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谴还是人祸?看三大殿被焚毁时朱棣如何应对,功过后人评说

(元)以大都作为首都,是中国封建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步骤。大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使漠北与中原地区统一在一个政治中心之下,加强了长城内外、大漠南北的联系。朱棣迁都北京,正是继续推进这一进程,肯定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它不仅可以统治广大中原和南方,而且还包括北方的黑龙江、贝加尔湖、阿尔泰山一线广大地区。它不仅是联系汉人与南方各族人民的纽带,而且也是联系女真人、蒙古人、西域各族人民的纽带。

———白寿彝《中国通史》


是天谴还是人祸?看三大殿被焚毁时朱棣如何应对,功过后人评说

  • 前言: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初八日,刚刚完成迁都三个月,北京皇城的建筑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焚毁。三大殿是紫禁城的核心,既是永乐朝正殿,更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说起北京正式成为大明王朝的首都,那还得追溯到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1420年12月8日),这一天,永乐皇帝发布了一道“与民同庆”的迁都诏书曰:“爱自营建(北京)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骈臻。今已告成。选永乐十九年正月朔旦,御奉天殿,朝百官,诞新治理,用致雍熙。于戏!天地清宁,衍宗社万年之福;华夷绥靖。隆古今全盛之基。故兹诏示,咸使闻之。

为了这一天,朱棣等的好辛苦。如果将永乐四年朱棣下令开始营建北京,到永乐十八年北京明皇宫主要建筑的竣工,北京明皇宫建设时间前后长达15年之久。如果再将蔡信重修北京城垣的时间算在内的话,用“焦劳圣虑几二十年”来形容朱棣此刻的心情一点也不夸张。

是天谴还是人祸?看三大殿被焚毁时朱棣如何应对,功过后人评说

北京 故宫 紫禁城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上分析,朱棣力排众议,把帝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完全符合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的基本规律,即“从西到东,以北制南,南北分治”的总特点和趋势。

大明王朝的“一号工程”

篡位称帝的朱棣,皇帝做的并不踏实。建文帝生死不明,加上自己的出身身份也是挥之不去的心结。众所皆知,他是潘王,夺了侄儿的皇位,大逆不道历来为儒家道统所鄙视,对于很多建文旧臣和土子,打心眼里认可他的政权合法性,似乎是奢望。但在强权者的字典里,那都不叫事。不合法可以人为地创造,要不然怎么会有“清君侧”这样的舆论宣传?而反对朱棣政权合法性的后果,无一例外都是人头落地,如此残酷血腥的杀戮自然增加了朱棣的心理负担,如果长期背负这种负担前行,永乐王朝的辉煌似乎难以达成,此时的朱棣急需心理安慰。

是天谴还是人祸?看三大殿被焚毁时朱棣如何应对,功过后人评说

朱棣雕像


朱棣在南京过的并不快乐,礼部尚书李至刚揣摩到了朱棣似乎对于北平情有独钟,据《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记载,李至刚在永乐元年正月十三日,举国上下欢度正旦之际,明确告诉朱棣“北平为皇上龙兴之地,应立为京都”。李至刚至关重要的一句话“龙兴之地”,让闻听此言的永乐皇帝,似有拨云见日之感,迁都到龙兴之地的北京,永葆大明基业长青,想想就让人心潮澎湃。

永乐是一个有着一代“圣主”梦想的帝王。其英雄之略,即“控四夷以制天下”。为此,选择地处战略要冲的北京作为帝都显然比南京更为合适。既然要“控四夷以制天下”,宫殿就要有气势,“足以临四方,朝万国”。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迁都事件。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力排众议,从奄(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开启了此后商朝二百多年的灿烂文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从栎阳迁都咸阳,从此加快了秦国崛起的步伐。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从而赢得了中原文化的认同。公元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从上都开平府迁都燕京,并改称大都,从此绘就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广阔的版图。迁都,需要足够的胆识与气魄,接下来就该轮到朱棣上场了,:请开始你的表演!

永乐四年(1406)闰七月初五日,以靖难之役首席功臣淇国公丘福为首的一班大臣,向永乐建言请求营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朱棣准奏。

精心谋划龙兴之地

原来营建北京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皇帝巡狩之用,并没有涉及到迁都北京一事。然而永乐皇帝早已组建了一支强大而豪华的采办团队,这些人几乎都是各部门的一把手。比如工部尚书宋礼到四川,吏部右待郎师逵到湘广,户部左待郎古朴到江西,右副都御史刘观到浙江,右佥都御史仲成到山西,负责当地居民采伐木材,每人每月给米五斗,钞三锭。而负责军民建制造砖瓦的,则是泰宁侯陈珪与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照例每人每月给米五斗。

是天谴还是人祸?看三大殿被焚毁时朱棣如何应对,功过后人评说

八百里太行山


长江上游的横断山脉,崇山峻岭,人迹罕至。但它是珍贵楠木的产地,为了给即将新建的都城准备木料,数以万计的民夫披荆斩棘入山采木。经过严格挑选的优质木材,由于体量巨大,先要经过临时开掘的山路,由民夫运送至最近的河道,漂流进入长江,然后顺着运河一路北上。在没有现代运输工具的时代,巨木采伐运输过程中的人力死伤,肯定在所难免。因此,曾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比喻。万里辗转而来的木材,堆放在崇文门外的神木厂,专供北京城的建筑使用。建设都城所需的另一种重要材料就是石材,产自北京周边的汉白玉,因此色调浑白、质地均匀、体积较大,成为修建皇城的首选石材。然而,这些质地坚硬的石材,往往埋藏较深,故此开采异常艰辛。

都城营建所需的物料,很多都是各地专供北京的。运河之旁的苏州御窑,就曾专门为皇宫制作地砖,这种两尺见方的地砖,以特有的粘土作为原料,经过繁琐的手工工艺制作而成。从永乐时期开始,就一直是紫禁城的专用品,用来铺设皇宫最重要的宫殿。经过千挑万选之后,只有那些质地坚、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的地砖,才能被运往京城。“金砖”之名由此而来。


那个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建设北京所需的任何一种材料,无不是品质最优、工艺最好、价值最高的,同时,制作要求也最为严格。宫城营建的第一天起,就有很多工匠的身家性命与这座建筑绑在了一起。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准备,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经过精心筹划,各项准备工作到位之后,永乐十五年十一月初二日,奉天殿、乾清宫及三殿两宫正式开工建造。

紫禁城的建造伊始,就被列为大明的“一号工程”。处于都城中心的紫禁城,四周城墙高筑,墙外被护城河环绕。宫中设有八千余间房屋,整个宫殿格局按前殿后寝的礼制规范建设而成。

前三殿包括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用于朝廷大典及皇帝重要朝会。

后三宫为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用于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生活起居。文华殿、武英殿、东六宫、西六宫,则分列左右,严格对称。

是天谴还是人祸?看三大殿被焚毁时朱棣如何应对,功过后人评说

故宫汉白玉汉白玉石雕


宫殿设计所蕴含的礼制规范,定时超乎想象。从台阶数量到大殿的尺寸,甚至小到一颗门钉,都不能随意安放。在谨身殿也就是今天的保和殿背后,就安放着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汉白玉石雕,它长16.57米,宽3.07,米厚1.07米,重量超过两百吨。其石料的开采就花了十多年的时间,而运送石料更是费尽了周折。首先,将巨大的方木拼接成旱船,从房山通往北京的沿途,开凿了无数水井,在泼水成冰的寒冬开始运输石料。有史料记载,为运送这块巨石共动用人力两万六干人,骡马一干八百头,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运至现场。费尽周折安放的这块大石雕究竟有何特殊意义,史料并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然而,我们今天可以肯定的是,它恰恰位于紫禁城乃至整个北京城规划的重要基准线:中轴线上,其寓意应该是为求得江山永固。

不朽的大国工匠

营建工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工程材料堆积如山,规划设计细致缜密,无数能工巧匠开始在这块几十万平方米的场地上有序施工。北京,一时间成为明王朝疆域闪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

据史料记载,为修建皇城共动用了十万夫匠,百万工役,而当时明朝的人口不超过一亿人,只有少数人被历史记录了下来。

泰宁侯陈珪,永乐四年被任命为督建北京城的总指挥,永乐十七年(公元1412)去世,他并没有等到紫禁城落成的那一天。负责设计的蔡信,木匠出身的蒯祥、郭文英、徐杲,瓦匠出身的杨青,石匠出身的陆祥……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获得了皇帝的褒奖。其中蔡信、蒯祥甚至由工匠授官,最后做到工部侍郎,官至正三品。然而,名垂千史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工匠们默默无闻终其一生,但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城就是最好的见证,成就不朽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励后人。

是天谴还是人祸?看三大殿被焚毁时朱棣如何应对,功过后人评说

清 徐杨 《京师生春诗意图》局部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九月,紫禁城基本竣工。一朵建筑奇葩终于盛开在拥有古老文明的东方之都――北京。这座辉煌的宫殿,不仅气势磅礴、精美绝伦,同时还巧妙地蕴含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古人认为山为实气,水为虚气。因此,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共同追求,紫禁城后面的万岁山(景山)与昌平长岭的天寿山遥遥相对,将龙脉之气引入宫城,金水河则从万岁山西北方向注入护城河的西北角,引入紫禁城内蜿蜒而行,经过武英殿、文华殿、太和殿、东华门等重要建筑与宫殿,从而形成水抱之势。这样一来,有山有水的紫禁城变得气韵生动。然而,这一山一水的布局,还有更为玄妙的考虑。

在缜密的风水观念布局下,以及在儒家哲学的指引下,整个北京城沿中轴线铺展开来,辉煌的皇宫之外是皇城,正门为承天门,也就是在清代改名的天安门。向南至大明门为宽阔的大道,通路两侧筑有东、西千步廊,千步廊左侧为礼、户、吏、兵、工五部中央机构,右侧为五军都督府衙所。皇城之外为大城,南部为繁华商业区。大城共开九门,大城南郊建有皇帝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和山川坛。

是天谴还是人祸?看三大殿被焚毁时朱棣如何应对,功过后人评说


皇城营建基本竣工,中央机构进驻完毕,街市林立,人群熙攘,帝都北京初现繁荣。营造北京城的十多年间,大明帝国耗费了无数人力和物力。明成祖朱棣也从不惑之年走向了花甲,四十年前,他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时,可谓满目荒凉,四十年后,他让这个城市变得光彩夺目。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九月初十,朱棣敕谕礼部:“

自明年正月初一始,以北京为京师,不称行在,各衙门印有行在字者,悉送印绥监。”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初一,是朱棣钦定为迁都大典的日子,这一天的北京城红日东升,天朗气清,冰雪融化,朱棣在奉天殿接受群臣的朝贺,礼部主事萧仪,曾经这样描述这一场景:“九夷八蛮,莫不来廷,山呼之声,远迩欢动。”

“乌足以达英雄之略哉”

朱棣近二十年的努力,只换来了四个多月的兴奋,紫禁城最辉煌的建筑三大殿,莫名其妙的在永历十九年四月初八遭雷击焚毁。直到二十年后才得以重建。这一场天灾引发了朝廷的地震,朱棣认为天降灾难,一定是自己的执政出了问题。朱棣不得不发布罪己诏,称“朕心惶煌,莫知有措”,并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同时也听从了夏原吉等人的建议,在四月十三日发布的《奉天殿灾宽恤诏》中,减免了全国百姓的部分欠税和徭役,同时规定包括修造船只、买办货物等远航相关的活动一律暂停,只为“毋得重劳军民”。

但令朱棣没有想到的是,迁都居然再一次饱受诟病。其中言官邹缉上书,直陈新都营建劳民伤财,还提到强拆民房给百姓带来的疾苦,而礼部主事萧仪的奏疏,这批评永乐皇帝弃绝南京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朱棣见到这些言论自然心中不悦,以谤君之罪处死萧仪,邹缉定罪为多斥时政,其它直言的大臣也都全部下狱,可见惩处十分严厉,等反对之声仍然不绝于耳。朱棣于是命令近侍大臣与言官们一起跪在门外辩论对质。双方僵持不下,最后户部尚书夏原吉深知皇帝其实只是想就此事推卸自己的责任,便主动将责任拦到自己的身上,他让太监转呈朱棣,给事中御史属于言官,而且是应诏求言,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别的什么意思,我等作为大臣,在迁都一事上没有统筹好,罪该万死。朱棣见终于有大臣愿意揽下责任,心情才逐渐平复,此事才遂告平息。

是天谴还是人祸?看三大殿被焚毁时朱棣如何应对,功过后人评说

北京外围鸟瞰


雄才大略,胸怀天下的永乐皇帝朱棣,此时,实实在在地感到了不为人所理解的痛苦与悲哀。然而,无论怎样的争论,都改变不了迁都这一既成事实。北京已经以国都的身份,开启他的这个王朝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不过,迁都北京也存在极大隐患,使得都城暴露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之下,如果长城防线一旦被突破,瞬间就会袭击到大明帝国的心脏。在朱棣死后短短二十来年,一场土木堡之变,差点就毁掉了明帝国。已在九泉之下的朱棣见到他的列子列孙,估计也得有一把辛酸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