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的終結者:唐代節度使

中華帝國曆代的地方行政區劃發展,從秦漢至南北朝可以說是第一循環。在這個階段,地方區劃的層級經歷了從郡縣二級制發展為州郡縣三級制,可惜在此後南北分裂、地方割據的亂世中,這套體系最終崩壞。

從最高統治者的角度看,三級制不能持久穩固,最大的原因在於:州一級統轄區域過大、權力集中,一旦州長官把軍事、民政和財政權掌握在手裡,必然會造成對最高權力(皇權)的直接挑戰。

基於深刻的歷史教訓,隋代的統治者就乾脆取消了三級制,恢復為郡(州)縣二級制。這也拉開了統一帝國地方區劃發展的第二個循環發展歷程。


盛世的終結者:唐代節度使

唐代疆域圖

唐初基本沿襲了隋代的方法,一直採用二級制。但隨著統轄疆域的擴大、統治深度的加強,幾百個州(郡)級政區,對於中央朝廷來說,直接管理的難度也是極大,無論如何也需要在統縣政區上再增設一級機構進行管理。

從貞觀十道發展為開元十五道,可以看出,增設高層政區是無法迴避的現實。但嚴格來說,唐前期的“道”只是監察區,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行政區。從監察區走向正式行政區,這一步唐代統治者走得非常謹慎猶豫,也是考慮到歷史上的種種覆轍。

除了以地方民政事務為主的州縣政區外,唐帝國在邊疆還存在另外一套軍事區劃體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節度使制度。唐代前期國勢強盛,帝國版圖足夠遼闊,東至遼東西越蔥嶺,南抵交趾北達瀚海。

但俗話說“大有大的難處”,要維持這樣一條漫長邊境線的安全,唐政權不得不派重兵鎮守邊疆。玄宗初期,邊疆穩固、戰事不多,但此時邊兵竟然高達60萬人之多,佔整個帝國軍事力量的絕大多數,隱隱已成內輕外重之勢。


盛世的終結者:唐代節度使

開元年間節度使分佈圖


起初,唐統治者沿襲北朝以來的邊疆鎮守制度,在軍事重要地區設置總管,後來改為都督,管轄邊境幾個州的軍事。高宗永徽年間以後,邊事日重,為了加強防務能力,開始給邊境諸州的都督“帶使持節”(節是權力的象徵,由中央政府授予),以增加邊疆官員的權威。這樣持節的都督被稱作節度使。

鼎盛的玄宗天寶年間,在帝國的邊疆地區,一共形成了九個節度和一個經略使(與節度使類似,重要性略低於節度使):

平盧節度使,駐營州(今遼寧朝陽市),防禦契丹和奚;

范陽節度使,駐幽州(今北京市),防禦契丹、奚和突厥;

河東節度使,駐太原府(今山西太原),防禦突厥、契丹和奚;

朔方節度使,駐靈州(今寧夏吳忠),防禦突厥;

隴右節度使,駐鄯州(今青海樂都),防禦吐蕃;

河西節度使,駐涼州(今甘肅武威),防禦吐蕃、突厥;

劍南節度使,駐成都(今四川成都),防禦吐蕃;

北庭節度使,駐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防禦突厥、黠戛斯和突騎施;

安西節度使,駐龜茲(今新疆庫車),防禦突厥和吐蕃;

嶺南經略使,駐廣州(今廣東廣州市),管轄嶺南道各處。

開元天寶年間,各節度使權力進一步加重,除軍事外,又兼當地的支度使(財政)、營田使(農業)、採訪處置使(監察),已經將民政、財政和監察、用人等權力集於一身;又因為邊區聯防的需要,以及得到皇帝寵信等原因,有時候一人可以兼任幾個節度使的職務,比如起兵叛亂時,安祿山一人就兼任范陽、平盧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可謂是半壁江山系於一將。


盛世的終結者:唐代節度使

安祿山一度兼任三鎮節度使

內外失衡的權力配置,最終導致了盛世局面的轟然倒塌。漁陽顰鼓動地來,藩將節度使的叛亂,動搖了大唐一統帝國的基礎。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原本處於外圍邊疆地區的節度使制度,紛紛被引入腹地,在全國普遍設置方鎮(節度使統轄的區域稱作方鎮,由於很多節度使由藩將出任,所以又有“藩鎮”之稱),任命了一大批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節度使。短短時間內,全國範圍內就出現了四十多個方鎮。

安史之亂雖然得到平息,但此後作為監察區的“道”和作為軍管區的“方鎮”,實際上合而為一,成為了州縣之上的一級特殊行政區。這種局面在唐後期延續了百餘年,五代十國時期的不少政權也是由節度使/方鎮直接轉化而來。直到北宋政權建立,才再次對地方行政區劃做出了實質性的改革。


盛世的終結者:唐代節度使

元和年間藩鎮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