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谱写仁孝世家的敬老情怀

王晓玲,西安草滩敬老院院长。秉承西安草滩敬老院创办人、父亲“用仁者之心爱人,用爱人之心尊老”的心愿与遗志,坚持非赢利初衷,在事业顺风顺水之时,义无反顾地由商界跨入养老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与坚守,使西安草滩敬老院实现了人性化、现代化、规范化的历史性跨越,有力地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敬老院、陕西省先进敬老院、西安市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本人曾应邀前往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模范敬老院颁奖仪式并代表全国养老行业登台发言。

北濒渭河,南依秦岭,水润长安。历经5000年的风雨涤荡,世界名城西安不仅积淀了享誉中外的文化气质,还洋溢着与众不同的魅力风情。其实, 除了历史文化、现代科技,西安在传承中华美德方面也取得了不凡成绩。其中,曾荣获“全国模范敬老院”的西安草滩敬老院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靓丽风景,西安草滩敬老院院长王晓玲就是行业发展最为醒目的标志。

王晓玲:谱写仁孝世家的敬老情怀


有人说,王晓玲从事养老行业,是子承父业,实属人生必然。有人说,王晓玲宅心仁厚、端庄善良,在她的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仁孝”的缩影。还有人说,王晓玲雷厉风行、敏锐务实,由她照顾这些失能、失智的老人,由她陪伴走完生命中的最后一程,就是最佳的安排,最好的选择。


其实,在王晓玲的心里,西安草滩敬老院不仅是一座用于安养长者的幸福家园,一座承担社会责任的特殊场所,还是传承中华慈孝文化的美德象征,更是她秉承父亲王志真老院长遗愿、缅怀慈父在天英灵的深切表达。

由父亲引领,结缘养老

王晓玲出生于古都西安。受千年文化熏陶与父母影响,她自小便养成了乐观大气、勤勉务实的性格。令王晓玲最为自豪的是,在姐弟四人中,只有她的性格禀赋酷似父亲。

父亲王志真是中共党员,平凡高尚、豁达豪爽,是领导眼里、群众心里最

有能力、最值得信赖、最可以托负的好人。老人家自幼失母,由王晓玲的爷爷

独自抚养长大。他意志顽强,虽然只读了半年初中,却自学了所有的初中课


王晓玲:谱写仁孝世家的敬老情怀

程,光荣地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工人、第一代农民、第一代社会基层工作者。

幼时,父亲的铮铮铁骨就是她心中一座仰止的高山。父亲智慧豁达,大事面前流帷幄;父亲思维敏锐,家事处理井井有条。自打王晓玲记事起,父亲总是乐观自信,总是一派淡定从容。最深刻的记忆,便是每每遇到困难,父亲从不会愁眉苦脸,更不会意志消沉,总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总是千方百计地找门路。因此,在王晓玲的心里,父亲面前永远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

从事会计工作时,父亲会日清月结,样样清楚;担任八家村党支部书记时,父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带领八家村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最佳时期;在草滩人民政府担任农班主任时,父亲严谨务实,工作有声有色……

1984年,随着西安市“一个乡镇建一座养老院”政策的出台,各个街道办事处纷纷落实要求,迅速行动。经过草滩镇领导严格考察筛选,组建草滩镇敬老院的重任落在了王晓玲父亲的身上。王晓玲清晰地记得,那天在草滩镇政府处工作的父亲回家后,与母亲谈及此事时的坚定语气。父亲说,一定要克服困难,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养老院办起来,对孤寡老人来讲,这是天大的好事。

雷厉风行的父亲说办就办。当时条件艰苦,没有资金,他走街串巷,到处化缘,募捐资金。记得那时,忙碌的父亲更加繁忙,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很多时候深夜归家。母亲虽然心疼不已,但态度也如父亲一般坚定。她还时常骄傲地嘱咐几个孩子,你爸是在干好事、干大事,你们也要像他一样顶天立地,凡事不要光想着自己。

自此,父亲的担当、母亲的话语便在王晓玲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那时,镇政府财力相当有限,土地是父亲在八家村无偿租用的一块土地。所有的木头、砖瓦,甚至一颗螺丝、一根电线,都由父亲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化缘、自筹。在父亲的奔走与努力下,当地的企业不论生产规模与经济实力如何,纷纷慷慨解


王晓玲:谱写仁孝世家的敬老情怀


囊。就这样,五间大瓦房在五保老人的企盼中拔地而起,西安草滩敬老院开始接纳第一批老人。

那时,22岁的王晓玲刚刚参加工作。在鞋厂担任会计的她,经常看到父亲来来往往的忙碌身影。而父亲也是鞋厂的常客,有时动员厂长为老人捐鞋子,有时动员厂长捐钱。总而言之,只要父亲一出现,就是和厂领导谈捐助、讲捐建。王晓玲觉得父亲的这种行为很丢脸,面对王晓玲的不理解,父亲还经常给她做思想工作,咱为老人化缘,让他们生活得好一些,是光荣,也是积德,不丢人!

秉父亲遗愿,继承衣钵

在王晓玲父亲王志真的努力下,当地的一批企业不仅结成了稳定捐助群体,还以能够为草滩的老人办点实事为自豪!为解决资金渠道,王志真老院长还尝试着创办福利皮件厂、饮料厂、醋厂、小商店。在此基础上,他还不断扩大经营范围,接受社会自费代养人员。就这样,西安草滩敬老院在艰难困苦中生存下来,成为了当时同批成立起来的十三个敬老院中唯一的坚守者和里程碑。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王晓玲对养老行业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对父亲由理解转变成敬佩,由敬佩转变成敬仰

经过父亲的不懈努力,西安草滩敬老院历经各种困难、考验与挑战,成为未央区1985年成立的众多“公办”敬老院中唯一顽强生存下来的成功典范。而作为养老院擎天之柱的父亲仍然辛苦奔走,无私操劳,不改本色。

在老院长的带领下,敬老院引人注目,美名远扬,先后荣获陕西省先进敬老院、全国模范敬老院以及市双文明单位称号,老院长本人也获得了农村示范敬老院建设中先进个人、民政工作中先进模范敬老院院长、文明建设中

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并于1995年参加国家民政部组织的全国五保工作经验交流会,代表陕西省做了经验交流。

王晓玲:谱写仁孝世家的敬老情怀


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3月,王晓玲的父亲突然连续多日高烧不退,在家人催促下父亲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肺癌晚期骨转移,医生预言最多只能维持3个月。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彻底改变了王晓玲家庭的命运,也改变了她自己的人生走向。

那时,王晓玲已近不惑之年,正从事油脂生意,而且生意非常好。父亲住院期间,为确保老人家在最后时光静心养病,养老院管理员遇事不再打扰老院长,而是主动向务实干练的王晓玲拿主意、想办法。病榻上的老院长时时刻刻挂怀着敬老院里的老人们,总是念叨着要回去看看大家,总是询问老人们的衣食住行。令老人家颇为遗憾的是,由于身体原因,几次都未能成行。但是,令老院长最为欣慰的是,自家女儿王晓玲正像他一样全心全意地为院里的每一位老人服务。

当年10月,这位一生担当、无私行善的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与呵护中与世长辞。父亲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王晓玲在痛思慈父的时候,猛然意识到,自己纪念父亲的最好方式,并不是日夜以泪洗面,而是将父亲未竟的事业发扬光大,将自己对父亲的孝心传递给更多的老年人,为他们排遣寂寞,为他们营造舒适、健康、幸福的晚年之家。

恰逢此时,有人得知王晓玲父亲过世的消息,迅速与当地政府开始洽谈,打算接手西安草滩敬老院。王晓玲认为,敬老院浓缩着父亲毕生的精力与情怀,沿着父亲的脚印前进、拼搏,才是对父亲最深切的怀念。于是,王晓玲找领导,说出自己的想法,父亲为养老事业奉献了他毕生的精力,她舍不得父亲亲手创办的养老院,更离不开这些可怜的五保老人。王晓玲毅然花重金买下了敬老院。抚摸着父亲积攒而来的一砖一瓦,感受着父亲走过的不凡光阴,王晓玲走上了父亲曾经的院长岗位,接过了曾担在父亲肩上的重任。

王晓玲:谱写仁孝世家的敬老情怀


以大爱情怀,倾情奉献

尽管办养老院是积德行善的事,王晓玲却遭到了来自家庭的反对与质疑。“生意做得好好的,为啥去干养老? ”“雇人管理养老院不行吗?不必自己亲自出马吧。” “就你的干法,养老院就是赔钱的买卖……”

然而,心坚意决的王晓玲不为所动。她开始有计划地转移人生重点, 结束她经营十几年的油脂生意,心无旁骛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开始投入到她的养老事业中。

与父亲相同的是同一腔情怀,与父亲不同的是崭新的思路理念。

自王晓玲接管西安草滩敬老院以来,她完美继承了父亲“以人为本,服务老人,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并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让养老院的经营管理具有了鲜明的时代发展特色。

入职不久,王晓玲便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一是突出安养功能,因地制宜,对原有环境进行全面改造:对公寓进行粉饰,对房屋进行改造,增加室内卫生间。内部增设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体育锻炼设施,结合老人爱好特长,新设置棋牌室、活动室、多功能厅、乒乓球室,并为每间公寓安装了电话, 全面保证与内部服务台、外界亲朋的沟通与联系。同时,她对院内的道路建筑、绿植花草进行了整体规划。改造后的草滩敬老院,不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而且空气清新,更加富有田园诗意。

二是以不盈利为前提,面向社会各界广开敬老院大门,诚意接收银发人群,特别是失能、失智老人。入住前,她会组织院内的医务人员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年龄结构和不同的需求,进行健康评估,确定管理方案与护理标准,为自理、半自理、全护理以及特别护理的老人提供医疗保健、送水送

饭等服务。

三是探索人性化管理途径。在王晓玲的带领下,养老院全面提供营养配餐,并为糖尿病、高血压等老人开设了针对性的养生膳食。每一天,她都要走到老人中间查房,嘘寒问暖,很多时候,她亲手为老人喂饭、理发。老人临终之时,王晓玲一边通知家属,一边守在老人身边,用最温暖的方式伴老人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从事养老工作的十八年来,逢年过节王晓玲从未回过家,同老人们在一起已经成为她的生活常态。每逢过年过节,王晓玲总是会亲自为老人烹饪美味的佳肴,她总是说:“院里的老人就是我的亲人。”

敬老院九十多岁的孤寡老人金贵子老人不慎摔伤,王晓玲亲自陪护,喂水端饭。敬老院接受的五保三无人员,王晓玲亲自为他们办理手续、亲自陪护。院内18岁的五保人员相威栋,由于年龄较小,在院内待不住,王晓玲也从不嫌麻烦地对他进行经常性的劝导,并给他零花钱,为他交电话费。

每个月,王晓玲都会给院内同一月生日的老人过集体生日,亲自为老人煮长寿面,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她把每一位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既当院长,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她把每一位老人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老人之间的相处情况、护理员的工作状态都记在心里,哪怕是院里的一颗小石子,只要有可能成为老人行走的障碍,她都会亲自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做示范,带领敬老院的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敬老院度过最美晚年。

王晓玲在每一位老人身上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也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家属们的爱戴。

平民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无私的奉献,使西安草滩敬老院在西安当地乃至全国同行中脱颖而出。自王晓玲2003年正式接管西安草滩敬老院,18 年的光阴弹指一挥,期间她代表当地多次接受上级领导的视察与检查,均获得高度评价与积极肯定,并多次获得先进养老工作者,先进养老院长称号。

在她的感召和带领下,敬老、爱老、孝老美德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和传承, 一些不知名的志愿者自发地走进养老院献爱心,一些社会贤达慷慨解囊捐助,一些单位主动与王晓玲取得联系,纷纷在西安草滩敬老院建立志愿者基地。就这样,西安草滩敬老院又被命名为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系志愿者服务基地、未央区老年人法律援助联络站、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党员示范基地、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青年志愿服务站,获赠神医高手、献爱心先进单位等多面锦旗。

2020年疫情期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王晓玲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带领草滩敬老院职工坚守工作岗位,上演了一场饱含着敬老、爱老、护老情怀的疫情保卫战。

她及时反应,做好对内对外双向工作。1月24日,自接到上级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通知后,王晓玲立即召开会议,成立敬老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对敬老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采购酒精、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作为该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她,自疫情爆发以来,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岗位上。

对外,她多方联系,想尽办法购买防疫用品等紧缺物资;对内,她将院内防控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每日对院内老人进行两次体温检测,每日院内进行杀菌消毒,每日对院内按疫情防控指南进行指标自查。

在敬老院封闭期间,王晓玲与老人同吃同住,舍小家为大家,哪怕是大年三十,小孙女给她打电话,也坚持要守护在老人的身边。儿子说:“回来吃了饭再去院里也耽误不了多长时间。”王晓玲却坚持到:“老人本来就是易感人群,回家途中存在感染风险,返回敬老院后万一传染给老人,我会后悔一辈子。”

“关键时刻,我必须做好表率。”就这样,王晓玲一坚持就是三个月,直至打赢这场疫情保卫战。

伴随城市发展,西安草滩敬老院在王晓玲的带领下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支持秦汉大道建设,目前西安草滩敬老院临时搬迁到原桃花园山庄员工公寓进行过渡。虽然是临时住所,但老人们的生活仍被王晓玲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如今,在王晓玲和沪满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为敬老院划拨的10亩土地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新院建设已经进入了筹备与实施阶段。不久的将来,王晓玲将把西安草滩敬老院的环境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