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今天豆奶小姐想和大家分享「规划」,如何做出正确的能力规划。

先说一个小故事:

上周,有一位读者私信我关于工作和读研的问题。

是继续读研,还是选择自己喜欢但不擅长、也不是专业出身的工作呢?

我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不管是忙着参加秋招的毕业生,还是准备跳槽找新工作的职场人士。

那我们怎么选择工作呢?一份合适的工作该具备什么元素?职业规划是一成不变的吗?

接下来的内容,将是我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主要探讨3大问题:

① 人生规划、能力规划、工作规划,你可曾全面思考过?

② 找工作时,你需要考虑的8大元素。

③ 无论工作多忙,请保住你的底牌。

1.

人生规划、能力规划、工作规划,你可曾全面思考过?

我认为,思考顺序是这样的:人生规划-能力规划-工作规划

人生规划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2019年的假期余额已为零,余下的数十天很快就会过去。我们还记得今年年初定下的目标吗?

你也许在心里自嘲:又没完成任务。

我回看自己的目标清单,没有全部完成,但完成了部分,自我感觉良好。

人生匆匆数十载,我们还要等到老了的时候,才来遗憾当初没有做好规划吗?

人生数十年,犹如按照一定间距排列的多米诺骨牌,当我们踏出第一步时,就像推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跟着倒下来,人生亦如此,后面的行为会跟着变化。

所以,尽早做好人生规划。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想什么,做什么,决定了我们是谁」,很多人都是这么规划人生的,我以前也是这么想,这种思考方法叫“have-do-be”

但后来我了解到一种新的逆向思维“be-do-have”:假设自己是某身份,接着去做该身份需要做的事情,然后拥有该身份的能力。

打个比方,你想要应聘“新媒体编辑”,可以先从网上搜索该职位的招聘信息,从你感兴趣的行业、公司挑选职位信息,整理在文档里。

你要分析岗位工作内容和对应的能力是什么,你目前有什么、缺什么。

假设你会写文案,但文案水平一般。可你擅长修图和做视频,这可是做新媒体编辑的加分项呀~

那你现在要把自己当成“新媒体编辑”,快速提升自己的文案编辑能力,写出能代表该岗位编辑能力水平的作品,到时候整理好成为你的作品集。

心里暗示自己就是新媒体编辑,自信心会比零基础入行新人更强,通过不断去尝试、练习,让自己变得专业。

这也是「罗森塔尔效应」验证的道理。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在一所小学做了一项测试,随机选择一些学生当作“未来人才”,指出这些学生发展前途非常好。

学校校长和老师并不知道这是“随机效果”,他们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期待,学生们也因为身上的标签和期待而做出不一样的行为。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对18个班级的学生做测试,发现当初在“未来人才”名单上的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

这个“谎言”得出了「罗森塔尔效应」:“be-do-have”,我们“主观上是谁”比“客观上是谁”的影响力更重要。

所以,你该如何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呢?

就拿我来说,我设置了简单的人生规划,我看到未来的自己该是什么模样,如今我正在努力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那你呢?

能力规划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以前我在北京上班,常常和同事西瓜聊天,有一次聊到了“知识”,她说:

我们学到的知识,应该像树枝生长一样,是连接在一起,而不是单独存在的。在大脑里把知识融合在一起,成为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能力树”。

就像我现在是自由撰稿人,我清楚知道自己能力水平,该拥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力之下该学会什么样的知识。

能力高低反映知识的融合,而不是知识的多少。

认知差距反映能力的强弱,而不是工龄的高低。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关于认知差距,简单来说,就是你能否看出事情的本质。

《教父》经典台词被无数次引用:“那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能一眼洞悉事物本质的,和你的“木桶”有关。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木桶原理」是指木桶容量取决于短板,这是小时候我们上学读书时,老师常常强调的“学科短板”,哪科弱就多花点心思学习。

可近些年来,「木桶原理」有了新的定义:木桶容量取决于长板。当你倾斜木桶时,木桶倾斜方向的木板越长,木桶装的水越多。

但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新的「木桶原理」

木桶受多方面因素制约:

牢固耐用的木板:木桶的质量象征身体的健康,木桶质量越好,使用寿命更长,装的水总容量更多;身体越健康,你越少受疾病的痛苦,减少时间的浪费,能认真工作和享受生活。

不漏水的桶底:桶底象征你的基础能力,像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等,基础能力越好,桶底越稳固,你才不会出现漏水的尴尬问题。

长板:长板象征你的优势,这点就不用多说了,长板越多越好,越长越好。

短板:短板象征你的劣势,首先你得保证短板不致命、不拖后腿,不然到头来什么都没有。

容纳的物品:不管你的木桶装的是水、其它液体还是固体,都要学会适时清空归零,有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会把过去的经验当做重要参考,可有时候这反而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工作规划

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我们要找到平衡点。

在主观世界里,我们要清楚认知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我想要”和“我能做”,很多时候并不一致。

在客观世界里,我们除了要考虑工作本身,还要思考家庭等其它因素,比如你能否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家人是否知道并同意你的工作。

接下来,我会分享找工作时需要考虑的地方。

2.

找工作时,你需要考虑的8大元素。

包括:行业,公司,职位,城市,上司,晋升空间,薪酬待遇,兴趣爱好。

我以前找工作时,一直是这么思考的,包括现在和家人、朋友讨论工作时,也会列举8大元素全面探讨,并做重要级的排序

行业

行业有分初生行业、朝阳行业、成熟行业和夕阳行业。

行业非常多,需要你前期做好资料调研。

公司

很多人会觉得公司比行业更重要,知名公司名字的影响力,能让很多人手握有价值的筹码。

所以,你有心仪的公司吗?

职位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里重要部门的关键职位,薪酬待遇、发展前景都会比较好。

城市

有人喜欢去大城市,有人偏好小城市,不同城市的资源都不一样。

上司

上司非常重要,能遇见一个好的上司,就像以前念书时,你能遇见好的班主任一样重要。

好上司是什么样的呢?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我认为至少要满足四大要点:

三观契合:不合的上司,也许会让你感觉每天工作就是件难事儿,连沟通都很费劲儿。

管理能力强:不会带团队的上司,无法做到知人善用。

经验丰富

:欠缺经验的上司,即时ta真诚地给你建议,也许最终根本无效,影响团队士气。

目标感强:没有目标的上司,没办法带领团队取得真正的胜利。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者的任务,无非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比起能和你一起聊八卦、吃午饭、唱K的同事来说,上司对你的影响力更重要。

晋升空间

能让你清楚地了解晋升机制,看到自己该怎么做才能一级级往上跳,这是你进公司前需要了解的。

薪酬待遇&兴趣爱好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我想把这两点放在一起,《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这样的:“你会选择做喜欢的低薪工作,还是不喜欢的高薪工作。”

正方反方都有观点能触动我,比如詹青云提出:“你以为公司用高薪只是来买你的专业和能力吗?不,它还要买你的热爱,买你的兴趣,买你的全心全意,这些是钱很难换来的。”

李思恒认为:“成长是什么,成长是指我们不再像孩子一样任性,我们不再长不大。我们不再仅仅把喜欢和讨厌当做我们判断和选择一个事情的唯一标准,这个叫成长。”

我曾经为了喜欢的工作,不管薪资有多低,熬夜都去做;但也为了生活费,不喜欢的工作也努力争取。

如今,我能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幸运,但谁知道我经历过什么。

3.

无论工作多忙,请保住你的底牌。

毫无疑问,底牌是健康。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文章,说不少人努力工作赚钱,买房买车,结果一进ICU,没了一辆车。

《此生未完成》作者于娟老师,在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的病中日记。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这段时间我看到有朋友工作压力大到肠胃炎,一天吐了好几次,却没停下工作。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健康是我们生命的底牌,是数字“1”,工作、金钱、名利等等,都只是数字“0”。

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意义。

经验干货|聪明人做的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能力规划

今天的干货分享到此为止。

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难度不亚于你找到对的人结婚。

不过要看你怎么定义工作的“好”,你做出了什么样的规划,执行力如何等等。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帮到你。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别忘了点赞转发。

with love

豆奶小姐

关注@豆奶小姐的慢生活 和我一起学习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