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请对下联??

东晋时期,司马昱邀请王坦之和范启前去议事。二人走到宫门那碰上了。一个人好走,两个人就要分前后了!范启年龄大而官位小,王坦之年龄小而官位大。

谁在前谁在后呢?要搁现在,不用谦让了,谁走前边谁走后边就好办了,谁官大谁在前啊!

可那时仕大夫们讲礼仪啊,他们两人互相谦让着让对方走前头,其实心里头都想走前边。两人客气了半天,总算是以年龄来分尊卑,“王遂在范后”了。

谦让完了,王坦之尾随着范启走了一会,心下憋气,不免嘟哝了一句,“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没想到声音虽小,范启还是听到了!那范启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反唇相讥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什么意思?以前在农村收稻谷,没有风扬机,成的和瘪的掺在一起,为了分开他们,于是老农用簸箕簸。这一簸,糠秕都簸到前边去掉了了,实成的稻谷在后面,也就分开了!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请对下联??

做饭淘米呢?以前没有机制大米,米里有沙子!怎么办?米下锅前,淘吧!农村一般是用两把水瓢,把米先放在一个瓢中,加少许水,然后晃悠着向另一瓢中倒水和米,之后把水再还回剩米的瓢中,于是反复!这和从沙中淘金子一个道理,其实也就是利用米和沙子的比重不同而采取的分离方法!沙砾重,淘完米,必然留在了后面。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请对下联??

你瞧这事闹的,文人多么虚伪!一个成糠秕,一个成沙砾了!也得说王坦之和范启还是有真才实料的,比喻的十分贴合!恰象是二人对了一幅对联!

于是就此弄成一个成语:糠秕在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