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杨根思,彭德怀题词赞誉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杨根思,彭德怀题词赞誉

杨根思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的阴云笼罩着神州大地。中共中央在全面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于9月19日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11月10日,新四军所辖苏浙军区之第二、第四纵队与苏中教导一旅在江苏省涟水县被合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为迎击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纵队刚一建立便开赴山东作战,归属津浦前线指挥部领导。1946年1月7日,该部改称为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在这支队伍中有一名战士,他的名字叫杨根思。

  1922年,杨根思出生于江苏泰兴县杨货郎店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8岁那年,杨根思的父母先后离开人世,他只能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活下去,10岁的杨根思给地主当放牛娃,12岁随哥哥来到上海,在一家地毯厂做童工。1941年,地毯厂倒闭,杨根思返回家乡,加入了当地的抗日民兵武装。1944年2月,杨根思参加新四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一纵队来到山东泰安、兖州地区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运动。由于杨根思表现突出,被选送到由鲁南军区主力改编而成的第八师学习爆破技术。在学习中,杨根思结识了教员、爆破英雄林茂成。在林茂成的精心辅导下,杨根思不怕苦不怕累,勤学苦练,反复揣摩,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爆破能手。

  1946年7月,第一纵队打响了攻取泰安的战斗,杨根思用18颗手榴弹攻下了全城的制高点——天主堂。这一仗全歼泰兖警备司令部及所属部队4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收复泰安、大汶口。杨根思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946年7月,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兵分四路向苏中、淮南、淮北、鲁南大举进犯。10月6日,位于山东韩庄的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一师和由淮北调来的整编第二十六师向峄县、枣庄进犯,峄县、枣庄、郭里集相继被敌人占领。10月13日,攻打郭里集的战斗打响,杨根思所在的九班承担爆破任务,受命为进攻部队打开通道。这天夜里,杨根思肩扛拉雷,和战友们潜至敌人的碉堡前。拉雷,是一种新式炸弹,其头部滚圆,尾插木柄,形状似一颗巨型手榴弹,重达12公斤,这是杨根思第一次使用这种武器。战斗结束后,在团庆功授奖大会上,杨根思被誉为“爆破大王”。

  1946年12月,宿北战役结束后,为歼灭鲁南之敌,向南发展,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协同组织发起了鲁南战役。当时正值严冬,鲁南地区寒风呼啸,敌军坦克陷入漏汁湖的泥潭不能自拔。我军借助天时取得第一阶段作战的胜利,全歼敌整编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然后乘胜扩大战果,发起第二阶段作战,进攻峄县、枣庄。

  1947年1月12日,左纵队华中野战军第一师扫清枣庄外围阵地后,歼敌一部,完成了对枣庄、齐村等据点的包围。此时,国民党军整编第十一师、第六十四师已进至台儿庄、韩庄一线。14日下午6时,攻击开始。经十几分钟的猛烈炮击,齐村圩子外的全部高大碉堡均被摧毁,突击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向敌阵地发动冲击。敌人被我军猛烈的炮火压缩到圩子以内,龟缩在碉堡内负隅顽抗。据1947年1月21日的《大众日报》报道:“一日一夜战斗,我军已把一一三旅旅部与三三七团团部,都包围在东圩子内。至晚7时,我军进行最后的总攻,歼灭的形势已由东西两面的夹击而进入了四面八方的围歼。守敌已全失斗志,我军士气更高,包围圈每小时都在缩小,终于在16日拂晓以前,敌旅长以下全部被解除武装,3000人枪无一漏网。”齐村战斗中,杨根思为保障部队迅速全歼守敌立下大功,并创下单人俘获敌人最多的纪录,战后被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团第三连连长。11月25日,杨根思奉命带领本连第三排攻占并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一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杨根思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个美军爬近山顶。突然,杨根思抱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从战壕里一跃而起,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为表彰杨根思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并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会议常务会议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各一枚。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郑学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