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搶“報警也沒用”是在放任“養癰成患”

近日,河南駐馬店袁先生向媒體爆料稱,10月下旬,他和朋友在遂平縣嵖岈山鄉大里王村承包種植的花生在收割時遭到村民哄搶。袁先生稱,2017年起他們在村裡承包了1000多畝地種植花生玉米小麥,其中花生500多畝,先後投資300多萬元,但從第一年起收割時節就遭村民盜竊、哄搶,今年舊戲重演,“來了好幾百人,報警也沒用,甚至晚上打頭燈來偷”。

大里王村的哄搶事件,很好地詮釋了兩個成語:一是法不責眾,二是世風日下。

何以是“法不責眾”?哄搶、盜竊事件一發生,承包者就報了警,但“報警也沒用”。為什麼報警無用?原因就是因為“來了好幾百人”。一個鄉鎮派出所,加上協警估計也就區區幾人或十餘人,即使全體出動,與幾百人的隊伍相比也是微不足道,更何況是幾百視哄搶、盜竊如兒戲的人。於警察而言,一定是勸得了這個勸不了那個,如果“膽敢”拘捕幾個人,其他人會不會對警察進行圍堵,進而引發群體性事件,也是個未知數,所以乾脆睜隻眼閉隻眼敷衍了事。

何以是“世風日下”?哄搶、盜竊並非今年才有的事,而是自承包者第一年收割時起就已經出現了。這麼多年,哄搶、盜竊行為不僅絲毫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從幾十人發展到幾百人,從偷偷摸摸、扭扭捏捏發展到公然哄搶,甚至晚上打著頭燈來偷。換言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哄搶、盜竊的行列,越來越多的人不認為哄搶、盜竊是違法行為,甚至以此為樂——一年一度的收割季似乎已經變成了當地一年一度的“哄搶狂歡節”。而這種狂歡的背後,是當下社會風氣的迅速沉淪、惡化。

“法不責眾”,讓更多的人抱著“不搶白不搶”的心態加入“眾”人之中;“世風日下”,讓當地越來越多的人變得對違法無感,道德感、羞恥感逐漸鈍化。而這一切的背後,正是當下政府和警方的不作為。

違法的人多,所以不好管,因為不好管,所以就不管,因為不管,所以違法的人繼續增加,因為違法的人越來越多,所以越來越不好管——如此惡性循環,何時是盡頭呢?這分明就是在“養癰”。但留著毒瘡不肯醫治的結果,必然是潰爛,是“成患”。

今年8月,一輛貨車在江蘇東臺富安鎮遭遇車禍翻車後,散落一地的冷凍豬肉遭到村民撿拾。當地警方最終以丁某某、許某某等5人行為構成哄搶公私財物,依法對5人作出行政拘留處罰,對其餘參與的村民進行了法制教育。

放在以前,很多類似的哄搶事件大都不了了之,而此類哄搶事件頻頻發生的原因,也正在於這樣的“不了了之”。東臺警方這一次的做法既維護了法律的嚴肅性,也起到了明顯的“以儆效尤”的目的。

希望遂平縣警方也能向東臺警方學習一下,否則,不僅要背上社會風氣惡化始作俑者之名,自己將來執法中的權威性恐怕也將盡失——只要違法人數足夠的多,警方在違法者眼裡就可以變成空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