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一篇薈萃文章,提示中國人在心血管疾病

和癌症發病率上兩次在196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皆因“吃錯了”而導致。

其中,鈉鹽的攝入過多就是排名前三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生活中的隱形鹽,往往會被人們忽略。由於現代人大多數重口味,追求美味佳餚的同時重糖重油重鹽,加上老年人味覺退化,無意間增加了鹹菜、醃製品及調味品的攝入。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正是生活當中的這些被我們忽略的隱形鹽,直接升高了血壓,導致高血壓的高發,而且高鹽飲食影響了降壓藥的效果,從而高血壓的控制率和達標率也是非常低的。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總是需要來一點調味料,才更有味道。而食鹽是生活中必備的調味品,在煎、燜、燉、炒、煮等等烹飪方式中,都有它的影子。

雖然很多美味的菜都要靠鹽來實現,但是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調味品,吃多了的確會對健康帶來潛在的威脅。過量攝入食鹽是引發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發現身體出現以下異常,可能是你的攝鹽量過高了!

信號1:想喝水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一旦攝入了很多鹽,人體體內的鹽和水的電解質平衡被打破,出現失衡狀態。此時,為了恢復平衡,大腦便會發出“想喝水”的信號。

信號2:思維不活躍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研究表明,與體內有充足水分時相比,輕度脫水會造成女性在測量注意力、記憶力、推理能力和反應時間的認知功能測試中表現變差。人在缺水的狀態下是很難去思考問題的,而且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變得低落。

吃太多鹽會令人出現脫水的症狀,如果此時你在工作、學習的話,那麼你的大腦會變得反應遲鈍、思考能力降低。

信號3:四肢等局部位置出現水腫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突然發現自己沒有長胖的跡象,但是手指、足部莫名腫脹起來,那可能是你最近吃太多鹽了,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一般來說,局部腫脹的症狀會在一天後消失,不過也要警惕持續、長期攝入過量的鹽,這樣將延長症狀出現的時間。

信號4:經常上廁所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喝水並不是導致尿頻的唯一原因,鹽吃多了同樣會導致尿頻。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身體自我調節機制出現了異常,腎臟器官需要通過不斷工作,目的就是為了將身體內多餘的鹽排出來,維持水鹽平衡。

小心生活中的“隱形鹽”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我們說的“鹽”,其實指的是鹽所含的“鈉”。減少攝鹽量,不僅僅是少吃鹹味的食物,還要警惕一些食品中的鈉含量。

大部分食鹽攝入來自家庭烹飪用鹽,而當前的一個趨勢是加工食品、街頭小吃、餐館和各種快餐連鎖店食物越來越受歡迎,需要注意這些食品中的含鹽量。

從食品的包裝成分上,我們就能看到標註的鈉含量(即鹽含量)。那麼,到底有哪些日常食品藏著“隱形鹽”呢?

1 零食

一些餅乾、甜麵包、點心類的食物,幾乎都藏著隱形鹽。為了更好的口感,這些食品在加工前都要加入含鈉的輔料。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涼果蜜餞、果脯果乾等酸味零食的鈉含量也高。蜜餞、果脯一般是經過長時間在鹽水裡浸泡,再取出來曬乾,用糖醃製。因為有其他味道遮掩,所以有些食物的鹹味並不明顯,不知不覺中會吃進去很多鈉,這也算是非常常見的“隱形鹽”。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一些鹹味的零食,如魷魚絲、牛肉乾、海苔、薯片、瓜子等,由於加入含鈉的添加劑(檸檬酸鈉、苯甲酸鈉)較多,一般含鹽量高。

2 各種調味料

平時我們做菜加的醬油,含鹽量是很高的。除此之外,辣椒醬、豆瓣醬、雞精、味精、蠔油、腐乳等調味品更是含鹽量高的“大戶”!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而100克豆瓣醬就相當於15克食鹽,100克醬油相當於15~20克食鹽。所以,大家在添加調味料時,要有所意識,少放一些。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3 醃肉製品

我們常吃的臘肉、火腿、午餐肉、肉鬆等加工類肉製品都含有較高的鹽。例如,臘肉的含鹽量高達5~10%,它需要通過大量的鹽來加工,以便於長期風乾時可以抑菌、防腐,還能保持肉質的鮮嫩。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4 速食、快餐食品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經過調查,一包方便麵含有6.2克鹽,一包方便麵的含鹽量相當於人一天需要攝入的總鹽的量。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即使是沒有加調味料的食物,也有高鹽的風險,如100克掛麵,其含鹽量1.6克。此外,還有披薩、漢堡、油條、早餐麥片、包子、饅頭等。

5 海鮮乾貨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海鮮乾貨美味,但是都屬於“天生高鈉”的食品。即食海苔、烤香的魚片幹、鮮美的魷魚絲,這些家中常備的小零食都是代表性的高鈉產品,其鹹度遠超過日常菜餚。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含有鈉的食品添加劑

  1. 能防腐、髮色的亞硝酸鈉,常用於加工肉製品中;

  2. 可以保水的聚磷酸鈉,常見於茶飲料、肉製品等;

  3. 用於調節酸度,改善風味的檸檬酸鈉,常見於飲料;

  4. 還有焦亞硫酸鈉、苯甲酸鈉、脫氫乙酸鈉等。

控鹽,一定要看鈉含量

控制吃鹽量,不僅要看有沒有放鹽,更靠譜的做法是:把包裝袋翻過來,看看“營養成分表”裡有多少鈉。

舉幾個例子:

  • 1 個手掌大小的麵包:200 克,215 毫克鈉,約 0.5 克鹽;

  • 1 盒棒狀甜餅乾:60 克,152 毫克鈉,約 0.4 克鹽;

  • 2 塊山楂脯:約 25 克,124 毫克鈉,約 0.3 克鹽;

  • 1 個蛋黃派:28 克,53 毫克鈉,約 0.1 克鹽。

零零總總算下來,還沒吃飯,就已經吃掉了 1~2 克鹽了。

每天吃多少鈉,才不會超標?

看了上面的各種藏在食物裡隱形鹽,你還敢說自己的鹽攝入量沒有超標嗎?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市面上的鹽勺,一勺就是2克,每人每天就是3勺鹽。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點鹽炒菜,根本不夠用…做菜時候要小心油鹽醬醋,零食又有額外的鈉,怎麼辦?

最關鍵的就是養成清淡的口味,你可以這樣做:

  • 少吃或不吃各種重口味零食,學會看營養成分表,少吃“隱形鹽”;

  • 減少在餐館吃飯的頻率。有研究顯示,僅一頓桌餐的鈉攝入量就已經超過了一天的推薦量;

  • 自己做飯時,油鹽醬醋都要少放,嘗試用各種香料來豐富菜餚的味道。

“富鉀”飲食也是實現“低鈉”的途徑之一

鉀缺乏不僅可能引起肌肉無力、心律失常,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一般的,如果飲食結構合理,保證鉀的適宜攝入量並非難事,不過要達到預防慢性病的量需要多用點心才行。

鉀最好的食物來源是蔬菜(尤其是綠色葉菜、菌藻類和薯類)、水果和豆類。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富鉀食物

每100g豆類中平均含鉀量600-800mg,其中黃豆、黑豆、紅豆等都高達800mg以上;

蔬菜水果中鉀含量在200-500mg/100g,雖然不如豆類高,但是蔬菜水果攝入量多,如1箇中等大小的土豆就含有將近1g鉀, 1根香蕉大約含有400mg鉀;

穀類含鉀100-200mg/100g。

肉類為150-300mg/100g。

魚類200-300mg/100g。

高含鉀食物:每100g食物中含鉀高於800mg的有口蘑、榛蘑、紫菜、銀耳、木耳、牛肝菌、黃豆、芸豆、黑豆、紅豆、扁豆、葡萄乾、番茄醬、扇貝等“濃縮型”的食物,可以適當多吃點。

以上這些“富鉀”食物,正是膳食結構中倡導大家要適當多吃的,也正是現在很多朋友膳食中最容易出現“短板”的食物。

引起高血壓的“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素材來源:營養與健康 柳葉刀雜誌 江西中科體檢中心

供稿:艾滋病防治科

編輯:肥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