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音乐学习的笔记

❤ “儿童的耳朵容易受影响,要给予正面的,肯定的建议。早期的信念会给他们留下长久而深远的烙印。”(有句话说父母的嘴是开过光的,很灵。说什么是什么。学了催眠之后更坚信父母是孩子的催眠师,要学会善用积极肯定的言语,这强过给孩子在外报数个培训班。)

❤ “真正的教育不可能是由外界挤压注入的,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将贮藏在内心无限的智能自然地引导出来。”

❤根据教育专家和脑神经专家的研究结果,从胚胎着床胎儿出生一直到两岁,这段时间是孩子接受“声音”(如语言,音乐)影响的黄金期,两岁到五岁属于次黄金期。


❤孩子像是一张白纸或者海绵,你给她什么,她就吸收什么,而且学习的年龄越小,对她一生的影响越大,艺术教育尤为如此。

❤学乐趣前所需的基本音乐能力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如对固定拍子的感应、对音量强弱的感应、对音色明暗的感应、对声音高低的感应、对速度快慢的感应、对力度大小的感应,等等。这些能力如同盖房子的地基,从表面上看不到,但却深深影响房子将来的稳定性,特别是当儿童在进行音乐认知活动(如认识音符、认识节奏、弹奏乐趣等)时,也不许让他们从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音乐更长久的理解和兴趣,并明白音乐的真正价值。这样学习才能持久。

❤千万别把音乐学习当成种技巧来反复训练,先把音乐(听音乐)当成种生活享受。在家多听音乐,出门多欣赏舞蹈表演、音乐会。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最好的学习场所。

❤家长可以自己给予孩子音乐熏陶,在任何年龄开始都不嫌早。

❤不过分干涉孩子,不苛责孩子,父母适度的提供给孩子地所该认知的教育,并給其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孩子自身的积极性,她取得的成绩会超出你的想象。

❤最好的“管”,是“润物细无声”。管孩子,不是以家长的身份去命令他,强迫地,而是要言传身教,在生活的细节处去影响孩子、改变孩子。

❤最高明的“管”是让孩子自己管自己。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概性,放发其责任心。当一个孩子发自内心想做一件事情时,需要您做的就是信任她!

❤一个好的“顾问”不干涉,不批评; 多鼓励,多帮助。

❤孩子去学琴,家长的心志首先要调整好。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要对自己的孩子的各种能力有所了解,不能太急躁,不要有不当的期望。别对孩子有错误的幻想。不当的期望就会带来错误的幻想,例如,看到朋友的孩子学得很好,就理所当然认为自己的孩子也要学得好。不能只给孩子找老师、找乐器。在家里“制造”音乐环境很重要。要陪着孩子起成长。在家就能帮助孩子。

❤要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调动她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是随时随地地听音乐,这个绝对是捷径!


❤ “听”音乐应该成为幼儿音乐教育过程的第一步,且最重要的一步! 一定要先于学习“乐器”。“听”音乐的教育做得好,在往后的学音乐过程中,孩子、老师、家长都会轻松很多,也比较容易踏上成功之途。

❤作为家长,特别是母亲,您所做的,或者没做的,都将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

❤除了睡眠时间外,可以随时、随地放音乐给孩子听。不必要要求孩子“坐着”安静欣赏。听音乐时,音量不要太大。同一首曲子可以反复听。

❤婴幼儿时期,可以选定几首音乐作为特定的音乐。

❤身为父母,我们要知道在孩子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大能对他们的音乐意识的灌输、培养得越多,就越能增强他们的天赋的强度,这项责任意义重大。


❤ ❤ ❤ ❤ ❤ ❤ ❤ ❤

幼儿园上学没有多久,橙子就天天念叨着要去学钢琴,应该是在学校看到老师弹學觉得有趣。到培训班咨询了下,说要满四周岁才接收。于是等了满4周岁就给她报了名。

会同意橙子学钢琴,只是想她以后会欣赏音乐,让生活多些情趣。就像她画画一样,只想她能随心所欲的去画,享受这画画的过程。而不是希望她能画得有多逼真。弹琴也不需要一定要考多少级,但是一定要很享受弹琴这件事。

学校只是知识技巧的传授,多少有些乏味。而要孩子保持长久的兴趣和热情,需要父母给予的环境。我是一个纯乐盲妈妈。五音不全,去KTV永远都是那个负责吃的人。那么我能为橙子做点什么呢?


学琴首先需要识别五线谱。买了套五线谱识别的书,结合涂色,贴纸,边玩边学,孩子还是蛮有兴趣的。然后用A4纸打印很多五线谱的线,和橙子一起玩涂鸦。正好小妞喜欢画。


下课了,让她教我老师教的。第二节正课后,她教我在五线谱上画DO打,RE打。感觉蛮有意思。

而要保持长久的兴趣,还需要更多的输入。直接把牛听听里面的音乐收藏全部换成钢琴曲,这样没事就多听听,陶治下情操,感受下音乐。

平时看到综艺节目里面的唱歌什么的喊她一起看, 然后和她一起识别里面的乐器。


艺术培养任重道远。作为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