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馬、腐敗和“強幹弱枝”的軍制導致宋朝軍力羸弱,不敵北國鐵騎

宋朝以弱聞名,被稱為“弱宋”。其實,宋朝的經濟和科技很強大,之所以弱是因為軍力不強,有宋一朝始終被周邊蠻族各種蹂躪,直至滅國。宋軍之所以弱,又是因為騎兵太弱所致。唐朝鼎盛時,擁有70萬匹戰馬,唐軍出征時,動輒萬騎席捲,馳騁千里,縱橫亞洲罕有敵手。可是宋朝在最強時也只有20萬匹戰馬,與唐朝不可同日而語。

缺馬、腐敗和“強幹弱枝”的軍制導致宋朝軍力羸弱,不敵北國鐵騎


在冷兵器時代,兼具力量與速度的騎兵是威力最強的兵種。騎兵的迅猛突擊和高速機動,往往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而宋軍卻偏偏缺乏這一關鍵力量。

導致宋軍騎兵弱的原因很複雜,但主要可以歸結為三點:一、缺乏數量足夠、性能優良的戰馬;二、政治和軍事腐敗,吃空餉現象猖獗,騎兵員額嚴重不足,戰備訓練鬆弛;三、政治掣肘軍事,使騎兵無法使用正確的戰術,導致其無法發揚應有的威力。

對於宋朝缺馬的原因,一般認為是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導致缺乏養馬的場地,因而無法繁育充足的戰馬。其實,宋朝由於幅員遠不如漢唐遼闊,除了失去燕雲十六州外,周邊草原基本被遼、金、西夏佔據,連西南出產矮小滇馬的地域也被大理國控制,從宋人的角度看,他們確實缺乏養育良馬的自然條件。

中國古人認為,養馬需要有大片的牧場供馬馳騁繁衍;而且馬是怕熱的動物,需要比較寒冷的氣候,而這些都是中原所缺乏的。

其實這種理由並不充分,就土地而言,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個版圖遼闊的大國,宋朝雖然失去了周邊草原,中原腹地卻仍有大片優良牧場,僅關中平原一地,漢、唐兩朝,都曾在這裡大規模飼養戰馬。

後來因人口增加,食供應壓力增大,關中沃土就不能用來養馬了,因為同樣面積的土地,種莊稼和放牧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不可同日而語。據當時估計,養一匹馬所需的土地,如果種田,可以養活二十五個人,這也是遊牧民族人口一直不旺的主要原因。

缺馬、腐敗和“強幹弱枝”的軍制導致宋朝軍力羸弱,不敵北國鐵騎


然而歐洲的西班牙、法國、普魯士、荷蘭等國都是農耕區,而且他們當時都被分割成一個個小邦國,土地遠不如中原廣大,卻照樣培育出好馬,後來的日本北海道,韓國濟州島這樣的海島,也養育了極好的馬,所以關中推行農耕後就不能養馬的理由是不成立的。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當時中原仍然採用原始粗放的半野生放養方式,需要極其廣大的草地,這樣關中牧場就不夠了,只能到西北和東北的草原上放牧,漢武帝當年佔領河西走廊就是為了要在那裡養馬, 匈奴人失去了那裡就哀嘆:“失我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同樣中原如果不能控制那裡,也就缺馬了。這種情況到宋朝仍然沒有改觀。

宋朝疆域相對前朝雖小,卻仍然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大國,河北、河南、山東以及黃淮地區都有大片平原可以養馬,可是宋人認為那裡夏天過於炎熱,馬兒難以適應這種氣候。然而阿拉伯馬和印度瑪瓦里馬都是在極其炎熱環境下培育出的頂級好馬,當年埃及馬穆魯克騎兵和印度德里蘇丹國騎兵就是騎著這兩種戰馬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

所以,宋朝缺馬的原因不完全在於地域和氣候,而在於沒有優秀的馬種選育培養技術。漢唐時期大量引進過中亞和西域的優良馬種,但是從未建立嚴格的血統譜系,也從未形成過系統和科學的馬種選育理論,結果這些優秀馬種繁衍兩三代以後,就急劇退化了,到了宋朝,仍未能擺脫這種困境。

北宋國子博士李覺曾上書說:“且戎人畜牧轉徙,旅逐水草,騰駒遊牝,順其物性,由是浸以蕃滋也。暨乎市易之馬至於中國,則縶之維之,飼以枯槁,離析牝牡,制其生性,因而減耗宜然矣。”這意思是說,胡人牧馬時,任馬兒在草原上馳騁,尋找鮮美的水草,讓它們自由交配,充分發揚了的馬的天性,所以他們的馬才能養得好。而引進到中原後,馬受到了束縛,被關在馬廄裡,只能吃著乾草,雌雄被隔離,不能自由交配,因而就失去了本性,馬的性能也就越來越差了。

這段話說明,宋人對馬的養育,仍然停留在半野生散養的認識水平上,尚未形成歐洲那種科學飼養和培育的概念。

缺馬、腐敗和“強幹弱枝”的軍制導致宋朝軍力羸弱,不敵北國鐵騎


由於無法在中原培育和飼養出足夠的戰馬,宋朝就只能通過“茶馬互市”來採購馬匹。宋朝對各地出產馬匹的優劣是有評價標準的,以此來確定採購價格和馬匹買來後的用途。

據南宋末年馬端臨著的《文獻通考》:“凡馬所出,以府州為最。蓋生於黃河之中洲曰子河汊者,有善種,出環慶者次之。秦渭馬雖骨格高大,而蹄薄多病。文、雅諸州為下,止給本處兵及充鋪馬。契丹馬骨格頗劣、河北孳生者曰本馬,因其水土服習而少疾馬。又泉、福州、興化軍亦有洲嶼馬,皆低弱不被甲,唯以本道廂軍及江浙諸處鋪馬。”可見宋代最好的戰馬產於府州(今甘肅府谷),稍差一點的出產地在環州(今甘肅環縣)和慶州(今甘肅慶陽)。北方的契丹馬質量並不好。質量最差的當屬東南福建路所產馬匹,只能充當廂軍戰馬或鋪馬。根據這個標準,遼馬並不是好馬,也非宋人眼中合適的騎兵戰馬,而燕雲十六州一帶出產的正是遼馬,從中也可以證明,失去燕雲十六州,並不是導致宋朝缺戰馬的主要原因。

南宋右丞相洪遵則將馬匹質量分為四等:夏國馬最好,西北諸蕃部落馬次之,四川地區所產的杜生馬為第三,南蕃馬最差,不能用於作戰。他說:" 馬出夏國者為上,部落者次之,茶馬司所買熙河馬又次之,川產杜生馬為下,至於南蕃所產,雖外貌權奇,其實昂首而不能俯,每行三數十里輒已喘乏,徒為觀美則可,以之戰陣則又遠山川馬之下。"

宋朝雖然知道那裡的馬好,可是卻很難如願得到理想的戰馬。據《宋史·兵志》載:“市馬唯河東、陝西、川峽三路。”也就是說宋朝只能向遼、西夏、吐蕃三個國家買馬。

通過“茶馬互市”,雖然可以採購馬匹,但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周邊遊牧民族對馬匹輸出是嚴格控制的,一旦關係緊張,就會對宋實施馬匹禁運。宋朝與遼、西夏時戰時和,馬匹的貿易也經常被阻斷。檀淵之盟後,雖然與遼國有了長期穩定的貿易關係,但也不是一帆風順,仍會被兩國間的衝突打斷。

缺馬、腐敗和“強幹弱枝”的軍制導致宋朝軍力羸弱,不敵北國鐵騎

茶馬互市


《宋史·兵志》卷198:“熙寧七年(1074),熙河用兵,馬道梗絕。乃詔知成都府蔡延慶兼提舉戎、黎州買馬,以經度其事。”這是說,與遼發生了戰事,不能從遼國買馬了,就只能派人轉向西夏採購。

可是宋與西夏也是經常發生戰爭的。《宋史•卷486夏國傳下》:“熙寧二年三月夏人入秦州,陷劉溝堡,殺範願……請以安遠、塞門二砦易綏州”。北宋遂於熙寧三年,禁止河東、陝西的邊貿,對西夏實施經濟制裁。隨後,“西夏復舉兵入環慶,攻大順城、柔遠砦、荔原堡、懷安鎮、東谷、西谷二砦、業樂鎮等地。”此後,“歲賜既罷,和市亦絕”這樣一來,也就無法從西夏買馬了,宋朝就只能到雲南一帶去買馬。據楊佐撰的《雲南買馬記》:“熙寧六年,陝西諸蕃作梗,互相誓約,不欲與中國貿易,自是番馬絕跡而不來。明年朝旨委成都路相度,募諸色人入詔,招誘西南夷和買。”

缺馬、腐敗和“強幹弱枝”的軍制導致宋朝軍力羸弱,不敵北國鐵騎


川峽路雖然也是馬匹採購的一個方向,但這裡的馬來自氧氣稀薄的青藏高原,不能適應平原富氧地區,《宋史·兵志》記載:“舊川、秦市馬赴樞密院,多道斃者。”這些馬還沒有運到內地就已經死了許多,更談不上作戰了。

為了得到馬匹,宋朝還允許民間走私,《宋史·兵志》卷198:“許民私市”,官償其值”。就是讓民間把馬走私過來,由官方出錢。

所以宋朝確實嚴重缺馬,以至於戰馬非但在數量上無法滿足,在馬匹質量上的缺陷更加嚴重,騎兵的戰馬只能用宋人看來品質不好的遼馬、滇馬、和吐蕃馬來充數,而導致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不是沒有放牧的場地,而是沒有科學先進的養馬技術。

在古代,騎兵的數量和質量直接決定了軍隊的戰鬥力。宋初,由於宋軍的騎兵比例高,訓練也精,精銳部隊戰馬充足,所以有著很強的戰鬥力,可以主動進攻遼軍。

比如只有3000人的靜塞軍,每名士兵配5匹馬,多次在硬碰硬的正面對決中擊敗遼國精銳鐵林軍。唐河之戰中,靜塞軍騎兵作為宋軍的先鋒,率先發動猛攻,沖垮遼軍陣型,使遼軍大敗。《宋史 · 袁繼忠傳》記載:“靜塞軍摧鋒先入,契丹兵大潰 。”

缺馬、腐敗和“強幹弱枝”的軍制導致宋朝軍力羸弱,不敵北國鐵騎


宋朝雖然從一開始就面臨缺少馬匹的問題,但在宋初,精銳部隊的騎兵比例還是很高的。《宋史 · 兵志》記載 " 宋太祖建隆初……殿前司領騎兵之額三十七,步兵之額二十六;侍衛司領騎兵之額三十五,步兵之額八十三;御前忠佐軍頭司,領步騎之額四;皇城司領步兵之額二;左右騏驥院領騎兵之額二 "。可見那時禁軍中近一半是騎兵。

缺馬、腐敗和“強幹弱枝”的軍制導致宋朝軍力羸弱,不敵北國鐵騎


但是,隨著宋朝政權的穩定,國家進入和平時期,在政治和經濟壓力下,宋軍騎兵的比例逐漸減少。到了熙寧年間騎兵比例已不足五分之一,且編制也嚴重不滿員,《文獻通考•卷一百五十三•兵考五》載:" 額存而兵闕,馬一營或止數十騎,兵一營或不滿一、二百。而將校猥多,賜予廩給,十倍士卒 "。這裡反映了那時騎兵大量缺額,軍官腐敗嚴重,貪得無厭。

朝廷在校閱中,也屢次發現軍中騎兵缺額數量驚人,如淳熙十二年" 建康府駐札諸軍今年三月二十二日教閱,人隊披帶官軍一萬一千四百五十八人,戰馬二千匹。按本司兵帳,見管兵四萬六千二百九十六人,馬六千三百七十匹,數目大段不同 "。兵籍所記戰馬數額為 6370 匹,但實際上只有 2000 匹,不到應有數額的三分之一。

仁宗朝的工部尚書宋祁痛陳:" 今天下馬軍,大率十人無一二人有馬!" 十名騎兵中只有一兩個人有馬可騎,而遼和西夏的騎兵動輒一人四五匹戰馬輪換騎乘,宋軍又如何與來去如風的遊牧騎兵對抗?

到了南宋,隨著馬匹的採購渠道日益被封鎖,騎兵數量也越來越少。紹熙四年,“殿前司申,諸軍戰馬一萬七百匹為額,比之元額,見闕二千二百餘匹 ……”戰馬數量比應有數量少了百分之二十以上。而殿前司是宋朝最精銳的部隊,騎兵缺額都如此嚴重,普通部隊更是可想而知了。如左護軍劉光世部五萬二千餘人,只有軍馬三千零一十九匹;右護軍吳玠部七萬人也僅有戰馬六千匹,騎兵比例都已不足十分之一。

造成這種困境的,除了宋朝馬匹來源確實不足外,吏治腐敗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軍官貪婪到了窮兇極惡的程度,他們大肆吞吃空餉,使得許多騎兵部隊有名無實,形同虛設。

缺馬、腐敗和“強幹弱枝”的軍制導致宋朝軍力羸弱,不敵北國鐵騎


宋朝騎兵孱弱,除了缺馬和軍隊腐敗外,也有戰略戰術方面的原因。

由於宋朝是武將篡位建立起來的政權,所以對武人奪權的防範特別重視,並因此設置了“內外相制”、“強幹弱枝”的兵制,把精銳的武裝力量分別駐守在京師和地方,而騎兵作為精銳中的精銳,更不能被某一位將領掌控,必須將其分散到各地,本來就有限的騎兵並沒有組成騎兵軍團,而是被分散到了各個步兵部隊協助步兵作戰,騎兵的威力也就無從發揮了。

由於宋朝的騎兵羸弱,除了宋初的一段時間外,基本上不能與遊牧騎兵正面對抗,也不敢做大縱深機動,只能在步兵配合下,以小股騎兵近距離出擊,依託城池和有利地形打一些伏擊,然後迅速撤回城裡。真宗朝的樞密副使馬知節就說:" 善用騎兵者,不以多為貴,但能設伏,觀戎寇之多少,度地形之險易,寇少則邀而擊之,眾則聚而攻之,常依城邑以為旋師之所,無不捷矣 。"

出於同樣的原因,宋朝騎兵在遭遇強敵時,不敢迎敵而上,只是採用遠距離“非接觸”戰術,依仗冷兵器上的技術優勢,以弓箭攻擊敵騎。《宋史 · 兵志》載:" 諸路禁軍近法,以十分為率,二分習弓,六分習弩,餘二分習槍、牌。"宋軍騎兵八成練習弓弩射擊,只有兩成練習近戰。宋神宗更絕,他幾乎放棄了近戰,完全依靠遠程打擊,他曾下旨:" 馬步軍以十分為率,馬軍一分習槍刀,餘習弓。 " 這種戰法反應了宋軍對遊牧騎兵在心理上的畏懼,已經未戰先輸了,這樣的軍隊一旦被敵軍逼近,馬上就會崩潰。

而且,由於軍隊腐敗,宋軍的騎射訓練水平很不堪,不僅射擊準頭很差,士兵還拉不動強弓,箭的射程很短,根本無法射穿敵人的堅甲。樞密使田況批評宋朝騎兵“馳走挽弓,不過五六鬥,每教射,皆望空發箭,馬前一二十步即已墮地。以賊甲之堅,縱使能中,亦不能入,況未能中之。”如此軍事素質的士兵,即使擁有當時最先進的弓弩,又能對敵人造成什麼傷害?

缺馬、腐敗和“強幹弱枝”的軍制導致宋朝軍力羸弱,不敵北國鐵騎


宋朝在發展騎兵裝備時,也沒有充分考慮宋軍騎兵的實際狀況。宋軍騎兵的馬匹質量很差,到後期大多是來自雲南的滇馬,體格矮小,駝載能力差,速度慢,唯一的優點就是耐力好。可是宋朝卻重視發展具裝騎兵,按《宋史•兵制十一》的記載,即使不算人與兵器的重量,一套人和馬的鎧甲重達60至80公斤,有的甚至重達130公斤。宋軍那些像驢一樣的戰馬,馱著這麼沉重的負荷,又怎麼能高速突擊?這樣的騎兵在衝鋒時,不僅對敵人形不成威脅,似乎還有一種可笑的感覺。

正是由於孱弱的馬匹、低下的訓練水平、腐敗低效的兵制,以及不合理的戰略戰術和裝備配置,使得宋軍騎兵戰鬥力始終難以提高,在與遼、金、西夏、蒙古的作戰中一直居於下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無法捍衛國土,導致宋朝數百年間一直苦苦支撐,從未揚眉吐氣,最終亡於遊牧騎兵的鐵蹄之下。

圖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