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虛偽假象:物價上漲,貧富分化,朱門酒肉

一提到唐朝,每一個人無不將其與雍容華貴等形容詞相聯繫,認為唐代處於我國封建社會的興旺鼎盛時期。農業,商業,國際化都有很大的發展,但實際上唐朝整個不到300年的時間裡,社會政治經濟的動亂因素並不比其他王朝更少,而且市場物價的波動起伏也非常劇烈。 即便唐朝在一段時期以內多次進行改革,但全都治標不治本,最終造成了更為混亂的經濟。如果在唐代,你是體制內的人,朱門酒肉是常態。如果你只是普通民眾,路有凍死骨,即便在開元盛世也不鮮見。

大唐盛世的虛偽假象:物價上漲,貧富分化,朱門酒肉

唐朝自然是以農業經濟為主,糧食一直是國民經濟當中的重要商品,糧食價格的變動直接反映了一個社會的繁榮穩定的基本狀態。且政治穩定,社會開明,農業豐收往往具有緊密的關聯性。但遇到天災政變,唐朝的糧食價格將出現前後物價相差1萬倍的特殊情況,而這種特殊情況,不僅僅限於安史之亂時期。唐朝的經濟繁榮期總共只有三個階段,但是這三個階段裡最長的不超過38年。其他時間都是物價飛漲,或者物價極低造成了工商業和農業部門的極大損失,最終造成人們拋荒,在物價過低以後,隨即爆發了不可控的物價上漲。

唐朝的基本經濟背景,盛世盡是一瞬間!

在唐朝初年,物價是非常高的,這一點並不是唐朝原因,而是在隋朝末年,隋煬帝大規模出兵征討高麗,對內剝削嚴重。明顯高估了自身國力,雖然在表面上隋朝的兵器和糧草十分充足,但是在民間,由於隋朝稅收政策的剛性以及普及性使得民間沒有運作的空間。就體現了隋朝時期稅收政策的完整,說一不二,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隋朝民間的社會支撐能力其實並不如政府所想。

大唐盛世的虛偽假象:物價上漲,貧富分化,朱門酒肉

為了能夠持續大規模的發動就是戰爭,隋煬帝在各地大舉徵發勞工和糧食,既破壞了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也捆綁了眾多勞動力,最終只有王朝覆滅的命運。當然,這不僅僅是隋朝滅亡的唯一因素,但是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唐朝初年,物價水平是十分高的。唐高祖為了掃滅地方力量重新統一中國,還不得不對各地大規模用兵。生產不可能照常進行,而且很多糧食徵收也採取政府的軍事化管制。民眾普遍性的能吃上一頓飽飯就算過節。

這一漫長的物價危機和糧食危機一直持續到貞觀年間。但是直到貞觀初年,全國各地必然爆發大規模的流民起義和糧食短缺造成的大規模激發,唐朝政府不得不在進一步軍事農業改革的同時,派武力鎮壓這些地方武裝力量。在一些社會狀況較為安定的地區,率先實行了農業政策,使得農業連續豐收,如此,唐朝一直以來的物價高漲以及農業歉收的局面才得以緩解。隨後唐朝又進行了幣制改革。確定貨幣,整頓市場經濟。唐太宗一直到唐高宗時期38年左右,唐朝的物價基本維持穩定。

大唐盛世的虛偽假象:物價上漲,貧富分化,朱門酒肉

這也是一次難得的經濟穩定發展期,隨後在武周時期,物價再次上漲。武則天雖然是一個治國的傑出女政治家,但是經濟規律是不可違背的。在前期經歷了近38年的經濟繁榮以後,唐朝也出現了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的情況。這一次意味著在唐朝的那一個時候,蛋糕已經無法做大,更多的人開始分蛋糕,與唐朝的政治更迭一樣不可避免。 甚至在關中地區出現了水災,蝗災和疾病瘟疫。都被當世武則天的政敵看作武則天擅自篡位的上天警示,不管怎麼說,當時關中地區都出現了人相食的局面。

這一情況在開元,天寶年間得以好轉。開元,天寶年間是唐玄宗當政時期,也是唐朝經濟最為繁盛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物品供應充足,物價水平自然十分低下。但是這一時期只持續了二十多年,到安史之亂以後,物價飛漲。北方的戰爭,北方完整體系的工農業受到極大破壞物價。開始迅猛上漲,同時在江南地區雖然物資豐盈,但是主要支撐唐朝政府的財稅。

大唐盛世的虛偽假象:物價上漲,貧富分化,朱門酒肉

自身的經濟狀況雖好,但是經濟負擔沉重。還要給經歷北方的戰亂各地運送源源不斷的物資。所以當時因為戰亂水路不通,為了打通這些水陸要道,期間的成本和勞力自然也由南方各地承擔。同時每年幾乎都會有的自然災害和北方持續的軍事危機,整個唐朝政府財政困難,通貨膨脹無法抑制。等到安史之亂基本平定以後,唐朝又進行了一些幣制改革,開始實施足錢貨幣。在短期內確實穩定了經濟,但是最終的結果是劣幣驅逐良幣,又引發了一輪通貨膨脹。民眾在前期不僅被掠奪財貨,土地,等到盜匪之亂結束以後。唐朝政府又代替了盜匪與民爭利。

看淡盛世,真實的唐朝並不繁榮!

這種情況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而是高物價持續了三十多年,比上一次物價穩定的時期更長,之後唐朝政府開始實施兩稅法。兩稅法並沒有增加唐朝社會的物資生產力,也沒有重新鑄造新的貨幣,而是將唐朝政府之前進行的國家稅收從實物變成了貨幣,加強貨幣的通用性。

大唐盛世的虛偽假象:物價上漲,貧富分化,朱門酒肉

在這一個層面上,農民按時交稅,由原先的實物變成了貨幣。提高了貨幣的流通,由此也抑制了通貨膨脹。但是這是在宏觀經濟當中有明顯改革成果的一項措施,在微觀層面,每一個唐朝民眾並沒有根本性的感受。這兩稅法的實施雖然讓錢比以前變得更值錢,但帶來的就是貧富差距的拉大以及民眾繳稅因物價下降而造成的更沉重的經濟負擔。由此,唐朝的物價再一次上漲。

在這一時期,唐朝末年的統治集團腐朽荒淫,橫徵暴斂,社會矛盾都有所激化,農民起義也已經在各地頻發。對於古代封建王朝而言,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同時每一個王朝是盛世還是亂世,都會伴隨著各種自然災害。之所以我們成為某一個時間段是盛世,是因為政府的執行能力和統御能力增強,可以協調地方治理地方災害。

大唐盛世的虛偽假象:物價上漲,貧富分化,朱門酒肉

在王朝末年,政府真的沒有這一個能力,地方全憑自覺。甚至相互推諉。由於災害得不到治理,社會動亂和生產力受到破壞就成為常態。在全國民眾忍受了數十年的高物價以後,黃巢攻佔長安,糧食徹底斷絕,米價貴至3萬文一斗。此後數十年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當時的民眾根本沒有資格吃到糧食。這是歷史的事實,更是歷史真相的殘酷性。

除了糧食和貨幣之間的矛盾和各項改革以外,唐朝的其他物價也逐年增高。不論是絲綢還是各種日常生活材料,在非常時期甚至被當作法定貨幣使用。但是依然控制不了通貨膨脹,反而還會造成這一實體物資大規模價格上漲和暴跌的局面,進而給當時的社會經濟帶來更為嚴重的危機。

大唐盛世的虛偽假象:物價上漲,貧富分化,朱門酒肉

除此之外,當時的酒和黃金的價格也持續上漲。唐朝在社會上佛教盛行,各地廣修寺院,塑造佛像,耗費了大量黃金,同時再加之唐朝對外貿易的發展,黃金作為大規模的支付手段,與國外商人交換奇珍異寶,國內黃金的數量日益減少,黃金價格上漲。很多人認為這是投資的好事兒。但是在當時,唐朝可沒有黃金市場的概念,物價也隨之上漲。同時唐朝詩人每天必有酒。酒在唐朝也是逐年上漲的,並不會因為所謂的開元盛世而造成價格下跌,正如我們當下的白酒股一樣。

有很多商人和地方看到了酒的保值增值作用,也紛紛拿出自己的糧食釀酒,從而獲取暴利。在糧食本就不能夠安心生產的情況之下,大量的糧食被用作釀酒,滿足了上層人的附庸風雅。底層民眾之結局可略知一二。其實唐朝總體而言,自始至終糧食都不成問題。糧食生產能力即便不能有所剩餘,最起碼也不可能造成大範圍的饑荒。當大量的糧食被用作釀酒,滿足上層人的享樂和創作的時候,唐朝的糧食長時段內奇缺。

大唐盛世的虛偽假象:物價上漲,貧富分化,朱門酒肉

此外,與國計民生直接相關的鹽在唐朝的價格也十分誇張,甚至並不比糧食價格上漲更低,唐初食鹽價格很高之後恢復正常。相比於糧食,鹽價在低水平上的持續時間更長,但是在安史之亂以後,唐朝政府為了斂財以彌補財政上的巨大虧空,開始在食鹽方面入手,價格不斷提高。增加了財政收入,成為國家的主要稅收來源。佔到了唐朝每年稅收收入的1/2,但是民眾卻深受其害。一些地方,一旦糧食才能換取三升食鹽。偏遠地區的普通民眾則可能數十年都吃不到鹽。

在交通運輸方面,唐朝初年由於戰亂,交通基礎設施損壞嚴重。隨後進行了修繕,在很長一段時期裡,交通成本在唐代並不高。但是安史之亂以後,各地都遭受到了巨大破壞。南方送北方的基本物資以及人工勞力需要南方自行承擔以外。對於通往北方的道路,唐朝政府也無力維持,將其外包給地方政府。而這所有的成本都在民眾的稅收當中抽取,抽取不夠的,各地加稅。

大唐盛世的虛偽假象:物價上漲,貧富分化,朱門酒肉

由此可以知曉,除了鹽價,貨幣等,主要在安史之亂以後面臨著重大危機。其他的經濟基本面在唐朝初年就出現諸多問題。雖然每一次的改革可以在短時間內保證經濟繁榮,但最長的時間也不過三十多年。隨後就要為這三十多年的經濟快速發展期所積累下的弊病還債。加上此時唐朝往往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最終也只能通過加稅緩解財政危機。財政改革雖然可以讓唐朝政府的基本運轉,但這都是建立在民眾的血與汗的基礎之上。大唐盛世僅是滄海一瞬,真正的唐朝普通民眾過得很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