斯達克也已經破萬億市值,所以如果騰訊視頻能整合愛奇藝成功,未來上市之後還是有很可觀的前景。騰訊整合閱文之後的騰訊文學,也會為騰訊視頻自制片提供彈藥。

騰訊市值登頂之後,“十面埋伏”下的阿里還有反超的機會嗎?

從上述的經營戰略層面來看,兩家公司未來都有可觀的戰略儲備,阿里的實操空間和未來的想象空間都要強於騰訊。即使從短期來看,上半年因為線下的影響和京東618的活動,騰訊系佔了一些有利條件,等到下半年,阿里的雙11對於他們自己業績的提升還是有很大的推動。

所以僅僅以二級市場市值的暫時超越就判定騰訊擊敗阿里明顯有些誇大其詞,雖然從投資戰略層面,騰訊要優於阿里,但是在經營戰略層面,阿里還是比騰訊更具潛力。我們很高興能在中國看到這麼兩家優秀的互聯網公司相互進步,你追我趕,但是,鹿死誰手,現在還遠沒到下定論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