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認真做“錘子”失敗了,產品經理卻有話說

2012年5月老羅在北京註冊成立了“錘子科技”,從那一刻開始,老羅的“錘子科技”就沒有消停過。
羅永浩認真做“錘子”失敗了,產品經理卻有話說

圖片來自網絡

起初手機界紛紛嘲諷跨界的老羅,說你一個老師不好好上課,跑來手機圈來做什麼?是來給我們講笑話嗎?面對嘲諷,“錘子”次年春就拿出了“Smartisan OS”,整體設計風格簡潔實用,但簡潔中不簡單。憑藉“Smartisan OS”,老羅做了一次有力的回應,至少從那時起,人們開始相信老羅做手機是認真的!

來到2018年年末,經歷了數次“倒閉”風波後的錘子似乎真的走到了終點。10月份後,位於成都世茂大廈15層約2000㎡的“錘子科技”總部人去樓空,昔日熱鬧的辦公區顯得空曠了很多,最近有證實“錘子科技”的法人已經由原先的羅永浩變更為溫洪喜,幾乎所有董事退出,從此事件來看,“錘子”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錘子”了。

羅永浩認真做“錘子”失敗了,產品經理卻有話說

圖片來自網絡

“錘子科技”的創立,老羅是厥功至偉;“錘子科技”的沒落,老羅同樣是“功不可沒”。厥功至偉在於老羅以其出色的演講才能讓錘子科技平穩起步,發展之路雖磕磕碰碰但也算正常經營;“功不可沒”在於老羅在消費產品上的過度執念。

老羅作為“錘子科技”的實際產品經理,對每一款手機都用心之至,可謂是將工匠精神發揮到了極致,然而這麼一位滿腹情懷的“工匠”並沒有讓“錘子”蒸蒸日上。從“Smartisan OS”誕生到“堅果”手機系列,再到重新定義了下一個十年的個人電腦“TNT”,與市面上同類產品相比,“錘子”有創新,且表現不俗;但從產品銷量上看,老羅在走下坡路,而且坡度越來越陡,與友商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羅永浩認真做“錘子”失敗了,產品經理卻有話說

圖片來自網絡

在殘酷的市場經濟中,一款產品不論它再怎麼突出,創新力度多大,只要銷量未達到預期,它就是“失敗”的!

老羅做演講是成功的,做產品是失敗的,敗在銷量上!對於產品經理來講,開發新產品的意義在於推陳出新,而創新來源於用戶卻不止於用戶。但只考慮產品本身還遠遠不夠,精準的市場定位、合理的定價以及恰到好處的廣告宣傳都是必要的,有人會說定位、價格、宣傳那都是市場的事情,和產品經理關係不大,如果這樣想,那就錯了!

羅永浩認真做“錘子”失敗了,產品經理卻有話說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一款產品銷量不如預期,公司會承認它是一款成功的產品嗎?當然不會!只有產品大賣並給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公司才會認可產品本身,認可產品經理本人。所以,成功的產品經理不應只關注產品本身,在做好產品的前提下擴大格局,積極參與市場營銷工作,做出更好的產品。

從羅永浩的"錘子"中有所啟發:產品經理格局要大,以做爆款產品為己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