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

最近,一份調研報告顯示,中國人更願意投資基金而不是股票,且今年新增的“基民”超過一半都是90後。

於是不少人說,這代年輕人的理財觀念更加理性和先進了,因為基金比股票風險低。

那到底是不是大家更願意買基金,就說明我們的理財觀念和理財能力進步了呢?今天我們就來仔細品品這個說法。

1

在討論今天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些數據。

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
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

這兩組數據都顯示,大家的理財投資意願都上升了,而且大多數人傾向於選擇基金作為理財投資方式,其中很多都是90後。

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

很多90後還表示,之所以選擇基金而不是股票,是因為風險高,擔心被割韭菜。這樣來看,年輕人的理財工具確實更先進,理財觀念似乎也更理性了。

可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都是這樣看待基金的嗎?

我們打開公眾號,或是各式社交平臺就能發現,上面很多五花八門的基金套利攻略、基金7天投資攻略等等。

彷彿我們不是進了一個討論基金配置的平臺,而是一個講炒股、炒期貨,甚至是炒大蒜、炒茶葉的平臺。

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
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

兩相對比,不難發現年輕人雖然貌似買基金,理財工具進階,可心態還停留在追求暴富,將基金視作一種短期套利工具。

這種基金理財觀念,能說是一種進步嗎?恰恰相反,這隻能說明中國人有無窮的創造力,能把任何擺在面前的東西都當作賭博工具。

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

2

那如何看待基金才算是理財觀念進步呢?這還得從基金的發展史說起。

1907年,美國第一個封閉式基金成立,它由專業投資顧問發起,彙集了投資者的資金;1924年,開放式基金成立。

散戶開始不直接參與資本市場,把錢投給基金,但這十幾年間也經歷了各種市場亂象。

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

1929年開始,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大蕭條,股市跌得一塌糊塗、一文不值,接連不斷的波動終於讓普通投資者醒悟:就憑自己那點錢和選股能力,很有可能選了一支股票就踏空了。

那怎麼避免單隻股票帶來的波動呢?金融市場有一套理論叫“有效市場假說”,意思是說,如果市場健康、透明度高、法律健全,那麼一切有價值的信息都已經反映在股價中了,除非市場操縱,否則投資者不可能跑贏市場平均的收益。

基於這個理論,成功的投資最好是一次性買遍整個市場,再不濟也得買遍整個行業的個股,才能控制風險。

可是,市場那麼大,普通人的資金量怎麼可能買遍某個市場的個股呢,但是如果用基金的方式來進行某個市場、某個行業或事全球市場的同類資產配置,門檻就會低很多了,而且即便投資一點錢,也不會出現因為個股暴雷而大幅折損,能夠有效控制風險。

也是因為基金的存在,所有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週期變長,往基金裡投了錢也不用時時刻刻盯著收益了。

反正美國股市和全球股市天天在,有專業人士替你操盤,何必天天盯著收益提心吊膽呢?需要支付房貸、教育金、養老金的時候再把錢提取出來就可以了。

後來經過不斷髮展,美國的基金市場不斷推出新產品,比如美國的401k計劃,就是直接把民眾的企業養老金配置成各種基金,專供持有養老金賬戶的私企員工進行長期養老金定投,退休後再把錢取出來。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從投資個股頻繁爆雷,到把錢通過基金進行長期資產配置,才真正印證了理財觀念的更新迭代,但這也是一部千萬投資者的血淚史。

超九成人傾向基金理財!不買股票買基金,就成理財高手了嗎?

3

回到我們所處的當下,雖然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把錢投入基金獲取收益,但卻沒有真正樹立起用基金進行長期資產配置的觀念,反倒熱衷於用基金套利,把它當作短期戰勝市場的工具。

這和過去騎青龍、找黑馬的股市比起來,就是換湯不換藥,哪裡能證明理財觀念的進步呢?

所以,看了今天這篇文章的朋友,一旦發現哪個理財公眾號、社群或是大V教你用基金套利,或是用基金做7天短線投資,立馬取關、拉黑、屏蔽三連。

什麼時候我們將基金作為資產配置的工具,而不再死盯波動、不追求套利,才是真正的進步。

本文編輯:李小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