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荥经绘写“自然笔记”

杨雅涵 四川在线记者 文莎 王代强 雅安观察 黄刚 文/图

“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分为蚕卵、幼虫、蚕蛹、蚕蛾”,“玫瑰花枝干有许多小刺,叶子也是锯齿状”……

10月24日至25日,首届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研讨会暨中国(四川)第四届森林自然教育大会在雅安荥经举行。会场内,专家学者思想交流,火花四溅;会场外,一场“自然笔记”展览分外惹人注目。

走,去荥经绘写“自然笔记”

“太震撼了!”站在展架前,来自成都天府新区天府七小的科学老师卿芸止不住地赞叹。她说,这些笔记很精美,也很用心,“小朋友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写下来、画下来,这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更有意义。”

走,去荥经绘写“自然笔记”

卿芸此番来荥经的目的除了参会,还在荥经县古城田野自然学校给当地孩子们上了一堂自然教育公开课。“这里的孩子太幸福了,荥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走出教室,孩子们就能观察到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卿芸表示,以后有机会也会带自己成都的学生到荥经来,“到大自然去发现自然的奇妙。”

走,去荥经绘写“自然笔记”

“树干经常看起来衣衫褴褛,从不索要人们的赞美,却默默为树叶、鲜花、果实提供营养。”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学生们在“自然笔记”里面,还写有自己的思考。

走,去荥经绘写“自然笔记”

“这种形式非常好,培养了小朋友们对自然的热爱,让他们更愿意去亲近自然。”成都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满天告诉记者,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自然教育。与天府新区相比,荥经县的自然资源更加优越。“未来,我们将推动两地之间实现资源嫁接,倡导和鼓励天府新区的学校与荥经共同搭建自然教育实训平台,让更多的孩子走进真正的大自然,启迪思想与智慧。

走,去荥经绘写“自然笔记”

据介绍,荥经县正在大力开发以研学旅行、营地文创、田野劳作、CAPM(户外运动和野外探索)、新民宿为主的五大产品,建管运、产学研“两手抓”,用丰富产品驱动文旅产业发展,打造荥经自然教育品牌。目前,雅安探途全域研学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成都高新区教科院、常青藤教育集团以及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签署了自然教育“校地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四川自然教育“校地共建”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