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飯店吃菜的同時有人想過後廚的衛生嗎?有什麼看法?

思緣106


你好,我是唐博凡,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上一份工作的地方不提供午餐,經常在外面的飯店和同事吃午餐,有時候一家店比較好吃的話,會經常去這家經常去吃,主要是店家人很好,吃完飯你還可以休息,玩手機,有時候還可以充電。

對衛生問題嘛,自然而然就忽略了。但有一次,吃麵吃出了一根頭髮,我哥們就一下子噁心了,喊來老闆娘,說這是怎麼回事,老闆連忙說對不起,從那以後一想到頭髮,就很少去那家店吃了。

第一:很多在餐飲業工作的人都知道後廚是飯店裡面的重災區。尤其是夏天,如果說儲藏間,下水排水不是特別好的話。很容易滋生蟑螂和細菌。廚房本來就高溫潮溼,光線暗,不好清理,容易成為細菌的天然溫床。

第二:一般的小的飯店是幾個人在操作,一邊炒菜一邊招呼客人,人手不夠又加上後廚衛生容易忽略,也容易產生一些衛生問題。廚房的廚具和用具都要嚴格的進行消毒在使用,進入廚房要勤洗手,生熟餐具不可混用這些最基本的規章制度要嚴格執行,衛生環境做好了,顧客才能吃得放心安心。

第三:一般飯店裡面飯菜的味道鮮美是因為加了很多添加劑,調料。有些商家,在做菜時因為人手不夠,都對菜沒有徹底清洗存在衛生隱患。經常在外面吃飯的話,得胃潰瘍的風險要比在家裡吃飯的人多好幾倍。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建議還是在家裡自己做飯,美味又營養,為心愛的人做一頓晚餐還能增加生活情調。

總結;沒時間做飯,點外賣應付也有注意的地方

近些年來,外賣很火,但外賣行業出現的問題層出不窮,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食品的安全衛生。隨著美團和餓了麼外賣騎手團隊擴大,做外賣的小店鋪越來越多,一些沒有資質,甚至連店鋪都沒有,一個廚房,幾套鍋具,一次性餐盒,一番操作就可以上架成為外賣商家。這樣的商家做出來的飯菜,想象一下這樣的環境裡面做出來的飯菜。你們敢吃嗎?如果要在網上下外賣訂單,一定要關注這家店衛生資質。

1、看店鋪環境大圖

從App看店鋪環境圖,一般入駐的商家首先會展示它的衛生等級,然後看他的後廚環境是最簡單分辨一家店面是否乾淨衛生的基礎。

2、常年大優惠的商家

這種常年推出划算的優惠價格的商家,最好不要選擇。沒有虧本做買賣的商家,不要相信十塊錢還能買到紅燒排骨還能帶一份青椒炒肉。

3、看地址推斷店面

一般來說,我們點外賣都會點周邊的店鋪。這使得我們有機會到地址所在地走一圈,看看那裡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店鋪。如果你仔細看了地址,發現那個地方沒有這家店面,那最好放棄這家店,因為這可能是隨便亂填的地址,至於這份外賣從哪裡送出來的,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看法,希望對你有用,我是唐博凡,一個愛美食的80後,歡迎點贊評論一起交流成長。


博凡的美食時光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下飯店吃菜的時候,有人想過後廚的衛生嗎?有什麼看法?作為從事餐飲行業30多年的我,在國營飯店、大型工廠食堂、到自己經營餐廳至今,食品安全已經深深的印在心裡了,也深知道衛生隊對餐飲店的重要性,這個重要性是別人沒發體驗的,只有自己是餐飲店的老闆時你就知道了。我從行業內和自己去到外面吃飯用餐所考慮的事情,分享給你。

我個人在外出用餐時對餐廳的要求:

第一,看看這家餐廳是否有食客。因為有時刻這家餐廳就是良性運轉正常的餐廳,也代表著食物新鮮。但這家人爆滿,我也不會在這裡排隊等位。

第二,看看這家環境的衛生,尤其廚房的衛生,有人說了廚房的衛生,你怎麼能看得到呢?我會找一家明廚亮灶的餐廳去用餐。廚房的衛生一眼就能看得見,你可以到廚房傳菜口,去觀察一下廚房,你就什麼都清楚了。

第三,也是我自己總結最有效的能夠直接看出這家餐廳衛生狀況的地方。那就是衛生間。如果一個餐廳連衛生間衛生都搞不好,可想他的廚房的衛生,會有多糟糕。

第四。,這點也是我最看不慣的。就是廚師去洗手間的時候,穿著工作服去,而不是把工作服脫掉。明明食品衛生法裡面有規定不要穿工作服,進入衛生間就是不執行。去各大商超裡面的餐飲店,隨便都能看到從事餐飲工作的人穿著工作服就進了洗手間,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

以上四點就是我選擇外出就餐的餐廳的條件,看看是否能幫到你。

以下是食品衛生髮法對從業餐飲店的要求和管理 ,

作為消費者也要了解一下。

一、從原料到成品實行“四不”

①採購人員不買腐爛變質原料;

②保管驗收人員不收腐爛變質原料;

③加工(廚師)人員不用腐爛變質原料;

④分餐人員不供應分發腐爛變質食品。

二、食物(成品)存放實行“四隔離”

①生食品與熟食品隔離;

②成品與半成品隔離;

③食品與雜物、藥物隔離;

④食品與未消毒器皿隔離。

三、餐具實行“五過關”

①洗 ②刷 ③衝 ④消毒 ⑤保潔

四、環境衛生實行“四定”

①定保潔責任人員;

②定保潔區域範圍;

③定清掃保潔時間;

④定保潔責任目標。

五、個人衛生實行“四勤”

①勤洗手、洗澡;

②勤剪指甲、理髮;

③勤換洗工作服;

④勤檢查個人衛生儀容。

六、工作場地實行“六不準”

①不準不戴工作帽、不著工作服進入工作場地:

②不準穿拖鞋進入工作場地;

③不準在工作場地吸菸、吐痰、亂拋垃圾廢棄物;

④不準在食品洗滌、消毒池中及使用餐盆用具洗滌衣物;⑤不準用手抓拿熟食品;⑥不準穿工作服進廁所洗手間。

附:食品衛生“五四”制

一、“四不”:採購員不進腐爛變質原料;保管員不收腐爛變質原料;炊事員不加工變質原料;服務員不賣腐爛變質原料。

二、“四隔離”:生與熟隔離;成品與半成品隔離;食品與雜物隔離;食品與天然冰隔離。

三、“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髮;勤洗衣;勤換工作服。

四、“五過關”一洗;二刷:三衝;四消毒;五保潔。

五、“四定”: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


真言哥


大家好,我是滕大俠。我是一名80後廚師,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關於“下飯店吃菜的同時有人想過後廚的衛生嗎?”首先表明,我是一名廚師,給你最真實的回答。希望同行不要噴我,因為有些後廚的寫實就是這樣。

本人在排擋、小飯店、私人賓館、公司食堂、國賓館都有工作的經歷,工齡不低於10年。後廚應該是除了家以外,最長接觸的一個空間,從學徒開始,所見所聞都是真真實實的例子。

首先告訴你,餐廳衛生乾淨亮堂,不代表後廚就一定乾淨衛生。餐廳乾淨亮堂,可以讓消費者覺得這裡環境不錯,是一個可以值得來享受服務的環境。如果髒亂差,請估計你來,你都不來吧。

後廚平常都會有搞衛生的,這就看廚師長的管理了,兩天一小搞,三天一大搞,這算是最基本的行規。衛生也關係到每一個崗位廚師的自覺性。有些廚師髒到自己都受不了,才開始搞衛生。甚至有些廚師自己衣服比抹布還髒,還指望他搞衛生?

餐廳生意一好,後廚忙起來的時候就是一個戰場,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抓緊出單,製作加工單上的食材,進行烹飪,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菜品的衛生。

就簡單說一個例子,加工過程中,難免會有食材掉地的情況,有些職業道德好的廚師,會撿起來沖洗乾淨。如果沒有,那你就吃到一道不衛生的菜了。我見過有一個廚師,把掉在地上的魚直接撿起來拿去蒸的情況。除了這些,還有打荷仔用自己的筷子,一道一道的先幫你把菜全嚐個遍。如果食客看見了肯定會不舒服。

其實也不是所有後廚都像我說的那麼差,大部分的後廚都很乾淨的,有些後廚天天開例會,檢查儀容儀表和個人衛生。本人特別佩服實行5G管理的後廚,廚具和用料擺放整齊,衛生區域落實到每一個人,就像個軍事化管理的廚房。所以後廚的衛生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出去吃飯嘛,就別想這些,介意的話就在家自己做,乾淨便宜又衛生。我做這一行的,也出去吃呀,不用在意。我相信很多後廚還是很乾淨,廚師的職業道德還是很高的!


我是滕大俠,一個80後的廚師。美食創作和分享在在不斷學習中,願意與大家一同分享和探索。 喜歡我的文章和視頻的小夥伴們,點贊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