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海人和北京人的性格都完全不同,更何況和中國相隔萬里的加拿大,人和人相處的方式自然也是天壤之別。所謂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最鮮明的體現大概就在人際交往上。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加拿大人很注重社交,學校的學習內容和教育理念,讓孩子從小就明白自己是社會人,生活在團隊、集體、社區中,從很小就學習與人溝通、相處、分享、合作的能力。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學校的很多作業都要求找同伴合作完成。


加拿大有約定俗成的社交習慣,但人際交往是個很大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一概而論。分享我們的親身經歷,只為見微知著,拋磚引玉。


兩個鄰居

新移民在異國最早、最直接、最自然的交往大概就是從和鄰居的相識開始。我和不同鄰居相處的經歷讓我快速、生動的瞭解了與加拿大人打交道的方式和尺度。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初到溫尼伯,我們沒有刻意選擇中國人集中居住的區域,而是在加拿大第二大法語區聖邦尼菲斯安了家,由此很直接的接觸到了土生土長的加拿大本地人。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我家和莫莉娜家後院相對,每天早晨起來就能看見她家廚房亮著的燈光。



和鄰居莫莉娜的相識非常自然,起初,我們也謹小慎微,一是語言不好,溝通有限,最主要是不瞭解他們生活和交往習慣,擔心有冒犯之處。但是莫莉娜的主動、開朗很快打消了我們的顧慮,加上兩家的男士都愛喝啤酒、咖啡,兩家的女兒整天玩在一起,我和莫莉娜也有聊不完的女人、主婦喜愛的話題,我們兩家很快熟絡起來,往來頻繁。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不定期的聚餐,分享兩國美食。



莫莉娜的父母、妹妹都在溫尼伯,他們的家庭很像中國家庭,子女和父母的來往很密切,幾乎每個節假日都會到父母家聚餐,而且家裡有了什麼解決不了的事,莫莉娜會第一時間找老爸幫忙。莫莉娜特別聰明,語言能力極強。即使我們剛來語言很差的時候,也能跟莫莉娜溝通的很順暢。她會盡可能用簡單的詞彙和我們交流,我們發音不好,她也能把我們要表達的意思猜個八九不離十。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愛美食、愛生活的莫莉娜。



我們剛認識時,莫莉娜沒有工作,還在讀研究生課程。我覺得她語言天賦這麼好,可以當我們的英語老師。莫莉娜說她曾經給留學生當過私教,我問她怎麼收費,她說曾經是$20一小時。當時我們剛買了房,也不知道移民什麼時候才有結果,花錢比較謹慎。而且剛來的我們,還是不自主的會把加幣換算成人民幣,六倍的人民幣價格總是讓我們覺得什麼都不便宜。所以就暫時擱置了和莫莉娜學英語的事情。


過了不久的一天,莫莉娜突然來敲門,落座後興奮的對我說,她想到一個好辦法,如果我先生願意教她的小女兒和我女兒一起畫畫,她就可以教我們英語,這樣平等互換,就不用我們付錢了。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莫莉娜有空就給我們上一個小時英語課,我先生也經常教她女兒和我女兒一起畫畫。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語言能力極強的莫莉娜是個好老師。



過後細想,心裡很感激莫莉娜的用心,她知道我們付錢有困難,也想能幫助我們學英語,又擔心免費教我們會傷我們的自尊心,也會讓我們覺得欠她人情,於是就想出這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加拿大人就是這樣,把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放在第一位,即使是幫助人也要徵得他人的同意,同時並不把幫助當做施捨,最大限度從尊重他人的角度思考、處理問題。


我和莫莉娜之間幾乎無話不談,我有什麼樣的疑問都可以直接問她,莫莉娜給了我加拿大人際交往最基礎、最直接的啟蒙:比如怎麼給孩子辦生日會、參加其他小朋友的生日聚會怎麼送禮物、過年過節怎麼向老師表示等等。“遠親不如近鄰”這句中國的古話,我是遠在加拿大、和莫莉娜一家的相處中深刻體會的。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三個姑娘一臺戲。



幾個月後,我們有事需要回國一趟,臨走前把房子鑰匙和車鑰匙給了莫莉娜,請他們幫助臨時照看。加拿大有規定,住獨立屋必須定期打理庭院草坪,草長到一定高度不修剪要被罰款。夏天草長的特別快,莫莉娜他們幫忙剪草、查看信箱、定期檢查屋內設施等等,讓我們安心回國。當時,莫莉娜家只有傑森一個人工作,感覺經濟上也並不寬裕,家裡也只有一輛手動擋的很小的臥車。有一天,收到莫莉娜的郵件,說他們要去她妹妹家,大概一個小時車程,問是否可以用一下我家的車。其實,莫莉娜幫我們照看家,我們很感激,而且把車鑰匙留給他們就是表示可以隨意使用。而且說實話,即使他們用了車不告訴我們,我們也無從知曉。他們的質樸、誠實讓我們打心裡非常欽佩。等我們回來,發現他們用了車後還把用的汽油補齊了。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莫莉娜家橘色的小車經常載著快樂但並不富有的一家人。


莫莉娜的言行讓我明白,即使是朋友之間也要保持尊重和誠實,不濫用他人的信任和友情。


莫莉娜思想開放活躍,喜歡各國文化,大學學的是歷史專業,知道中國的武則天、絲綢之路,而且還相信中醫。一次,她大女兒晚上要在學校表演舞蹈,下午開始肚子疼。莫莉娜給我打電話,我說估計是著涼了,就給她熬了紅糖、生薑、山楂水,孩子喝下去,一會果然好了。莫莉娜很高興,託我在華人超市幫她買些山楂、夏枯草等中藥材。過了兩天,莫莉娜來我家,我把買好的東西給她,莫莉娜謝謝我之後說,她現在沒有錢,等傑森發工資了就給我。

其實,我原本是想把這幾塊錢的東西送給莫莉娜的,但因為是藥材又太便宜怕他們覺得不妥。但我真沒想到這幾塊錢零錢都沒有,看來老外真是不存錢啊,即使是週薪也月月光。當時我領教了在加拿大這樣高福利國家生活的放鬆隨意,這是我們危機感很重的中國人很難體會到的。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莫莉娜和傑森開心的笑臉。



在我的文章裡多次出現的莫莉娜一家,對初來乍到的我們來說是難得的良師益友,超越了一般鄰居,可以說是我們在加拿大交到的第一個好朋友。

我常說,溫尼伯除了天氣寒冷之外沒有太多缺點,而民風淳樸可能是我們最留戀、感恩之處。莫莉娜一家就是熱情、單純、質樸的加拿大人的典型代表。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莫莉娜一家送給我們的聖誕賀卡。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女兒曾經想申請法語學校,莫莉娜說她就是在這個學校上的小學,主動為我們寫了一封介紹信,希望能幫助女兒入


搬到安省,對我們又是一個全新的環境。第一次見到隔壁鄰居保羅是在搬來後的半個月,保羅大概有六十歲左右,已經退休,中等身材,一口濃郁的英式英語。他禮貌不失熱情的跟我們打招呼,介紹了他家裡的情況,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在多倫多,女兒和他們住在一起。一會兒,她的妻子桑德拉開車回來,也和我們握手問好。桑德拉雖年過半百,但很漂亮也很有氣質,一看就是家裡的絕對領導。桑德拉問我們喜不喜歡這裡,說這裡的氣候應該比溫尼伯好,不太冷也不太熱。還熱情的告訴我們,這裡還有世界最小的蜂鳥,只要在院子裡放一些甜的食物,沒準就能招來。保羅和桑德拉是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也是人們常說的客氣、禮貌又保持距離的“裝在泡泡”裡的加拿大人。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保羅是女性居多的家中的主要勞動力。



之後,我們和保羅一家相安無事,沒有太多交集,只是在門口碰到會友好的打個招呼。我們兩家之間有一小溜公用的草地,保羅剪草的時候會把屬於我家的這一小排也剪掉。我們向他致謝,他說沒關係,這是我們公用的。之後,我們沒有約定,但誰剪草都會把這公用的一塊都一起修剪。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右邊很窄的一溜草地一半屬於我家一半屬於保羅家。



不久就入冬了,我們剛來的那個冬天,遭遇了這裡十年不遇的暴雪,不但一場接一場,而且每一場的雪量都很大。我們家的車道特別長,也沒有剷雪機,剷雪的工作量特別大。每次鏟的雪就堆在房子兩側,其中一側和保羅家相接。有時,雪堆的一人多高。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整個冬天,我們和保羅、桑德拉、他們的女兒艾瑪經常在掃雪時碰到,大家聊聊天氣,禮貌的打個招呼。保羅還特別叮囑過先生,雪一定不能擋住道路旁邊的消防栓,那是違規的。


來年,夏天臨近結束的時候,有一天,保羅叮叮噹噹的在外面忙碌,半天的功夫,在和我們相鄰的草地上屬於他家的那半邊做了一個長條的花壇,種了幾株挺好看的花。花壇的木條外框就是他們家和我家的分界線。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我和先生看著鮮豔又有些突兀的花壇琢磨了半天:這個花壇的出現似乎不是簡單的只為了裝飾。我們自省反思,覺得可能是我們冬天剷雪的時候,雪堆到了屬於保羅家的那一小塊領地。他家車庫的一側,和我家相鄰的小道只有窄窄的幾十公分,我們兩家一半一半,並沒有畫出明確的界定。我們清理車道上的雪會堆到那邊,尤其是雪大的時候,我們晚上清掃時可能沒太在意,是不是不小心把雪堆的越界了。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其實,對於我們無意識的不慎舉動,保羅可以直接提醒我們一下,我們會馬上修正,不必如此大動作。而且換位思考,這麼窄的公用地段,如果保羅他們把雪堆過了界限,我們也不會介意。但是,他們是介意的,而且開闢了一小塊花壇,以這樣的方式,提醒我們哪裡是界限。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這就是加拿大人的委婉和禮貌,他們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當面直言,而是給對方面子,不說破,不撕破臉面,避免直接衝突,但該堅守的原則決不放棄。保羅也讓我們明白了與人交往要特別注意細節,否則會因小失大。


今年冬天,大雪再來的時候,我們特別的小心謹慎,遠離那片已經光禿的小花壇。跟保羅一家仍然是客客氣氣的問候,心裡也很感激鄰居為我們不至於尷尬而不怕麻煩的煞費苦心。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我們相處的兩家鄰居,代表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加拿大人,但總體來說,他們都是單純、友善的。加拿大人禮貌、寬厚,但是堅持原則,堅守自我空間,又儘量避免與人直接發生衝突,儘量保持表面上的客客氣氣、彬彬有禮。有人說加拿大人很敏感也很軸,稍不注意可能就被冒犯了,然後他們就悄悄疏遠你。這也許就是加拿大人的性格特質,禮貌與距離、含蓄與開朗、寬厚與細膩並存。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上)

在一個地方生活真正的開始是從交到朋友開始的,有了朋友才能紮根這裡,感受生活的溫暖和樂趣。


兩個鄰居的故事,展現了加拿大人與人交往一個層面,而在學校、工作環境下的社會交往是很重要的另一個層面。

請關注:

“我親歷的加拿大”之人際交往實錄(下)


(溫馨提示:所有文字是建立在親身經歷上的個人感受,望不同經歷、不同觀點者勿噴,致謝。)


我認識的加拿大“難民”

新移民在加拿大找工作難嗎(上)

我經歷的加拿大醫療(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