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炎炎夏季,热浪滚滚的日子,全国的高三学子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相信不少家长和学子们都在摩拳擦掌,全力以赴准备着这场人生大考。

说起考试这件事,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唐代诗人孟郊就写过这样一首诗,诗中写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看看这诗句写得多形象,把这种读书人考中后的得意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当年写这首诗的孟郊已经年过四十,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难怪人们常把“金榜题名时”作为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我想从古至今,大家对这件事的热衷程度是从未停止过,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终于可以在人生大考中取得佳绩,从此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的确是说不尽的畅快。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很多的传统意识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唯有通过读书考试来改变命运的这件事情,似乎依然被奉为“人生信条”,哪怕家庭条件再不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作为家长,都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去读书。

因此,今天的高考和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对于每一个读书人而言有着“异曲同工”的意义。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那么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清代道光年间,有这样一个家族可算是在“科举”这条路上费尽心思。

在那个封建时代,一个家族要真正发达,不是看你有多少田地,有多少钱财,而是看你家中有没有人读书做官。

有了功名,这个家族的地位才能稳固。于是这位叫曾玉屏的老人,发誓要让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读出功名来,为这个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的农民,五六百年来都没有出过一个秀才的曾氏家族添光增彩。

他费尽一生心力,把辛苦积累一辈子的积蓄全部投入到了孩子们的科举之路,那么老人的愿望实现了吗?

结果自然是实现了,他家的孙子不仅实现了科举之梦,甚至还成了后世人眼中的“半个圣人”,曾氏家族的家训到今天仍被传为佳话,不得不叹服老人家当年如此前瞻的眼光。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然而“圣人之路多磨难”,这曾家父子二人在求取功名之路上走得可谓是异常艰辛,为了中个秀才,老爸考了十七次,儿子也考了七次,可想而知,这样的考试结果可不被人笑掉大牙吗?

但是,天道酬勤,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之后,奇迹终于出现,这家的儿子自从中了秀才之后,竟然一路逆袭,后来还直接中了进士,成了翰林,一代名臣就此初露锋芒。

他就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他的一生堪称是凡人逆袭的最佳范本,同时也被诸多现代成功人士尊奉为“修身齐家治国”的精神导师。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曾国藩画像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可谓是品类繁多,目不暇接,那么在众多描写曾国藩的人物传记中,由百家讲坛特邀主持人张宏杰编写的这本《曾国藩传》很是全面和系统,几乎总结和概括了曾国藩从笨人到圣人的全部心路历程,可以算作简明传记的一本入门之书。

作者张宏杰自己也说,要了解曾国藩的故事,读这一本就够了。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作为擅长写历史故事的张宏杰,想必很多书友也非常熟悉,这是一位半路出道的写作者,曾经是一家银行的职员,却因为酷爱历史,成了畅销书作家。

他的多部著作,比如《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饥饿的盛世》、《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书都受到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莫言说:“张宏杰以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

在张宏杰的笔下,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显得特别真实与生动,那些惊天动地的历史背后既有学术研究又有价值观支撑,尤其对于曾国藩的故事,他似乎特别感兴趣。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历史学家、畅销书作者张宏杰

在钻研了二十多年后,作者决定将关于曾国藩的拼图式写作和研究整合起来,补足空白部分,这样便于读者不花太长的事件,便能完成对曾公一生功名事业和心路历程的了解。

品读历史人物传记最大的意义,不是要去复制圣贤之路,而是我们从中能够看到什么,学到什么,领悟到什么?

读完《曾国藩传》,最大的感触是:一个普通人,通过“笨办法”,也可以成为超人,浓缩成一个字,那便是“勤”。

01 屈辱的求学之路,惊人的进阶之道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

现在都流行一种说法,学习好的孩子称为“学霸”,学习不好的孩子称为“学渣”, 其实学习不好也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品行,可是人们还是用了“渣”这个字,足以说明这成绩不好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会有多大。

然而走进历史,我们会发现,曾国藩真不算是块读书的料,他从十四岁起参加县试,前后考了七次,到二十三岁才考上秀才,而且还是个倒数第二名。

看看同朝的其他几位名臣,小他一岁的左宗棠,十四岁参加湘阴县试,就名列第一。李鸿章也是十七岁中的秀才。稍晚点的梁启超更是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所以,相比之下,曾国藩在求学路上,就不是一个上天的宠儿,谈不上天资聪颖机敏过人甚至还是个资质愚笨的人。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曾国藩从小读书很刻苦,有天夜里,他在家里背书。一个小偷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

结果有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于是他就一遍一遍地读。

夜已经很深了,结果还是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房梁上的小偷。他实在等不下去了,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

于是小偷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屋里目瞪口呆。

这看起来是个笑话,但是足以说明两件事,一个是曾国藩确实很用功,另一个是他确实太笨。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现实中,我们往往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是学习的料,什么考试都信手拈来,各大竞赛奖项拿到手软,尤其是学习效率特别高,作业很快就可以完成;可有的孩子明明很用心,也刷了不少题,每天晚上奋战到深夜,可是一考试还是成了全班倒数。

老师和家长往往还会出于对这类孩子的同情,劝慰说:“哎,没办法,人家天生就聪明,你也很努力,没关系。”

记得我小时候就没少听到过这种话,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不管怎么用心听讲,次次考试还是垫底,尤其是大人们也默认我的不聪明,所以自己也认为这门学科似乎注定就没戏了。

相信有不少和我有相同经历的孩子大概都是这种心理,反正我笨,学不好那也不是我的问题。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因此,人们往往不是被残酷的现实打败,而多半是被受挫的信心打败的。

曾国藩在学习上的遭遇可谓是身心俱受挫,在第六次考秀才时,他不仅是落榜,还被作为“悬牌批责”的代表。

这“悬牌批责”其实就是考试之后,主考官提几篇文章做正反案例的示范,可偏偏这次他的作文就成了“反面典型”,被公开批评文理欠通。

考不好就算了,还要接受如此难堪的公示,这让一个踌躇满志的读书人如何接受?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如果是平常人或许就此放弃了读书的想法,然而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来说却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勇”的性格特点。

按照父亲的教学方式,就是不读懂上一句,决不读下一句,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终于在第七次考试后,他奏响了人生的凯歌,举人和进士考得意外顺利,而那些早早成了秀才,站在边上看他笑话的人,却连一个举人都没有中。

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得就是“笨功夫”,也因此创造了他个人独一无二的人生哲学,就是“尚拙”。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总结下来,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愿意付出。

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抗压能力强,“逆商”指数高。

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做事不留死角。

这套哲学不仅在他的科举之路上走得风生水起,也为他后来在战场与官场上的游刃有余提供了助力。

既然天生是个笨人,那就充分发挥笨的优势,他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不玩心眼。他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从不凭奇谋诡计,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

这就是为什么后世评价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无法超越他,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这种“笨”精神,而这种精神的背后,就是夜以继日的勤奋投入。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02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脚走不通的路用头走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

人若要成功,光有勤奋的念头,却没有支持以恒的决心,缺乏将勤奋落地的方法,同样也是行不通的,哪怕这些方法是“笨办法”,却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曾国藩的官场之路来看,他显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否则在尔虞我诈的仕途上不可能容得下一个如此“呆板”之人。

最初做官的曾国藩和每个普通人一样,有着大大小小的许多缺点。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喜欢热闹,用于社交的时间太多,认真读书的时间太少,即使有时间读书心也静不下来。

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就像各地高考状元集中到了清华北大一样,曾国藩少年科第,一度顾盼自雄,性格暴烈冲动,接人待物,不周到之处甚多。

三是言不由衷,语涉虚伪。爱说场面话,违背儒家修身之本“诚”。

这就像某些刚步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一样,自持清高,眼高手低,想要奉承领导,却又把马屁拍到了腿上,总之让人看着就不省心,谁也不愿委以重任。

曾国藩40岁时,就因为处理不好与同僚和皇帝的关系,回家守孝失去军权。

这时,他就在家中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最后的结论,是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不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更多的是自己的个性、脾气、行事风格有诸多缺陷。

后来,他再次出山后,就像换了一个人,行事风格变得更加圆润,也慢慢地就受到大家欢迎了。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那么,他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让自己实现蜕变的呢?

首先,就是定心。这需要做到撇弃坏情绪,找到自己的工作目标,也是事业的战略方向,然后专心致志地干。

这一条非常符合现代管理学上的目标管理,无论做人做事,你都是需要目标的,否则那就像一艘无人驾驶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艰难前行。

比如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件事上,在曾国藩眼中,这是属于恢复社会秩序,再创王朝盛世的大事,为了这个目标,他全身心的投入,百折不挠,百死无悔。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历经艰辛,同僚对他的为难,皇帝的猜忌,屡战屡败,差点还自杀了,但曾国藩坚持下来了,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最后完成了。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其次,就是执行,而且是不打折扣的执行。

刚开始筹备湘军时,没有任何经验。作为一个进士,一个文人,写文章还行,让他招募兵勇,筹集军饷,训练军队,指挥打仗,这个真不行。

当时曾国藩还没有名位,因为他是京官,在地方上干点实事都会触及当地官员的利益;他也没有钱,招募的兵勇,不在国家军队的序列之内,不给开军饷。

怎么办?可以不干么?不能。曾国藩就凭着笨办法,一点点摸索,一步步试错。

因为要和太平军打仗,得有水师,但曾国藩不会造船,当时又没有人教他。于是曾国藩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先造几艘试一下。

一开始不行,但他一点点改进,后来又找别人学习,最后终于造出了合适的战船。这就是“硬干”的精神,大方向是对的,不等不靠,真正动手干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和进步。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这种主动出击,看似傻干的精神,其实特别适合如今这种充满不确定的社会。你要有了个新想法,却等到万事俱备,全部安排妥当之后再动手,恐怕什么都干不了。

信息社会变化太快,而机会又转瞬即逝,大方向确定了,先干起来,才是王道。

这种行事风格,正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笨办法。

国外有这样一句谚语:“用脚走不通的路,用头可以走得通”,只要你肯干,勤思考,总是能够找到办法的。

03 修身养性,每日自省,学做圣人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

如今,一个年轻人要说自己想做“圣人”,怕是要被人笑掉大牙。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我们满脑子或许都是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如何挣钱养家还房贷,如何找个好老公,好老婆,如何给孩子找个好学校....曾经的远大抱负与理想,怕是出了校门以后.就再也寻不回来了。

人们都说“三十而立”,但也有一种说法,如果你都三十了,可事业上还没有什么起色,那你就洗洗睡了。

于是,很多人说在三十岁时,人生会出现分水岭,有的人青云直上,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

然而郁郁不得志的曾国藩,却在三十岁这一年,决定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并立下了学做“圣人”的终极理想。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春秋时期,有位大夫称人生有三不朽,分别是“立德”、“立功”、“立言”。如果通俗来讲就是,树立高尚的个人德行,为国为民建立卓越的功绩,提出真知灼见建立学说。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圣人就是完美的人,他一举一动,无不合宜,对内可以问心无愧、不逾规矩,对外可以经邦治国,造福于民。

有了这个大目标,那些升官发财的念头早已被他抛之脑后,他立志要将自己从狭隘的视野里彻底解放出来,实现一个儒学信徒最高远的志向。

那么为了 “学作圣人”,他都做到了哪些事情呢?

第一,养成每日自省的习惯。

从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之日起,曾国藩开始了对自己全方位的改造。他的办法是“日课”。

他每天都要用工楷认真书写日记,细细回忆检索自己这一天的一切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要甄别出来,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曾国藩还结合自我完善的需要,制定了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要求,这其中包括早起、静坐、节欲、每日读书、练字等方面,其细节异常苛刻,让他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每分每秒都处于战斗状态。

但凡人要成长,必须有苦其心志的过程,不走出舒适区是永远完不成脱胎换骨的。

“魔鬼出自细节“,曾国藩通过这种自修方式,逐一检出自己身上近乎所有的缺点毛病,在几乎所有细节中贯彻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他的进德修业,才迅速有力。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第二,借助外力来监督自己。

“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一个人,自制力再强,也肯定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但是,如果有人监督着自己,战斗力可能就大不相同。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发现,往往你计划很久的一件事,可能是个人的减肥、旅游、健身,也或者是公司规划的一个项目,一项工程,想着想着就慢慢淡忘了,等到想起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是如果这件事是有人监督与鞭策的,那完成的效率和质量一定会很高。

曾国藩有写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并不是只给自己看,而是会送给朋友们阅读评点,以此交流修身的心得体会。

在此后的漫长一生里,写日记并公之于亲人朋友,一直是曾国藩最重要的自修方式。即使戎马倥偬中,他仍日记不辍,并且抄成副本,定期寄回家中,让自己的兄弟、儿子们阅看。

假如时光穿越回现代,我相信曾公绝对是一位千万粉丝的微博大V,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日更,如果没有强大精神动力的支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第三,广结人缘,修炼品性。

正直的人往往都觉得自己品德高尚,思想单纯,尤其难以接受别人泼脏水的行为。

曾国藩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如此,可在干事的过程中,他渐渐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我不贪财不怕死,难道还怕别人说闲话么?

所以他说,“外境之忤,未可滞虑”,意思就是别人随意怎么说,只要不放在心上,不去想他们就是了。

埋头干事难,袖手旁观易,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嚼舌根的人,比干实事的人要多得多。可是,如果你也总是在意别人怎么说,那恐怕也没时间干事了。

因此,在对待金钱上,曾国藩的态度也很独特。

一方面,曾国藩没有把一分钱纳入私囊,他甚至不允许在总督府内雇佣太多的仆人,要求自己的女眷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做家务活。

另一方面,曾国藩也深谙官场规矩,接受宴请,也大方回请,晚年每年还要给京官送冰敬、炭敬,总数达几千两白银。

曾国藩说:“尤不愿得清官之名”,就是说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清官。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他明白,要尊重官场的明规则和潜规则,缓和和官场的冲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才能为朝廷办大事情。

举重若轻,大智若愚,这套人生哲学让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除此之外,他还以理学带兵,以引荐提携科场和官场不得意而有经世之才者为己任,因他保举而出将入相、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达数十人之多,其中包括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曾国荃等等知名人士。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晚清三杰,左起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这就如同在职场中,若没有好人脉和好人缘,想要成事那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很多工作需要横向沟通的时候,依靠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干,显然是没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曾国藩在经历了无数心灵磨难,不断自我攻伐、自我砥砺后,不断完善自我、变化气质、增长本领。

他坚韧持重,交友如云,必要时运用权术,对部下要求严格,同时以诚为本,他的圆融以质朴刚正为基础, 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果然全做到了。

“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马东玉《一个半圣人》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读完《曾国藩传》,你会发现无论他在生活还是在官场,无不秉持着一个“勤”字。

所谓勤,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正因为这份坚持,让他做事越来越有毅力,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

对于每一个现代人来说, 患上“懒癌”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随着智能化生活的来临,很多以往人所能及的事正在被机械化代替,宅在家里就能吃到美食,不出家门可以欣赏大片,不乐意做卫生就找个智能机器人......

然而当一切变得随意自由的时候, 人们的主动意识却越来越弱, 这种情况下, 拥有”勤奋”品质的人则显得尤为珍贵。

因此,我们都无需抱怨时光易逝,不用害怕时代抛弃了你,只要你还在持续努力,就一定会有机会。

“天才与凡人只有一步之隔,这一步就是勤奋。”——佚名

他七次落榜,三次自杀,二次出山,不愧是“勤能补拙”的代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