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体制内的成长,欠缺这样一步——一位领导的看法和建议

你离体制内的成长,欠缺这样一步——一位领导的看法和建议

网上关于年轻干部应当如何如何的文章已经很多了,批评的声音也不少,给出的建议也是千篇一律。本文要说说职场上的怀才不遇或者大材小用。

怀才不遇的历史文化现象

在历史上,怀才不遇几乎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有不少被后世讴歌的著名人物,他们被当成怀才不遇的典型。也因此,涌现了很多咏怀诗,以感叹那些被埋没的有才之人。这些人物最集中体现在这样一首集合诗里边:“孔子圣贤;韩非禀法。屈原抱恨;贾谊藏忧。李白清高;李贺苦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除了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被认定为怀才不遇外,历史上更多的怀才不遇是一些书生们。也因此,落魄书生也成为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他们白天饮酒作对,吐槽当局不识人才;晚上寄居青楼,依靠小姐维持生计。他们做着黄粱美梦,幻想着哪一天名声大振。在现实中,我们总能听到周围一些人的抱怨。他们吐槽自己一身才华,却没有被领导赏识,在小公司,做着一些低端的工作,挣着微博的工资。

你离体制内的成长,欠缺这样一步——一位领导的看法和建议

现实中的谜之自信文化

根据经济学中的“二八法则”,20%的少数人身上集中了更多的聪明才智,他们很可能一出生就已经鹤立鸡群。但同时,大多数人都是那80%的普通人,他们一生也基本上平淡无奇。所有大多数人并没有超凡的能力,只是自己自视甚高。心理学上称之为“虚假普遍性效应”,人们总是习惯于高估自己,低估别人,就像看镜子的自己总觉得自己长得挺帅的那样,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出类拔萃的。网络上“谜之自信”这样的流行词汇,多半就是网民创造用来DISS那类过度自信的人的。

从这样一个调查可以看出来,这里所言不假。有机构开展的网络调查显示,在职场上575位被调查的人中:有41%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34%的人偶尔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只有25%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网络上也流传着很多关于怀才不遇的文章,有的认为你的怀才不遇其实才华配不上你的野心,即是才华还不够,如上面说的过度自信了;有的认为你的怀才不遇是沉不住气,即是不能延迟满足,总想立竿见影的功成名就。

而我们今天说的,既不是真的没有才华,也不是不够沉得住气,也不是运气不好。而是真的有很多知识才华的年轻人,怎么就没能在工作中表现出应有的技能和素养。

无处安放才华的慨叹

出于中央对干部基层工作经历的重视以及一些专项的招录政策,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公务员被选拔到乡镇基层工作,在一些省会城市,由于吸引力强,当地基层大多数招录的都是名牌高校的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具有匹配名牌高校的知识,甚至在他们的专业领域有很好的建树。但是到基层工作,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辜负了名校的光环。

然而对于他们个人来说,他们却总是嫌工作档次低,觉得基层的工作不足以展示体现自己的能力才华,甚至产生懈怠心理。有的抱怨自己做的事情,领导不认可,觉得领导水平层次太低,不能欣赏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所以,一方面领导很无奈,另一方面,这些名校加冕的青年干部也很苦恼。

你离体制内的成长,欠缺这样一步——一位领导的看法和建议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是不乏案例的。笔者认识一个名校出身的基层干部,他985社会科学类专业,自学考取了注会、法律职业资格等证书。无论是拿到社会上任何地方,都是响当当的品牌,自然会在大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事实上,他并没有在基层工作中展现出特别出众的一面,以至于他个人也产生消极懈怠心里,自认前途渺茫。

而相反的是,有另外一个人。本科在一个非常一般的学校学习的工程类专业,硕士转专业学了财经专业。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先是到地方上的小企业,很快成为领导秘书,再又考到省里大企业,因表现出色,又被选派到中央企业里边学习交流。

从学校出身和专业技能上来看,他俩的高下立判,但从实际工作中展现出来的技能上,好像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就出现了这样的差别。难道是两个人的本身知识素养有差别吗?显然不是,如果从知识素养上来看,第一个基层干部在各方面显然高出第二个企业员工很多,无论是学校、专业知识技能。但是产生的结果却是第二个企业员工却很好的展现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因此获得领导认可,个人得到事业上的成长。那么问题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是转化的能力。

你离体制内的成长,欠缺这样一步——一位领导的看法和建议

穷则思变的正途

学习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迁移性思维”,讲的是根据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因素,来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类似,也相当于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

迁移性思维在跨界中的作用最大。社会上不少大家,都是这方面的典型。鲁迅,医学出生,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豪。还有社会科学界很多的世界级专家,他们当年大学学习的都是诸如生物学、物理学等工科科学。甚至本文最初提到的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怀才不遇的人物,他们也只是在政治上没有获得成功,但他们在诗歌等领域依然取得了比政治成就本身高很多的成绩。归根结底的在于,他们善于进行知识转化,或者是思维迁移。能够依靠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获取新的技能,掌握新的本领。

同样的,基层工作本身并不是很低端的,相反在五级政府的终端、面向群众的第一线,稳定的最基础上,基层反而是能够也需要良好治理的,也就是需要各类人才大显身手也能有所成就的地方。而那些名校出身,感叹怀才不遇,哀叹生不逢时的年轻干部,确实具有不错的知识技能,但是并没有转化成基层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比如有的博士学历干部,能写出一手好文章,甚至登载各类期刊杂志,但是却没能转化成写出一篇好的公文。有的人具有良好的口才,面对群众却不知道如何应变。

你离体制内的成长,欠缺这样一步——一位领导的看法和建议

知识的迁移以知识的储备为前提。如果他们能够将原本就具有的知识能力进行适当的转化,或者依靠依已掌握的知识去习得新的知识,相信他们一定比其他人学的更快,学的更出众,毕竟学习转化能力是需要以一定知识为背景的,不然转化的基础都不存在,如何实现转化迁移成功。

迁移能力的培养,对于储备了一定知识技能的年轻人来说,是“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如上文的案例,第一个基层干部不光是“不能”迁移其能力学以致用,而更多是“不为”,而这种“不为”涉及到个人的心态。初出茅庐发现基层的岗位与象牙塔中幻想的情形相去甚远,学无以致用,才无以经世,现实的骨感让人挫败,书生意气开始变得浓厚,不去主动作为适应现实,而开始抱怨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社会认知最终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这并非他们不能适应现实,而是精神上对理想国的抱残守缺,而是心态上对苟且现实的不屑。无奈,现实终究是现实,我们血淋淋地活在现实中,无法回避,必得认得眼前之真,必得重新以赤子之心平等地拥抱它,我们才能清爽而自洽地生存。只有端正了这种心态,将知识技能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失意之人也许会少一些。

像某地领导在送行博士服务团时候提出的“才以用立”所希冀的那样,一个人的知识和才华要转化成实际的工作能力,这才是才华成为才华的终极目的,也即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职场的终极价值。

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时代都是黄金时代,在互联网催生下成长的知识经济和共享经济,让每个人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所以,针对那些掌握一定知识才华的人们,要调整认知,转变心态,以开放豁达的心胸拥抱现实,现实才会拥抱你,将知识转化成实际的工作技能,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在职场上叱咤风云,如同当年过关斩将的名校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