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战役:从无名小卒到千里挑一

一个人的战役:从无名小卒到千里挑一


文字原创

作者:chindy



高考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后浪们的欢笑与泪水,不禁让我想起多年前那段苦涩的岁月。当时的我既无天赋,也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却迸发出了至今想来仍让我惊叹的能量,完成了人生中的逆天改命一战。


01

花季的泪


初中毕业后,我以学校前三名的成绩考入了全县最好的高中——一中。这是全省首批一级达标高中之一,人们都说考上了这所高中相当于考上了大学。但我的目标不仅仅是上大学,我要做全校第一名,我要上最好的大学。

然而现实给我泼了一盆冷水。

高一有十几个班级,每个班有60多名学生,学生的学号和中考分数挂钩,我是14号,也就是说我的中考成绩在班里排第十四名,在全年级连前100名都排不进去。

这里几乎集中了全县最好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都当惯了尖子生的我一下子变成了无名小卒。

与激烈的竞争相伴的,是艰苦的生活条件。

破旧的学生宿舍楼里,男女生混住。我所住的那一层全是男生,一个狭小的寝室住8个人,没有卫生间和浴室。公共厕所在楼道尽头,没有门,几个蹲坑连在一块,也没有门。厕所的隔壁是洗澡的地方,有几个隔间,同样没有门。洗澡房对面是一排公共洗衣池,衣服洗好了拿回各自寝室——寝室没有阳台,两排床位之间,从窗户到门旁拉起两根绳子,潮湿的衣服就晾在上面。

南方的夏天湿热又漫长。不要说空调了,宿舍里连风扇都没有。晚上,光着膀子睡觉常常被热醒,汗水浸湿了凉席,身上又黏又湿。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只好跑去洗衣池边泼两盆凉水,降温后再上床。

每天天刚蒙蒙亮,大喇叭低沉的声音准时叫醒整幢楼的学生。犹如防空警报的“闹钟”响了几分钟后便开始播放老掉牙的音乐。

一个个睡眼惺忪的孩子排队洗簌后,带着书本接二连三地走出宿舍区,无精打采地过马路,去往约两百米外的食堂。

食堂打菜的阿姨好像跟我有仇。

早餐我一般只花5毛钱,点一个空心菜之类的绿叶蔬菜。阿姨看到我只点一个菜后,用筷子夹起屈指可数的几根放进餐盘,那吝啬的样子就好像我吃的是她家的菜。

这点菜一口就没了,好在稀饭不限量。早餐吃稀饭的后果是饿得快,饥饿的感觉没有一天不是在上午最后一节课前到来的。最后一节课的铃声一响,我便跑向食堂。午饭我一般只花一块五,点一个素菜和一个半荤半素的菜。上高中后我第一次吃到西红柿,那种酸溜溜的感觉很不习惯,一度想吐。但听说西红柿有营养而且又便宜又下饭,于是我常点西红柿、多吃米饭。

由于食堂伙食差,很多学生涌向附近的快餐店,快餐店里两荤两素的盖浇饭一份只要两块五毛钱。我舍不得多花点出去吃,这不仅是因为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一百多元,更因为我从小就知道父母的艰辛。

其实,对于出生在贫寒之家的我而言这种生活条件是可以忍受的,真正让我感到痛苦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六七十公里外的县城求学,我才发现自己是一个非常恋家的孩子,刚开始的那几个月没有一天不想家,常常因为思念父母而独自落泪,甚至一度没出息地想不读书了、回家永远陪在父母身边。

吃不好,睡不好,还因为想家无心学习,这使得我的成绩毫不起眼。学校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全年级的综合考试,可不要说全校第一名了,就连全班第一名都离我很远,我甚至连全班前10名都考不进去。

那些家住县城的同学,他们很多都衣食无忧,只需一心一意地学习,成绩好人也快乐。而我,常常在课堂上饿肚子,从小就有的失眠症状也越来越严重。烦恼无处倾诉,压力无处诉说,原本就内向的我开始变得孤僻。

消极、悲观、苦闷、孤独、迷茫,现在想来,那时我应该是得了抑郁症。我开始苦思冥想人生的意义,却一直找不到答案。我变得不爱说话,有一段时间就连从老家一起考到一中的好友跟我打招呼我也不理。

往返食堂和宿舍的巷子中,有一对老人见证过我的独来独往。他们白发苍苍、干瘪如柴。他们常坐在门口,早晨时拿着一只碗,一口一口地扒着稀饭;黄昏时空手坐在老旧的竹椅上等待天黑。

他们注视着我路过,流露出羡慕的眼光,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年明明正值花季,却感觉已经活够了一辈子,心态如同老年人一般。

有一天哀乐从那里传出,后来我再次路过时只剩下老太太坐在那里,早晨吃稀饭,傍晚看夕阳,一个人。

“人终免不了一死,是好是坏有什么区别?”我问自己。

这种佛系的想法让我浑浑噩噩。

一天晚自习时,我和同样消沉的同桌聊天,语文老师发现后把我俩喊到了备课室。

“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的父母吃了多少苦才把你们送到这里来?你们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他们吗?!”

老师的当头棒喝直击内心的软肋,垂头而立的我们很快便潸然泪下。

回到教室后,我俩在自责和内疚中各自低头坐着,眼前的课本一片模糊……

转眼间冬天来了。一天上午我在宿舍区门口看到了父亲。他结束通宵达旦的劳作后一早坐了两个多小时的汽车来县城给我送棉被。他看到我的床上只有凉席,便带着我去外面买床垫。

回来路上,父亲跟在我后面,小心翼翼地过马路。这名在家中一向强势的中年人突然渺小了许多、苍老了许多,他那憔悴的神情让我心酸不已。

父亲给我铺好床垫后就回去了,他让我要照顾好自己、不要舍不得吃,并没有过多地问学习情况。

父亲离开后,我面墙侧躺在新买的床垫上,蜷缩着身子无声地颤抖。

床头崭新的垫子已被泪水浸湿。


02

救命稻草


直到高一结束,我仍然平平无奇,没有一次考进班级前十名。

高二文理分科,我选择了文科。新的班级仍然按照成绩排学号,我是13号——高一下学期的期末考分数在新的班级里排名第十三。

时不我待,我必须在高三之前有所作为。我依然省吃俭用,但已经不再迷茫,一心扑在了学业上。

你战胜了苦难,苦难就是你的财富,否则就是你的耻辱。”我这样告诉自己。

没有人能帮我,唯有强烈的努力才能让我崭露头角。

在教室里,我几乎不跟同学交流,也不玩耍,瘦小的我主动要求坐在最后一排;晚上熄灯后,到宿舍走廊或者路灯下继续学习到深夜;每天黎明时分就醒来,从不迟到,一大早就跑到空旷的操场大声背课文、读英语;除了“三点一线”外,平时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周边的小书店,没钱买书就站着看,看各种书籍,并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然而,高二快结束时我的成绩仍然不上不下,从没有挤进过班级前六名。

高二最后一次考试后,我发现地理成绩单上我的成绩只有客观题的分数,40多分的主观题分数被遗漏了,如果算上的话我的总分就能位居班级前六了。

我很激动,告诉了地理老师。老师承认了自己的失误,用红笔在我的成绩右上方标了个40多的数字。

令我没想到的是,总成绩确定下来时,我的地理成绩变成了40多分——粗心的老师没有将主观题成绩加上去,而是替换了原来的分数。

运气总是不站在我这边,连老天都在跟我作对。长期的苦读摧残着我的身心健康,一次次的失败消磨着我的信心。

梦想总是要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

就在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备考全校第一的实力时,在高三上学期的第一次考试——期中考中,我竟然考了全班第一名、全年级前六名。

期中考后不久,校长和其他校领导在大礼堂召开应届生高考动员大会,会上通报了全年级文理科考试成绩的前六名,我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成功也是成功之母。这次考试成了我的救命稻草,为我打开了一扇门,原来我真的很优秀!


一个人的战役:从无名小卒到千里挑一


我继续朝着全校第一的目标努力,并告诉自己,想要考100分,就要有120分的实力。这多出来的20分是给坏运气准备的。

为了更好地进行最后的冲刺,我和学校里的不少寄宿生一样,从宿舍搬了出来,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并很奢侈地经常吃外面的快餐——省吃俭用了两年多,关键时刻我不能因为吃不好掉链子,否则前面的节约都白费了。

在出租房里我更加自律。墙上、窗户上贴满了写有知识点和激励文字的小纸条,我经常学习到深更半夜,而不论多晚休息,第二天早上我都是早早地起床。

高三的每一次考试我的成绩都名列班级前六,其中,高考前的最后一次省质检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二,距离全年级第一名只有2分的差距。

目标近在咫尺。


03

巅峰坠落


高考前一个月不到,校领导召集全校应届生中的尖子生开会,我作为本班的代表出席。

“你们的目标是清华、北大,至少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校长为我们鼓劲的声音铿锵有力。

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高考终于临近了,此前已经习惯在校外就餐的我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特意向校方交了伙食费,从高考前一天开始在学校食堂吃饭。

熟悉考场时出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他们看起来都是很会读书的样子,尤其是那些戴眼镜的学生,一个个都长得像尖子生,感觉都比我厉害。

我的位置位于教室的前半部分,坐在我前面的是一名成绩一般的同班男生。高大威武、匪气十足的他竟要我考试的时候偷偷给他看答案。

他的话让我方寸大乱。我到底要不要给他看答案?给他看的话会不会影响到我自己的考试?不给他看的话他会不会报复我?

更让我感到紧张的是,平时考试都不来的父亲在高考前特意赶到学校来看我。

压力陡增。

高考前夕,彻夜难眠。

从第一门考试开始我便发挥失常,考完第一场我就知道自己考第一名没戏了,心态崩塌,随后更严重的情况出现了——吃什么吐什么,连续两个晚上严重失眠。

每一个科目都考砸了。这场考试对我来说简直是噩梦。高考结束的当晚,我在操场一圈圈地跑着,感叹命运的不公。

为了降低父亲和班主任的期望值,我跟他们透露了自己那两天的身体状况。后来大家都知道我发挥失常了。

出成绩前那近一个月时间,对我来说每天都是煎熬。

一天晚上,回到老家的我在猪圈旁喂猪,一名自我小时候起便看不起我的长辈路过时用轻蔑的语气问我:“能考多少分?本科考得起吗?”

这样的羞辱让我愤怒又无奈。

成绩揭晓了,我从高考前的全班第一名掉到了十几名,尽管如此,我的分数仍然超过了一本线。

填志愿时我选择了一所211大学,并被录取了。

不管怎样,那也是一所一本学校,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从学校迁出了档案,办好了各种手续,准备去上大学了

我一点也不像其他准大学生一样开心。

奋斗了十余年,却因为两天的意外而功亏一篑。没能考上心目中的大学,我不甘心。

父亲和班主任也觉得可惜,班主任托人劝我复读。

可一想到复读要多花父母的钱还有未知的风险我又害怕起来。我的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了两难选择。

我艰难地抉择着,最终还是迟到地加入了复读生的群体。

学校有两个文科复读班,我在一班,我来的时候这已是一个有着一百多号人的大班级。我的高考成绩在班里排第二——这是一个让我觉得十分尴尬的事实,班里的大部分人都是早早地就决定下来要复读,像我这样临时放弃一所大学插进来的很少。

8月份刚来复读班时,我的心情很糟糕。我很迷茫,潜意识里那种对未知的恐惧常常让我心慌意乱,感觉像是坠落于深不见底的悬崖之中,身体在不断地旋转,不知道何时能停止,不知道前面等着我的是什么。

当其他同学都在教室里开启全新的备战周期时,我还在纠结于过去,毫无心思上课。

破天荒的,高中三年从不迟到的我开始翘课,8月份的课我基本上没有上过。还没有准备好的我只能去书店逃避一些想不开的问题,我站着看完了《平凡的世界》等小说。到一些常去的书店时我害怕跟老板和工作人员有眼神交流,我揣测他们的内心肯定是嫌弃、抱怨:这个整天蹭书看又不买的穷小子又来了……

到了9月份的时候,我已经没有退路。往日的同学都纷纷去上大学了,对比自己的处境,我无限伤感。本来是同一年级的同学,从今往后就要比我大一级了,当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开始崭新的生活时,我却要留守这里,继续煎熬一年。

一年,365个日日夜夜——那些天我不断地想着时间的重要性,思考着人生和命运。年少无知的我总是无法控制地跟自己强调一件事和一生的关联。


04

苦尽甘来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挣扎后,我终于平静下来,接受了从头再来的现实,将精力投入到复读备考中去。我复读的机会成本比大部分人大很多,这注定了我要比他们冒更大的风险,承受更大的压力。

多少个夜里,学习至苦闷无助的我经常靠在墙上,一下一下地捶打着。有时我将那些已经翻破了的书狠狠地摔在地上——那时我是多么痛恨它们啊,两天的霉运却要我付出一年的代价,重拾这些已经记得滚瓜烂熟的书。

复读班的整体师资力量比不上应届班,老师们讲的我都懂,这让我有些沮丧。我复读其实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再次参加考试以证明自己的机会。我多么希望这一年赶紧过去,下一年的高考赶快到来。

在此之前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保持自己的状态。

除此之外,我还要调整好心态——我的失败其实是心理素质不够强大造成的。

我开始尝试着不循规蹈矩,经常翘课在出租屋内自习,只是每周的小测我都会参加;我主动改变自己的性格,经常和一起复读的高三同学交流,他们的开导让我不至于经常陷入个人的迷惘之中;我降低了目标,不再去想考全校第一的事儿,告诉自己比前一年的成绩好就行了。

复读那年,我的成绩仍然稳定在年级前几名,高考前的一次文科综合普查考试中,还取得了全县第一的成绩。

又一年的6月来了。父亲担心我这次考试又有意外,考前过来看望我后就没回去,直接陪着我吃住,我俩挤在狭小出租屋内的一张小竹床上。

这次熟悉考场时,我感觉到了命运的眷顾——我坐在中间一组的最后一个位置,前排是个陌生人,他没有提出考试时给他看答案的要求。这次终于没有人可以干扰我了。

考试前一天晚上,我并没有像前一年那样失眠得很严重。

走进考点时,又看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有的还在开考前争分夺秒地用功,他们看起来都很会读书。

但我知道我是独一无二的。

我看着他们默念道:“我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优秀,你们没有一个人考得过我。”

第一门考试发挥正常,开了个好头。

考数学时,我提前半小时就做完了整张试卷,监考老师不时在我身旁驻足,我自信地铺开整张试卷给他看,心中很坦然。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来时出现了个小插曲:坐在第一组的复读班同学趁老师不注意跑到我身旁看我的答题卡。

我并没有阻止他——在确保自己考得不错的情况下何不成人之美?只要他不撕我答题卡就行了。

出了考场后同学们都在议论今年的数学比去年难,有几道题都不会做。我却想着,这次数学该不会考满分吧?

第二天的文综卷,大家普遍反映比去年的难。考试时我沉着应对,发挥出了正常水平。

最后一门科目也在波澜不惊中结束。

我的第二次高考就这样落幕了。当晚,躺在父亲身边我怎么也睡不着。

凌晨,我偷偷地下床,独自来到了附近的河滨路。沿着河岸走了很远,一路上百感交集……

第二天看过各科试卷的答案后,我对自己能拿到高分胸有成竹。

燥热的仲夏夜,一名应届生用手机帮我查到了成绩。各科分数和我之前预估的差不多,除了数学之外——非但没有拿到150分的满分,就连估计的至少140分都没有达到。

但我的总分还是名列全校第一。

4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我终于达成了当初设下的目标。

第二天,报纸上刊登了全省的高考成绩排名,我看到自己的分数位列全省前100名。那一年的全省文科考生约有10万人——我最终从考上高中时的无名小卒蜕变成了“千里挑一”。

准备填志愿那几天我第一次去了网吧,搜索最新的大学排行榜。排名前五的高校依次是: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大。

清华、北大在我所在的省份只招25人左右,在成绩没有位列全省前25名的情况下报考都是冒险。作为一名复读生,我什么风险都承受不起,一心求稳。

我几乎选了浙大,根据往年浙大的文科招生分数和排名,我的分数报浙大绰绰有余。可大家都说浙大文科不好,于是我放弃了。

在考虑了复旦后我也放弃了,一来该校让我心仪的专业很热门,二来担心贫穷的自己会在国际大都市里迷失。

最后我选择了南大,成为了当年南大在这个省录取的文科最高分考生。


一个人的战役:从无名小卒到千里挑一


05

一些感悟


用现在的眼光看,我很难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家中世代为农、世代贫穷,父母都是文盲,常因家庭琐事争吵,没有一个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从小就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住的是连门都没有的土坯房,穿的是别人不要的旧衣服;天资愚笨,没有受过学前教育也没接受过课外辅导,上最普通的小学、初中,小学常被同学打、初中常被老师打……

家庭条件和我差不多甚至好太多的同龄人中,有不少早早就辍学了。许多人甚至包括亲戚中的个别长辈都看轻我,即使我考进了一中,他们仍觉得我很难在高手如林的名校有所作为。我却用苦行僧般的自律不断地刷新自己的上限。

我就像是《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所有人看来他都不是当兵的料,但他硬是靠着努力和不放弃成长为一名好兵。

这四年里,我只专心做一件事情:读书。我是如此的纯粹、专注,以至于在繁华的县城生活了四年后我仍对那里的大部分地方感到陌生。除了车站外,我的活动范围以学校为中心不超过三公里,离开了学校周边地区就迷路。我看不懂红绿灯,四年里也没有坐过哪怕是一次公交车,上大学后刚开始坐公交车时连站牌都不会看。

这种自律也是有代价的——身心饱受摧残。高中生涯后来成了我的一个阴影,上大学期间包括大学毕业后的前几年,我还经常做关于高考的噩梦:要么是答题卡有一面忘记涂了、作文来不及写了等考场突发状况,要么是上了两年大学被逼着退学回去复读结果考得更差了……

好在这些都只是梦,一觉醒来总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如今虽已离开高考考场十多年,但每到高考季和高考放榜之时我总不免想起这场逆袭之战。

人生有很多种,路也有很多条,高考只是其中之一,它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也都不一样。考坏一次不是末日,未来还有漫长的路,对于有些人来说,高考不佳努力拼搏仍能干成一番事业;可对于有些人而言,

人生的向上之路总是充满了坎坷,高考几乎是决定人生走向的最重要转折点。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和先天条件不无关系。我就属于后者,读书和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

对于孤军奋战者而言,考好一次并不能一劳永逸,人生归根结底是一场综合实力的比拼漫漫人生路上有很多场战役

战役虽不同,取胜之道却相似。每当遇到难关、陷入低谷时,这场逆袭之战也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它总是激励着我、给我力量,让我坚信,只要够自律、肯努力、不怕苦、端正态度,人生就会有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