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補丁”提升滿意度,服務須用心

【創·微言】交通出行遇限高限速,只能靠導航? 15個“補丁”提升滿意度,服務須用心

蘭海燕

案例:雙節假期,國內共有6.37億人次出遊,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引來全球羨慕。同時,假日期間貨車流量日均578.73萬輛,同比增長15%,為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提供著支撐。然而,也有地方在扯後腿。據報道,國務院辦公廳督查組赴河北、山東、河南等地督查發現,部分市縣違規在國省幹線限高設卡,縣鄉公路、城市道路上架設的限高設施隨處可見,有的地方不到500米竟連設5個限高杆,繞行、堵車、攔擋並不鮮見。督查組稱,部分地區為了局部利益和考核指標,隨意決策,搞一刀切,嚴重影響了貨運物流暢通。

觀察:因為限高設施遍佈城區各個出入口,貨車司機每次只能僱三輪車送貨進城;因為突遇限高杆,1.5公里得繞行10公里……如果說亂設的限高杆讓人們看到了貨車出行之難,那麼“忽高忽低”的限速,則讓假期出行的私家車飽嘗行車之艱、罰扣之苦:突遇的限速探頭,往往是幾百米內成雙出現,而你並不能準確判定限速多少;同樣的高速公路,每小時90公里、110公里甚至60公里,讓人摸不著頭腦。此外,在甲省,高速內側兩條道都能跑120公里,而到了乙市,則變成了一條道,在第二條道就是超速。這使得上路就得開導航變得見怪不怪,而導航軟件的更新也常常滯後於道路設置的變化。這不禁讓人生疑:滿道路的高科技,其應用時在保障安全與順暢出行之間,能否找到平衡點?“忽高忽低”中,是否也存在著一些政策制定者為了局部利益和考核指標,隨意決策的問題?

案例:一家市總工會在今年4~6月對全市職工思想狀況及現實需求進行調研。在“職工服務幫扶”方面,有職工認為現有工會會員服務卡使用率偏低,工會服務職工的方式手段不夠豐富。針對這些問題,工會建立電子工會會員服務卡,植入手機APP送到職工指尖,並拓展優化服務卡功能,加載便民服務項目,打造職工用得上、離不開的“貼心卡”。此外,他們還利用“互聯網+工會”的信息化功能,加強大數據分析,彙總統計各類職工關心關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符合職工需求的服務項目和舉措,增強了服務職工的精準性。

觀察:有服務中心嗎?已經建立了,但職工得來窗口排隊;有職工書屋嗎?有,但有什麼書、辦理借書得到現場來看、來辦。近年來,各級工會在為職工服務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強化了陣地、完善了手段。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職工又感到許多的不方便:電子書時代,能否為職工推送電子版本?年節為困難職工發放的米麵油,能否用電商快捷通道代替職工上門領取?針對一些困難職工反映的建檔門檻設定偏高、一些確有困難的職工享受不到困難救助,職工患大病後醫藥費個人承擔部分較大、致使有的職工出現因病致貧的情況,工會能否用大數據精準調研、向有關部門準確反映,同時對服務內容進行調整、更符合當下職工群體的多元化需求?這些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工會用發展的眼光去適應、去解決。

可喜的是,這裡的工會及時更新著服務手段,用15個科技+信息的“補丁”,實現了服務升級,滿足了職工的需求。這些做法也充分證明,任何科技都是手段,要發揮其效能,都需要操作者“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