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文 | 木南


這些年地球真是不平靜,一會兒地震,一會兒海嘯,一會兒洪水,一會兒暴熱,讓生活在其中的人類飽受摧殘和折磨。

最近重新上映的《星際穿越》,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個人類無法生存下去的地球。電影中,人類開始面臨糧食枯竭的困境,那個時候,當農民成了最吃香的職業。

但即便如此,植物還是一天天死去,地球沙漠化日漸加劇。這個曾經孕育了生命的星球已經無法養育人類了。大家不得不想辦法去外太空尋找新的家園。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可怕的沙塵暴過後 ©《星際穿越》

但尋找新的居所並非易事。

在未來人類的幫助一下(設置了一個蟲洞),地球上的人類獲得了通往外太空的機會。(具體故事情節就不展開了,太過燒腦)

電影假設了兩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一個是洪水星,星球表面都是滔天巨浪,生命在上面分分鐘被幹掉。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洪水星 ©《星際穿越》

另一個是曼恩博士發現的冰凍星,連雲都是凍住的。看電影時,我被這兩個星球的畫面震撼到說不出話來。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冰凍星 ©《星際穿越》

是的,這兩個星球無論如何看起來都不像是生命能夠生存下去的地方。相比起來,我們現在的地球簡直是天堂。

但你知道麼?我們這個現在看起來“面相和善”的地球曾經就是這兩個星球的模樣,而且,其“暴力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洪水滔天的畫面發生在約45億年前。

那個時候,地球剛剛誕生,渾身火熱,大氣之中有大量的水蒸氣,隨著地表溫度下降,雲層中的水蒸氣開始凝結,然後下雨。

這一下就是1000年,1000年啊,沒日沒夜,暴雨下個不停。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大降雨時代”的地球 ©《冥古宙 太古宙》

地球史把這一時期稱為“大降雨時代”。等到1000年後,雨終於停了下來,地球已經是汪洋一片,全部被水掩蓋了,和《星際穿越》中的洪水星一個模樣。

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降落在地球上,肯定也不會認為這是一個適合生存的地方。

至於地球冰凍,則發生在約8億年前。(其實地球出現冰凍的情況,反覆出現過好幾次)

那個時候地球剛緩過勁來,一片生機盎然。但隨著二氧化碳濃度逐漸消失,失去了溫室效應,地球溫度開始急劇下降。這一下降,兩極的冰川快速向赤道擴散,陸地被冰凍,海洋也被冰凍。整個地球成了白茫茫一片。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被冰凍的地球 ©《元古宙》

地球史把這一時期稱為“雪球時代”。這個時期的地球就像一個死星,被包裹在寂靜裡。

如果我們穿越回去,看到的地球一定和《星際穿越》中那個冰凍星一樣。

但好在地球不像洪水星和冰凍星那麼“沒用”,它之所以最終成了我們的家園,還是非常爭氣的,從種種災難和挫折中掙脫出來,一步一步變成今天這個看起來非常宜居的樣子。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美麗的地球 ©《冥古宙 太古宙》

《星際穿越》中,人類不得不放棄地球。但在現實的世界裡,儘管有開頭所說的那麼多動盪,在可見的將來,地球還是人類唯一的選擇。我們不得不與這個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傢伙”好好相處下去。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稍微瞭解一些地球的歷史,就知道“折騰”才是地球的常態。

除了前面提到的洪水滔天和冰雪覆蓋,還有,行星撞擊、地震不斷、火山噴發、物種滅絕……翻看地球的歷史,簡直就是一部它的“受難史”。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巨大規模的火山噴發 ©《顯生宙 古生代3》

地球能出現已經非常僥倖了,它處在宜居帶中,滿足了種種生命出現的條件。宇宙中和地球一樣的好多行星並沒有這麼好運,至今仍是荒涼一片。

有了外在環境,並不意味著一定有生命出現。生命的誕生也充滿著偶然性,到目前為止,我們都無法確定,究竟是地球自己構成了生命的原點,還是彗星帶來了生命的元素?

站在現在這個點,回望這一切,我們不得不驚歎於地球上的種種奇蹟。漫長的時間裡, 地球寬容地承受著所有的變動,也在促成各種新事物的出現。

只有真正面對這種浩大而又漫長的地球歷史,我們才會理解自身存在的意義。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地球的夜空 ©《冥古宙 太古宙》

人類在地球的歷史中渺小到不值一提。是的,我們的出現是一個奇蹟,但我們和地球相處的時間比起那些植物和動物來說,要短暫得多。如果再算上岩石、泥土、空氣和水這些地球更古老的“祖先”,那人類更是微不足道。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地球歷史圖 ©Wiki

所以,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再謙卑一些也許都不為過。我們只是其中短短的一個“過客”。

我們當然要為自己的生存考慮,但也要知道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

上面這些內容和感觸大多來自我最近參與編輯的一套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叢書。這是一套講述地球史的科普書籍,內容涉及各種領域,簡直就是一套百科全書。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實拍圖

編這套書之前,我以為書中的內容可能是老生常談,都是我們大多數人差不多知道的知識,只是做了一個更好的整理。

當自己一點點把書編完,被書中的各種細節和概念蹂躪了幾回後,不得不感慨:這套書所包含的知識的厚度和廣度遠遠超過自己所涉獵的範圍。

首先因為這套書的編撰團隊都是來自日本一線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他們的背景都是科學家或者學者,在知識點上,就是爆炸性地輸出。

其次,日本人對待出版的態度想必大家也有耳聞,尤其是這種充滿大量細節的讀物,他們更是苛刻到極點。

編稿的過程,也是我內心不斷驚歎和學習的過程,他們能在每張圖片和每一行斷行的處理上,都能做到最舒服,完美的細節控,簡直太讓人敬佩了。

關於書的更多內容,我還是希望能留給讀者自己去親自翻閱,從字裡行間去重新認識我們生活的地球。這也是一套只有通過紙質書才能感受到其獨特魅力的書籍。

這套書就像《星際穿越》最後庫珀掉進去的那個五維空間,我們可以任意穿行在地球史的每個時間節點裡,去翻看其中曾經發生的故事。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五維空間 ©《星際穿越》

或許,你可以以某種方式告訴很早之前地球上出現的生命:不要被當下的災難嚇到,地球終究會演化到一個環境更好的未來。

在《星際穿越》之前,讓我們再看看自己的家園


“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叢書

[日]朝日新聞出版 著

曹藝 丁丁蟲 賀璐婷 等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99讀書人


“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科學叢書,50個節點循序漸進,150個故事依次展開,構成地球46億年的激動人心的演變歷程。這套書由數十位日本重要的科學家傾力編寫,完備、生動、直觀,是一套罕見的科普通識讀物。

目前已出版5本:《冥古宙 太古宙》《元古宙》《顯生宙 古生代1》《顯生宙 古生代2》《顯生宙 古生代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