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攻城70余座,死的很冤枉

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攻城70余座,死的很冤枉


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杜邮,这一天的天气有些阴郁。

年迈苍老的白起拿着秦王赐下的宝剑,凝视许久仰天发出一声长叹:“我对上天犯下什么罪过,竟然落得自刎而死的下场?”

军中将士悲戚的看着这位一生戎马的将军,秦王赐死的命令是那样冰冷而无情。

将军仰天长叹后,颤抖的手拿着剑被逼自刎而死。

至此,一代名将含冤而死,为生命划上终点。

多年后,秦国人民感怀这位将军,为了纪念含冤而死的他自发修建祠堂,每年定期祭祀。

说到白起冤死的原因,这个事情还得从他最辉煌的一战说起:长平之战。

后来的人们都知道长平之战,这一战奠定了白起杀神之名,斩首坑杀赵军四十五万,堪称史无前例。

长平之战开始于公元前261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王龁进攻韩国,拿下上党,接着奉命领兵攻打赵国。

赵国这边领兵出战的是老将廉颇,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廉颇在长平设下三道军事防线。

秦军攻势锐不可当,第一道防线空长岭一番苦战后快速被攻陷,兵力损失很大。

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攻城70余座,死的很冤枉


廉颇凭借多年经验,分析敌我情况,在发现秦军长途作战,后勤保障比赵国困难后,选择以守为攻,果断放弃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全军退守至丹河以东的第二道防线。

在这里,廉颇下令全军构筑壁垒,不主动出战,决定以逸待劳。

这一防守,就是耗时三年的拉锯战。

凭借优势地理位置,赵军以守为攻,秦军怎么攻打都突破不了丹河防线,双方军队形成僵持。

从战术上看,廉颇是成功的,顺利的阻挡住秦军进攻的节奏。

长达三年的消耗战,赵国难受,秦国更难受,不说其他,光是后勤物质,每天就是一个极大的消耗。

为解决这个战争难题,秦赵两国各自想办法。

秦国派范雎出使赵国施展反间计,离间赵王和廉颇的关系。

三年的消耗战使赵国经济实力急剧下滑,这一场战争再不结束,过不了多久这一战不用打也会被拖垮。

加之范雎的离间,赵王凭借阏与之战赵军大败秦军的胜利,心里存有侥幸,认为如果集中兵力与秦军决一死战,或许能打败秦军。

于是,撤下前线廉颇,换上赵奢儿子赵括奔赴前线。

赵国这边临阵换将,秦国这边也不停歇。

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攻城70余座,死的很冤枉


范雎回国后,秦昭襄王立马下令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率将奔赴前线。

在赵军不知道秦军换将的情况下,少有实战经验的赵括打起仗来就很莽撞,甚是轻敌和自大。

白起利用赵括这些弱点,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作战策略,逐步将赵军引入埋伏,切断赵军后勤补给,逐渐形成包围之势。

面对秦军的围困,赵括也想过让军队突围,却始终突破不出去。

没有了后勤支援,每一天都是巨大消耗,历史记载,赵军吃光所有补给后,依然被白起围困长达四十六天。

没有了粮草的赵军,饥饿不堪,杀战马,杀能杀的所有一切,最后竟出现杀人而食的现象,赵军军心大乱。

赵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情况,终于决定孤注一掷的突围,混战中,赵括被乱箭射死,秦军大胜。

面对四十万俘虏,白起很头疼,苦思良久后决定将其坑杀,这就是后来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历史学家将这件事称为长平实战。

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攻城70余座,死的很冤枉


骤然损失四十万精锐大军,赵国可谓是元气大伤,全国上下人心惶惶,白起乘胜领兵一路突袭,直至邯郸城下。

赵王惶恐不安,在接到前线战况后就连夜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决定派人说服范雎,送上重金,割让土地,试图让后者劝说秦王退兵。

范雎不负所望,果然接受了赵王的请求,向秦王上书。

秦王接受了赵国的请降,接收赵国割让的六座城,下令让白起收兵。

这次事件让白起和范雎失和,大骂秦王愚蠢。

同年九月,秦王又发动战争,派王陵攻打赵国邯郸,这时白起生病,不能出战。

到第二年正月,王陵攻打邯郸不顺,损失颇大,秦王又派重兵出战,结果损失更大。

到白起病好了,秦王想让白起主持大军攻打邯郸,白起分析秦赵情况,认为邯郸难以攻克,而秦军长线作战不得优势,并且已经错过攻克邯郸的最佳时机,因此拒绝出战。

秦王不得已派王龁出战,邯郸依然难以攻下,这时楚国信陵君带兵支援赵国,给与秦军重创,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听闻前线战况,叹息道:“当初王不听我的,现在结果怎么样?”

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攻城70余座,死的很冤枉


这话被秦昭襄王听到,秦王大怒,强行下令让白起出战,白起依然称病不愿出兵,纵然是范雎前来游说,依然称病不出。

三个月后,秦军战败邯郸的消息不断从前线传来,秦昭襄王迁怒白起,认为这是他不愿出兵造成的损失,于是强行下令让他立刻动身前往前线。

不得已,白起只能带兵出行。

白起走了,秦昭襄王和范雎等一众大臣商讨其白起这个人,说:“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于是派使者带着旨意带着宝剑让白起自刎。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

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攻城70余座,死的很冤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