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議之爭":從統嗣之爭,到宗法之爭,再到政治之爭

"大禮議之爭"是發生在明朝正德十六年到嘉靖三年,整整歷時三年的一場政治性質的一場紛爭,嘉靖皇帝朱厚熜15歲時以藩王身份繼承皇位,也是因為這件事,才有了以嘉靖皇帝為代表的新皇權與以楊廷和為首的舊內閣集團之間的爭端。

他們圍繞著"繼統"與"繼嗣"的禮儀形式展開了"大禮議"之爭,而這種以皇權和文官集團為代表的爭端表面上是在為了皇位繼承問題而爭鬥,實際上也是不同利益集團為了爭權奪利而展開的鬥爭

最後,由於雙方代表的價值觀不盡相同,大禮議之爭的背後也是正統的程朱理學與新興的王陽明思想的衝突和爭端。

一、大禮議之爭:程朱理學興盛之際的一場"熱鬧的劇"

1.大禮議之爭的起源

最初還要說到是嘉靖皇帝即位之後,要追封自己的父親為帝的事件,實際上嘉靖皇帝朱厚熜繼位伊始就開始著手準備自己已故父王興獻王的加封典禮,這時候朝廷中也形成了兩派不同的說法,雖然進行過爭鬥,基本上最終只能夠服從於皇帝的意志。

先是舊朝廷內閣首輔楊廷和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世宗應以孝宗為考,以興獻王及妃為皇叔父母,但是世宗並不接受這種說法,要求另議。

之後朝廷中有官員迎合了世宗的想法,上書主張為興獻王在京都立廟,世宗自然滿意大喜,立即召集官員覲見,商討,下令尊封其父親為興獻皇帝,其母為興獻皇后

然而這時候朝廷官員舊部拒不服從命令,世宗母親興獻王妃蔣氏得知朝廷大臣欲使世宗以孝宗為考,大怒,不肯來京,世宗則以"避位奉母歸"要挾大臣。

在這種情況下,以楊廷和為首的大臣們只能接受帝王的命令,但這並不意味這皇帝與文臣集團之間的鬥爭就此結束了,朝臣因議禮而形成的派別鬥爭是曠日持久的。

2.大禮議之爭持續的條件:理學在明朝社會的興盛

上述所提到的這一段只是大禮議之爭的一個先決條件,這雖然成為了朝廷中兩個不同派別之間鬥爭的根源,但大禮議之爭能夠在明朝中持續三年之久,絕不僅僅只是因為世宗要封自己的親生父母為皇帝皇后這樣,其背後是雙方代表的權力利益群體之間的制衡,甚至於是不同思想集團之間就這件事情展開的爭端

因為在"應該如何稱呼世宗的父母,以及先皇孝宗和其皇后應該如何稱呼"這個問題表面的背後,實際上是關於中國古代傳統的禮法和宗法問題。

但是如果皇帝非要堅持,臣子在某種程度上是無法拒絕的,之後之所以大禮議之爭能夠一直爭下去無非是原本的宗法禮儀之爭上升到了背後的思想之爭。

長期奉行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的士大夫文官階層們。也就是明朝時的理學家們根據儒書的相關規定,認為小宗入繼大宗,應該以大宗為主,這種禮法思想在皇室種也不例外,雖然嘉靖皇帝不是武宗的兒子,但因為繼承了帝位,所以在宗法上必須作為明孝宗的兒子存在。

但這樣一來無論是嘉靖帝本人還是嘉靖皇帝的父母都無法接受,自己的兒子突然就要變成別人的兒子,嘉靖帝只能稱呼自己的父母為叔父,種種緣由之下故而大禮議之爭一直存在,且延續了近三年之久。

二、大禮議之爭:從統嗣之爭到宗法之爭到政治之爭

1.統嗣之爭:嘉靖皇帝繼位是繼統還是繼嗣?

關於嘉靖皇帝的繼位究竟是繼統還是繼嗣,雙方各執一詞,而這也是存在理由的,一方面,嘉靖皇帝在繼位的時候,其即位詔書寫的就是,"嗣皇帝位",所以詔書中並沒有說要讓嘉靖皇帝過繼過來,而是說明了皇考孝宗敬皇帝親弟興獻王長子的身份,所以他原本就是作為興王長子的身份成為皇帝的

而在這些反對的理學家們眼中,從來是看不到什麼世俗的道理和人倫觀念的,皇帝與他們的觀念不一致的時候,他們不是尊從,而是想著如何去反抗。

儘管詔書中是這麼說的,按照禮法秩序,明朝時期朱元璋傳下的"皇明祖訓",當時作為興王世子的朱厚熜,是距離明武宗朱厚照親緣關係最為親近且年齡較長的弟弟。

所以按照兄終弟及制度來說,朱厚熜既然繼承了皇位,就

必須遵從歷史上的禮法和規矩,尊封原本的皇帝朱厚照為先皇,稱其為父親。所以雙方各自都不統一對方的觀點,最後成為了一場持久戰役。

2.宗法之爭:是否合乎禮法

因為朱厚熜的父親興獻王在生前既不是皇帝也不是要繼承下一任皇位的儲君,自始至終只有一個臣子的身份,所以對其加封是完全不符合禮法的。

況且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在明武宗這一脈絕嗣之後,作為皇室中的旁支宗親入繼大統的,而在中國古代歷史中,類似這樣的皇位繼承實際上是完全有跡可循的。

從漢朝開始,一直到唐朝、宋朝各個王朝的情況,都沒有像他這樣要尊封自己的生父為"皇帝"的,最多也是追封一個稱號,既沒有廟號,也不會建立太廟。

漢宣帝劉詢追尊其父史皇孫劉進為"悼皇考",唐朝時期雖然也有相關的追加封號,但

所有繼承皇位的皇帝先前基本都是有皇子的身份在的,要麼就是其生父做過皇帝或者是儲君,所以也沒有違背禮法的現象存在。

宋朝時,宋英宗趙曙絞盡腦汁,和朝臣、太后歷時18個月僵持,也僅僅讓自己的生父濮王趙允讓變成了"皇考",未能給他加任何帝、皇尊號。

所以嘉靖皇帝即位之後,追封其生父為"興獻帝"還能夠和文臣集團們僵持獲勝,但是後來還要建造太廟,加封號就已經超過了大臣們遵守的禮法的界限了。

3.政治之爭:官員臣子加官進爵

自然,大禮議的第二個階段也是以皇帝獲勝終結的,雖然朝中的大臣們各執一詞反對嘉靖皇帝的各種命令和詔令,但是耐不住朝中有一個十分善於揣測帝意的臣子,他就是新科進士張璁。

他先是在眾大臣反對之下,毅然決然的站到了皇帝這一邊,聲稱皇帝的做法是完全可取的,不存在任何問題,之後也一直在幫助嘉靖皇帝達到自己的目標和命令。

大禮議之爭發展到第三階段的時候已經演變成為一種政治利益的爭鬥,因為許多人都已經瞭然,支持皇帝、迎合皇帝心意的人才會有前途,因而隨著議禮的進行,朝廷中兩派的宗法理論之說逐漸演變成為一種黨派政治的鬥爭。

明世宗嘉靖皇帝以議禮的態度和觀點作為標準來劃分官員界限,進而對於不同的官員給與獎懲,自此統治集團的組成也相應的發生了改變。

三、大禮議之爭的本質"嘉靖皇帝在不斷加強皇權"

如果從一開始分析大禮議之爭,或許我們都會認為這不過是一場討論嘉靖皇帝究竟認哪個父親,認不認他的親生父親以及要怎樣稱呼他的親生父親,這麼一個比較表面、淺顯的問題。

但在當時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環境下,當這個問題被加註了禮法思想之後,逐漸演變成為不同思想學派和領域的大臣們就理學和心學之間的鬥爭和較量,到這裡也還不算晚。

雖然皇帝最終達到了自己的表面上為生父母追封諡號的目的,實際上他沒有控制大禮議之爭的終結,作為皇帝能夠使得大臣在追封這件事情上屈服,自然也不會存在沒有權力和權力架空的局面,所以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這時候嘉靖皇帝並不想結束大禮議之爭

試想,不僅僅是在其追封親生父親上,如果之後他作為皇帝,做出的所有決策都要考慮和屈服於那些舊部文官集團的意見和反抗,他的皇位也是虛有其表。

所以嘉靖皇帝實際上是利用大禮議之爭,培植自己在朝廷中的新勢力,進而藉助新舊文官集團官員們之間的鬥爭,處理掉那些他已經看不慣的總是反對他的內閣的元老勢力。

當朝堂中的統治集團已經完全是自己人的時候,嘉靖皇帝才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就是加強皇權統治

四、結論

從以上的表述中,我們首先知道大禮議之爭並不是表面上所說的那麼簡單,要不然也不會持續三年之久也沒有勝負之分了。

但是對於大禮議之爭的性質界定,我們要說它從一開始就註定是皇帝加強皇權的工具罷了,無論是表面的繼統繼嗣還是深化之後的思想和宗法之爭,最終嘉靖皇帝實現了皇權的加強,實現了明朝長達45年的統治。

參考文獻:

嘉靖大禮議,繼統派繼嗣派各有什麼漏洞?

明朝的政治鬥爭:嘉靖大禮議

嘉靖大禮議,萬曆爭國本,為何嘉靖勝利萬曆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