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菲尼:最慷慨的億萬富翁,如今已經“破產”了

查爾斯·菲尼,1960年與羅伯特·米勒共同創立了機場免稅集團。一生中積蓄了數十億美元,但他本人卻過著苦行僧似的簡樸生活。作為一名慈善家,他開創了捐贈的想法,同時把大部分的錢花在了大規模的慈善事業上,而不是成立一家基金會。既然你不能把所有的財富帶走,為什麼不把財富全部捐獻出去,親眼看看這些財富最後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查爾斯·菲尼:最慷慨的億萬富翁,如今已經“破產”了


“我把我所有的財富捐出去,我感到無比的高興。”菲尼告訴《福布斯》雜誌:“感謝所有與我們一起踏上征程的人。對於那些想回饋社會的人:試著去嘗試一下,你會喜歡的這種感覺的。”

在過去的四十年中,菲尼通過他的私人基金會—“大西洋慈善機構”,捐贈了超過80億美元給慈善機構、大學和基金會。在2012年,他就開始計劃只為他和他妻子留下200萬美元作為他們自己的退休金。他主要以匿名方式的進行捐贈。當許多慈善家邀請大批公關人員見證自己的慷慨之舉時,費尼卻不遺餘力地對自己的捐贈進行保密。由於他的秘密捐贈,福布斯稱他為“詹姆斯·邦德式的慈善家”。

他主要靠向遊客出售奢侈品,後來他又創辦了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General Atlantic),現在住在舊金山的一間公寓裡,公寓裡只有一間新生宿舍那麼簡陋。

他的極端慈善和鉅額獎金已經不再是秘密,他贏得了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家和慈善家。正是受菲尼慷慨之舉的刺激,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在2010年發起了“捐贈誓言”(Giving Pledge)。這是一項激進的運動,目的是說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死後將至少一半的財產捐獻出去。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表示:“就捐贈承諾的靈感而言,查克是一個基石。“他是我們大家的榜樣。我死後12年才能完成他生前所做的事。”

無論是給北愛爾蘭帶來和平,激勵越南的醫療保健系統,還是斥資3.5億美元把紐約長期被忽視的羅斯福島變成一個技術中心。他並不想等到死後才去贈禮,也沒有設立一個遺產基金。他尋找能改變世界的事業,並全力以赴。

“我看不出有什麼延緩捐贈的必要性。此外,活著的時候付出比死後付出更有趣。”

2020年9月14日,芬尼完成了他40年的使命,簽署了關閉大西洋慈善機構的文件。這場與大西洋慈善組織董事會合拍的儀式包括比爾·蓋茨和前加州州長傑裡·布朗的視頻留言。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致函美國國會給菲尼發來一封感謝信。

大西洋慈善機構有300多名員工,並在七個時區設有10個全球辦事處。具體的停業日期是幾年前定下的,作為他長期計劃的一部分,他制定了一個嚴格的期限,即捐出所有的錢並關閉商店,以此來進行高風險、高影響的捐贈。

80億美元去哪兒了?費尼給了37億美元的教育經費,其中包括近10億美元給了他的母校康奈爾大學。超過8.7億美元用於人權和社會變革,如6200萬美元用於美國廢除死刑,7600萬美元用於支持奧巴馬醫改的基層運動。他向健康部門捐贈了超過7億美元的禮物,從2.7億美元用於改善越南的公共衛生保健,到1.76億美元的捐贈給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全球腦健康研究所。

菲尼最後的一份禮物是3.5億美元,讓康奈爾大學在紐約市羅斯福島建立一個科技園區,這是他捐贈理念的一個典型例子。雖然他自己的生活以節儉著稱,但當價值和潛在影響大於風險時,他毫不介意破產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