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本文转载至公众号:异想生活的笔记

最近值得看的综艺还蛮多的,我昨天提到的《令人心动的offer》就是其中之一。昨晚也第一时间追了第4期,律政大魔王+聪明大学霸+职场小菜鸟的配置,看得我那叫一个紧张刺激、津津有味。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实习生在学生堆里都算出彩的,不乏来自法学界五院四系的正统法学生和海归,简历也都很漂亮

节目选了8名学霸进入国内知名律所实习,但只有表现最优的2位可拿到转正offer。带教律师都是行内响当当的大牛,当年潘石屹“地王案”的主办律师之一王剑锋也在列。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因为设定在专业门槛极高的法律界,每次课题既是给实习生们的考验,也是给观众们的科普,不仅看职场进阶看出了电视剧一般的爽感,法律知识也在蹭蹭上涨,一举两得!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其实这档综艺是有珠玉在前的,它买了韩国《新职员诞生记-GoodPeople》的版权,整体设置很相似。不过中韩司法体制不同,案件课题和法律应用就差异很大了。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有一说一,国内连分镜都直接copy确实太偷懒了,滤镜也过分精致,质感不如韩版真实

我两档节目都有看,不得不说,这就是综艺版的《未生》,最扎心的部分还是在职场新人身上,封它做初入职场的小白教科书也不为过,即使是职场老鸟也会共鸣万千。

今天岛主就来“借题发挥”,聊聊哪些素质能让你和同事拉开差距,成为足够专业的职场人

_________

职场中,哪些人会被说“学生气”?

初印象的专业感当然可以通过符合职业特征的dress code体现,比如穿套装、皮鞋,戴商务风的手表和简单配饰,或是“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从稚气的学生头换成显成熟的发型。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但只靠表面极易露怯,更实在的底气只能来自从学生到职场人的思维转变。

第一步,在心态。

学生心态是相对简单轻快的。和同学相处没心没肺,生活学习的各种问题都可以找老师。

有压力,没包袱,因为那些真实的负担大部分都有师长来扛。如果抱着这种心态进职场,只能是给自己挖坑没商量。

比起其他课题的虚拟案件,《令人心动的offer》目前最精彩的内容还是课题3的实战咨询。习惯了在校园里写论文、打辩论的实习生们终于开始参与真实的法律业务,和委托人面对面交流。

最惨烈的翻车当属北方姑娘郭旭。

她做了很多功课,也敢于开口启动交谈,语言亲切活泼,带教律师也说她有灵气。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可问题就是太活泼了,实战时完全不像正式的法律咨询,反而更像是同学间的日常聊天,语气和语言都和开玩笑似的。

嘴比脑子快,说着说着就喊错客户的姓氏,可谓犯了商务沟通中的大忌。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所以律师见客一定会交换名片,还会把名片放在桌上时刻提醒自己

最要命的是,当客户询问法律咨询的价格时,她居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

徐律师可能很贵,但我们可以给你免费写。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这话一出,律师脸都黑了,我都替郭旭捏一把汗,想说这姑娘心也太大了!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要知道,商务沟通处处是博弈,客户问报价不是单纯好奇价格,而是在衡量这项服务的质量和价值。

郭旭这么随口一说可能以为自己很幽默,实际上不仅暴露了学生气,更让客户怀疑律所的服务态度——我是来找律师解决问题的,而你就用一位还没进入状态的实习生应付我?

连门外汉郭京飞都能看出她的问题:聊大天,不法言法语,换言之,不像一名专业律师。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郭旭还是幸运的,顶多让带教律师温柔地批评了两句。但现实中万一真的导致一项重要业务损失,能不能过实习期都很难说。

职场小白还很容易犯的错误是把上司当成学校里的老师

虽说某些行业有师徒制传统,但我并不建议把上司和校园里的老师划等号。毕竟校园以学生为中心,而职场是以业务为中心的,私人问题最好不要期望上司替你解决。

节目中,李晨是公认最接近普通菜鸟的实习生:相貌平平,资历平平,能力平平。所以他拼尽全力还是连续两次垫底,苦闷到跑去找上司哭诉。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如果只是询问业务上的困惑,ok。但李晨还是有学生依赖老师的心态,一开口就控制不住,委屈地哭了出来,特别像在学校受了欺负找老师哭诉的孩子。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带教律师很暖心地安慰了他,但这样推心置腹的上司可遇不可求,换了别人,可能会因此觉得下属太不成熟。

何炅的建议很有参考意义:职场不是不相信眼泪,而是这

眼泪应该跟对的人流,上司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_________

会做题,更要会审题

学生时代我们习惯了一拿到题目就做,一拿到卷子就写。

但在职场中,要会做题,更要会审题,不问三七二十一埋头苦干的人往往吃力不讨好。

明确上司的意图,是事半功倍的秘诀。

辩论是许多法学生的特长,节目里何运晨和邓冰莹都是校园辩论能手。遇到辩论形式的课题2,两人都磨拳擦掌想展示一番。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身为队长的何运晨摆出了辩论经验,邓冰莹也因辩论优势被大神选中,辩论规则、技巧对他们而言都是小菜一碟。

而律师们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谁要是真把课题弄成辩论赛,那就大错特错了。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为何?因为辩论只是形式,技巧更不是重点,律师们想看的是谁的内容更具法律思维,谁的法律解读更加到位。如果没摸清出题意图就被辩论赛绕了进去,再多努力也是白费。

明确任务意图这一标准在韩国版中也被多次强调。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撰写调查报告是律师助理的基础工作,为律师准备好全面、准确、实用的法律资料

“好像是想着下一个(使用的)人写的”“律师拿到可以直接用”,这是韩国大牛们给李时勋和宋智元的评价,而他俩也是8名实习生中仅有的2名考虑到上司意图的人。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像律师这类有服务性质的行业,洞察客户需求也是必备技能。

何运晨和李浩源是中版节目里实力较强的选手。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在会见委托人的咨询实战中,二人同组PK。本以为有代理诉讼经验的何运晨更擅交流,可结果却是李浩源获得客户认可,自信的小何也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

带教律师直言不讳,小何的问题在于反应给得太快,几次插话根本不让客户把话讲完,公式化的“点头”“回应”并不会为沟通加分,反而会让客户感到敷衍:我自己都没有想清楚,你怎么就听懂了?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反而是李浩源胜在共情能力,知道客户想要什么。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不过他的问题是容易被客户情绪带着走,把话说得太满,站在律师角度也是不够严谨的

最新一期中,习惯在辩论中进攻的邓冰莹更是直接把委托人问哭。

身陷“小三”旋涡的委托人在回忆案情时已备受煎熬,小邓不止一次问道:“你知不知道对方已经结婚?”,即使对方情绪开始不稳,她还是继续发问,直到委托人激动哭泣才发现问题,场面一度很尴尬。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我理解小邓的出发点是确认事实,但沟通不同于辩论,委托人更不是对手,换位思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留下倾听空间,更有助于得到需要的信息。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_________

什么样的人在职场中更受欢迎?

除了职场进阶术,这个节目的好看之处还在于“人”。

用韩国综艺的话说,8人8色,实习生们的化学反应还蛮好玩的,什么人能快速融入,什么时刻能展示个人魅力,这节目确实能提供一些参考答案。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我自己提炼的关键词有两个:真诚、协作

第一个好机会当然是“破冰”。毕竟社交场合最怕空气突然安静,而绝大多数小白都是怯生生的观察型,唯有站出来融化气氛的勇士能让大家松口气。

何运晨就是中版节目的气氛担当。他很像大学社团里的风云学长,开朗、幽默、能控场,让在场的人都舒服,情商确实挺高。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韩版的破冰成员则是宋智元,落落大方第一个自我介绍,律师客气了一下说可以坐着讲,她很自然地接梗:“好,那我就坐着啦,大家等下也和我一样坐着介绍吧!”

这个举动给所有律师都留下深刻印象,评价她给人的感觉是“华丽不扎眼”。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华丽不扎眼”这个形容挺妙的,我的理解是,个性活泼开朗,态度真诚不做作,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团队。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但如果你个性内敛安静,也无需强求自己成为这种角色。跳脱出来,你的社交舞台主要会在团队业务中,通过合作和互助让同事了解你的业务能力和协作精神。

职场之所以是个“场”,就是因为一个人办不成的事,场子里的人可以合作办成。所以懂得互助协作是极其重要的素质,大牛们看待小白更是会着重考察这点。

我注意到梅桢就是从

“分享信息”这个举动开始的。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作为8人里年龄稍大的女博士,梅桢是少说话多做事的典型,存在感不强。但在课题1发布后,她是第一个询问交稿时间的人,也是第一个向律师们索要文件模版并共享给其他实习生的人。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这些信息至关重要,能给菜鸟提供标准和方向,而梅桢这一步成功释放了可靠、友善的信号,不仅得到同事好感,也让律师们刮目相看。

当然,协作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在课题2的团队战中,何运晨和李浩源被选为队长,分别带队准备辩论。性格迥异,二人带队的风格也大相径庭。

李是主导型,早就决定了框架和分工,队员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讨论空间不大,但节奏明快效率很高。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过程中还是有充分沟通的,不是一刀切

何是民主型,欢迎各种意见,当他提出将案例界定为“故意欺诈”却被队友否定为“重大误解”时也虚心接受,氛围是好,可惜分工模糊。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案例界定出了错,何队简直被李队压着打,律师们也大跌眼镜,中断比赛追问:是谁定的重大误解?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小何主动背锅,很有担当

显然,他俩凝聚团队的能力是不同的,李浩源的做法更符合一名leader的职责,把握核心,分配人力;而小何比较适合做团队的润滑剂,增进沟通,活跃气氛。

_________

决定成败的细节无非两个字:干净

细节决定成败,好像是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问题。

不过这个节目却启发了我,说到底,细节讲究的就是干净

咨询实战后,律师特地请来一位商务礼仪讲师给实习生培训。这位讲师提出了“清洁感”的概念,挺有趣的。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首要当然是自身形象的清洁感,清爽利落才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其次是空间上的清洁感,办公区域是重灾区。尤其是律师这类需要在办公室见客洽谈的行业,办公区域是凌乱还是整洁,通常会影响客户对公司和个人的判断。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除此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职场沟通上的“清洁感”,也就是

表达的简洁、有序和准确

韩版节目中撰写起诉状时,律师就提醒,文书内容不是越多越好,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才能让法官充分理解。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律师极度讲求严谨精确,对文件细节要求特别严格。

课题1中,何运晨和李浩源的法律分析报告都得到律师的高度肯定。

上过诗词大会的李浩源文字功底深厚,背法条也是信口拈来,一气呵成写完报告就提前交稿,甚至没有做最后一遍检查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而何运晨早早写完却花了1个小时翻来覆去地看,不停调格式,写批注,改错字,宛如强迫症晚期。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结果很明显,何运晨即使内容略有欠缺还是用细节征服评委夺得第一,而李浩源则惜败于致命的低级错误上。

韩版节目中,实习生第一次填写邮箱地址就踩了雷,律师提醒,职场上的邮箱地址不能和私人邮箱一样个性化,而应该用标准化的姓名来注册,方便职场沟通。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虽说节目提及的大多是律师的行业习惯,但其他行业的职场沟通也能有所借鉴。表达干净了,沟通就会更加准确高效。

去粗取精,那些决定成败的细节就会在悉心“打扫”中被不断完善。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韩版节目提出了一个观点说,成长的三大要素是竞争、反馈和失误,而成长的过程就像毒品一样令人上瘾。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我想这就是我们关心职场、关注成长的原因。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分享,或者想看更多职场干货,就点点“在看”告诉我吧!

你在职场中踩过哪些坑?

有什么经验值得分享?

快来评论区告诉我吧!

你可能错过的干货:



立霸道总裁人设老“翻车”,她当女强人为什么就是不讨喜?

年轻人跳过的坑,十有八九都被它说中

  • 异想生活笔记(公众号ID:life_and_style)
    每天早上8:30 和宝藏岛主一起自我增值添加私人微信:missfantasy007,了解更多优质生活资讯,及异想工作室有趣的日常互动,不定期还有好玩的活动,可以一起参与领福利哦。
  • 微博:异想生活笔记。
  • 转载请联系微信:Lemonpp。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