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他們自己有罪,卻想去糾正罪惡。

—題記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托爾斯泰,是公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復活》是他晚年的作品,也是最後一部長篇小說。


主要通過瑪絲洛娃的經歷,揭露沙皇統治時期俄國社會的種種暴行,也是托爾斯泰一生思想和藝術的結晶。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一切都開始於一場法庭審判。


身為陪審員的公爵聶赫留朵夫,看到了被告瑪絲洛娃。


勾起了過去的回憶。


年輕時的聶赫留朵夫,愛上了姑媽家的養女兼僕人瑪絲洛娃。


他們相互愛慕,那時聶赫留朵夫年輕、有朝氣,充滿理想主義。


瑪絲洛娃美麗、善良、純真。


短暫的相處之後,兩人告別。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三年後。


聶赫留朵夫再次來到姑媽家時,他已經成為了徹底的利己主義者,迷戀酒色,享樂成癖。


在復活節夜晚之後,聶赫留朵夫誘姦了瑪絲洛娃,然後丟下一百盧布,去了軍隊。


他從軍隊回來、卻沒有拐到姑母家,瑪絲洛娃在心裡把她同他發生過的事全部埋葬掉了。


從那時候起,她不再相信善了。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懷孕後瑪絲洛娃被趕出姑媽家,孩子剛出生就死了,她嘗試各種工作,最終淪落為妓女。


她遇到的一切人,凡是女人都把她當作搖錢樹;凡是男人,個個都把她看成玩物。


在她進妓院的第七年,初次失身後的第八年,二十六歲的她被指控謀殺和搶劫。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而聶赫留朵夫在那之後,開始過新的生活,關於瑪絲洛娃的事漸漸忘記。


繼續過著富足奢靡的生活,與一位家庭地位顯赫,有錢有勢的小姐正在交往。


法庭上看到瑪絲洛娃以後,聶赫留朵夫第一反應是不要被認出來,他害怕出醜。


瑪絲洛娃也確實沒有認出聶赫留朵夫。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這次的審判,看似莊嚴,實則草率,甚至荒唐。


庭長想快點結束趕去同女人幽會。


大鬍子法官身體不適,迷信。


戴眼鏡的法官因為和妻子吵架而憂心忡忡。


副檢察官自命不凡,剛愎自用,不管事實如何,只想給被告人定罪。


陪審員也是隨意附和,出現各種紕漏。


導致瑪絲洛娃被冤枉,判流放到西伯利亞,服苦役四年。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從法庭出來後,聶赫留朵夫心裡有愧疚,不安,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導致了瑪絲洛娃現在的處境。


再次進入原來的生活,看到一切,都感到又可憎又可恥。


他覺得自己落在愚蠢、空虛、平庸的生活裡,看不到任何出路。


他想拋棄一切不合理的東西,放棄遺產,擺脫虛偽的關係。


他想幫助瑪絲洛娃,想懺悔,甚至想和瑪絲洛娃結婚或者陪她一起流放。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開始瑪絲洛娃不接受,認為“你今世利用我作樂,來世還想利用我來拯救你自己!”。


聶赫留朵夫也發覺自己的懺悔並不純粹,甚至有得意的成分。


聶赫留朵夫也一點點反思自己的做法,接觸了很多底層人民,瞭解他們的苦難。思想慢慢變化,不再貪圖享樂,把自己大量的土地低價租給農民。


雖然起訴沒有成功,瑪絲洛娃經過這些事情,也原諒了聶赫留朵夫並重新愛上了他。


瑪絲洛娃和聶赫留朵夫相互救贖,也許是成長,也許是復活,總之兩人現在感覺人生有了些追求。


鑑於身份懸殊,瑪絲洛娃害怕影響聶赫留朵夫的前途,沒有和他結婚。


最後選擇了和政治犯西蒙松在一起。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只這樣敘述,好像對聶赫留朵夫不太公平,或者會覺得他的轉變有點突然。


其實他的內心一直是掙扎的,外界的環境一直告訴他,享樂奢靡是對的。知道他和已婚法國女人偷情時,母親感到高興,母親卻害怕他和瑪絲洛娃結婚。


要離開大房子,不再經營土地時,身邊人覺得他腦袋壞掉了。


是堅持自己的信念,還是相信別人的理論,他迷失了。


打破自己已經有的一切,財富、地位,只為了內心的信念,為了找回自己,聶赫留朵夫還是勇敢的吧。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筆下的上層社會,除了非典型的聶赫留朵夫,很多都是一副矯揉造作、弄虛作假、無知淺薄的面孔。


當然作品的主要目的絕不是表現男女主人公的悲觀離合。


更是描繪了一幅在沙皇統治下,底層人民生活的疾苦,探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宗教信仰的目的是什麼……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特別著重描繪了監獄裡的狀況,入獄的原因千奇百怪:


有被霸佔老婆,還被誣陷縱火的母子;


因為身份證過期兩個禮拜,被關起來的一百三十名泥瓦匠;


一輩子沒有拿過手槍頂替別人承擔槍擊憲兵罪名的女孩;


有三個孩子,老婆要飯,母親生病,只因為砍了兩顆小樺樹,就入獄的農民。


…………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他們對死已不當一回事,因為經常有人死亡。


兒童夭折,婦女從事力不勝任的繁重勞動,食品普遍不足,尤其老年人缺乏吃的東西。


老百姓一步一步落入這種悲慘的境地,他們自己卻沒有發覺,也不怨天尤人。


這些都組成了一幅觸目驚心的人民受難圖。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救贖-《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很長一段時間


不知道為什麼,提到列夫·托爾斯泰,我總會有一種特別遙遠的感覺。


而且總覺得外國的名字特別難記,看《百年孤獨》每次都被花裡胡哨的名字勸退。


沒看以前,潛意識會覺得可能是一本比較難讀的書。


可是,偉大的作家才不會讓自己的書無趣。


從來不敢說,能對作家或者作品有什麼深刻理解,總是常讀常新。


如果看過上面這些,能讓你對列夫·托爾斯泰,或者《復活》產生一點點興趣,目的也就達到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