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外甥对妈妈喊:"报仇""报仇""报仇"


4岁的外甥对妈妈喊:


①玩具大战

"啊~~啊~~~啊~~~~"

还没进家门,在楼道里便听到4岁外甥的哭声,洪亮的嗓门里还透着悲伤。每每听到此,我都于心不忍,心想这又是因为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

推开门,满地的玩具散落一地,外甥坐在角落哭的满脸通红,水汪汪的大眼睛全是眼泪,张着大嘴哭的这叫一个撕心裂肺。

而老姐,却坐在沙发上摆弄手机,忙着回别人的消息。看到我进门,知道我肯定会去哄孩子,便厉声对我说,别管他,让他自己收拾。

作为巨蟹座天生母爱泛滥的我,肯定是不会袖手旁观的。放下包,脱掉外衣,我坐在外甥旁边先帮他擦眼泪。见救星来了,外甥哭的越发猖狂。我故意平静下情绪,假装问他: 怎么了啊,又惹妈妈生气啦?

外甥娇声娇气可怜巴巴地说:嗯,我把玩具弄一地,然后妈妈嚷我,然后还说我,让我自己收拾。

我:那你为什么要弄一地啊?是不是妈妈刚打扫完啊?

外甥:是,妈妈刚打扫完,我又弄一地。

我:你看,那看来是你惹妈妈生气了是不是?

外甥:是,我惹妈妈生气了。

我:那怎么能让妈妈不生气呢?

外甥一边想一边拿余光扫妈妈。

我:那小姨陪你一起收拾玩具,咱们放好,收拾干净,妈妈就不生气了,好不好。

外甥:嗯。

于是我边鼓励边哄,外甥边擦眼泪边收拾,十分钟便收拾好战场,结束了这场斗争。

4岁的外甥对妈妈喊:


②"强迫症"妈妈与"拖延症"儿子

其实这样的场景几乎隔几天就要在家里上演一次。姐姐是个强迫症,十分爱干净整洁。在她眼里,东西必须放在该放的位置,地板上不能有头发,用过的东西必须放回原位。不仅如此,常常要求外甥做她认为孩子应该做的事。比如八点要写字帖,字帖要写两篇;十点要洗漱,十点半要出门。

而外甥的专注度不够,也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往往字帖写一篇就已经耐心用尽,想去玩儿玩具。九点五十还在看动画片,对他来说十点半不出门有什么关系呢?字帖今天不写明天写有什么关系呢?

为此,姐姐跟外甥常常是一个在吼,一个在哭。长此以往,发现外甥的脾气越来越像姐姐,常常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吼大叫。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记得樊登老师推荐过一本书叫《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我也刚刚有自己的宝宝,不想以后重演姐姐跟外甥的大战,于是买了这本书,放在姐姐床头。

书中第四章提到:各种不同的事件、想法和情绪都会触发你的脾气,但这些影响都能被三个特殊又重要的因素减弱或者加强。这三个因素是:你的气质,孩子的气质以及两者如何互相适应。文中给了9种气质类型来帮助分析父母的气质,孩子的气质以及两者得差异。希望用比宝典不仅能够解决掉二人之间的大战,也能让我在今后的育儿道路上受益。

4岁的外甥对妈妈喊:


③常常羡慕他人,却很少改变自己

如果事情没有遇见严重性,我想很少有人能首先从自身改变问题。

有一天姐姐突然很伤心,问起原因,她说你知道吗?外甥拿着自己的玩具剑,在姐姐睡觉时打姐姐屁股,边打边喊着"报仇""报仇""报仇"。

原因是姐姐每次让外甥写字帖,他不听,姐姐便效仿小时候妈妈对姐姐的方式拿着痒痒挠说:不写的话妈妈就打屁屁。吓唬是小,有时姐姐失去耐心,便真的拿起竹子做的痒痒挠打几下,外甥被疼痛吓住,也就边哭边完成了作业。

然而没想到的是,父母以何种方式对孩子,孩子便以何种方式回给父母。这天,经过两个小时的威逼利诱完成了字帖,姐姐终于休息片刻。不想外甥怀恨在心,趁姐姐睡觉便出现了刚才这一幕。

对孩子的调皮,我们总是想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快刀斩乱麻。可不曾想过,他们是孩子,敏感,脆弱,对于父母的没有耐心,他们是心里敢怒不敢言。而这种方式只有恶性循环。

想起一部电影叫《何以为家》,该片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我们今天的父母虽不至于此,却道理也同样是这样。我们常常对孩子提出自认为对他们好的各种要求,却很少用耐心解读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同样是没有好好抚养他们。

他可能只是想要你陪他一起捡玩具,其实只要你陪他,他会自己把烂摊子收拾好。也许,他只是想要你多鼓励鼓励他写的字,他便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完成,而不是以武力镇压他的期待。他可能只是需要你对他多一点耐心,而不是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完成各项事务性的命令。

作为人,尤其是作为父母,我们常常只想着别人家的孩子真听话,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却很少从自身出发反省自身的问题,哪怕是从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方式开始。如果再不改变,日后的"报仇"就不仅仅是打屁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