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透露完善長效機制,信貸政策收緊,對房地產有多少影響?

央行透露完善長效機制,信貸政策收緊,對房地產有多少影響?

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可以說金融政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行業參與者的敏感神經,最近,不少地方的購房者遇到一個問題,從十一期間就有大行收到通知,監管機構要求控制個人房貸規模。也的確,有城市開始收緊房貸了。

央行透露完善長效機制,信貸政策收緊,對房地產有多少影響?

很多中介也都在傳“央行通知銀行11月以後不再放貸”,說“審批政策開始收緊,買房要抓緊了”……雖然有忽悠炒作之嫌,但是政策的方向的確是真的。

其實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開始,就決定了調控政策的大方向是收緊的。當然適當的波動也是正常,但是今年突遇特殊情況,所以,政策的適度放鬆也實屬情理之中。

但你會發現,1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中國經濟三季度成績單。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7%,而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

這足以說明,在多方努力下,經濟復甦還是比較理想的,那麼這也就打消了那些指望放開房地產調控來拉動經濟增長的念頭,也就意味著打擊炒房的力度不會減輕。所以,利用加槓桿顯然已不合時宜,炒房將更加沒有生存空間。

央行透露完善長效機制,信貸政策收緊,對房地產有多少影響?

我認為旭輝林峰的認識比較深刻,他認為,經營槓桿是唯一剩下的路,放棄幻想,準備過冬。土地槓桿、資本槓桿、融資槓桿、經營槓桿,四者已去其三,只剩經營的華山一條路,而且空間也無太多餘量。所以,地產的草莽時代已結束,大家必須調整思路。

而最近的央行所透露的信號更加實際,對未來政策的方向給出了明確的指示。央行行長易綱指出,中國人民銀行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結構工具,特別重視支持中小微企業,為經濟復甦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人民銀行將積極防範化解潛在金融風險。

房地產的問題在於過度金融化投資化,所以很多金融風險問題可能就需要從房地產去著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就表示,目前正在根據防範房地產金融風險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需要,研究房地產貸款集中度、居民債務收入比、房地產貸款風險權重等政策工具,進一步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央行透露完善長效機制,信貸政策收緊,對房地產有多少影響?

近日,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認為,房地產企業必須轉變思路,不要抱有幻想,要從開發人過渡到手藝人,未來不再是上規模、鋪攤子、上槓杆的時代。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金融整頓已經來臨。

從房住不炒開始,到多輪調控加碼,再到房企“三道紅線”,再到信貸收緊,其實這一系列政策都是連貫的,是符合邏輯的,信號已非常明確,防範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泡泡化、金融化。

這是對房企的一個巨大考驗,而對於購房者來說,是不是也是如此呢?我認為購房者應該分開看。對於廣大炒房者來說,可能真的機會不多了。但是我相信,對於剛需購房者或者改善型購房者來說,受影響不大,而且還會更加有利好政策出臺。

自今年1月來,全國首、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一直呈現下降趨勢,6月份之後,下降趨勢明顯趨緩,直到本月(9月20日~10月18日),房貸利率“九連降”的趨勢基本宣告終結,拐點正在出現。

央行透露完善長效機制,信貸政策收緊,對房地產有多少影響?

整體來說,無論是個人還是房企,政策都收緊了。可能難免會有一些剛需被誤傷,這是穩定市場可能需要經歷的陣痛,但從大局看,主要還是為了防範市場風險,穩定市場的需要,長期看,對購房者是好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