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我是真服幾位前輩

中國人愛吃,會吃是出名的。當代人都以吃貨自居。吃的歷史由來已久。古代吃貨在在追求方面一點不比現代人差。甚至更勝一籌。讓我們扒開歷史。看看歷史上的老饕們吧!也就是著名的吃貨。

孔子

  有人說孔夫子周遊列國的時候餓的面有菜色,好長時間不知道肉味,算不上吃貨吧。我要說,非也非也,孔夫子不管條件好壞,對吃的追求和品質都是極其有要求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他提出來的,還有所謂的“八不食”,從火候,刀工,衛生等等方面都做了要求。怎麼樣,老人家必須是個資深吃貨,才能這麼細緻嚴格。

這一點,我是真服幾位前輩

人家老夫子。哪一方面都稱得上為人師表。

劉安

  這位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被封為淮南王,如果說這些大家沒感覺,那我要是說,相傳他就是豆腐的發明者,你恐怕就有感覺了吧。相傳這位王爺煉丹失敗,出門遛彎,碰見神仙告訴他長生不老藥的秘訣,就是磨碎豆子做食物,於是就有了豆腐。還有一個成語也是因他而來,傳說他吃了仙丹之後飛昇成了神仙,連家裡的雞和狗吃了仙丹都飛到天上。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由來。


這一點,我是真服幾位前輩

豆腐是神仙美食。一點不假。

曹操

  要說曹操是個美食家,恐怕大家還有些懷疑。可是如果你要知道曹操還專門寫過一本《四時食制》,就是指導人們在四季如何飲食的,就絕對不懷疑他的專業程度了。更何況曹操因為說了句“雞肋”就殺了楊修,能用食物當做值夜口令的,不是吃貨是什麼?!

這一點,我是真服幾位前輩


雞肋,雞肋。黑了楊修性命。

蘇軾

  要說蘇大學士不是吃貨,簡直是天理難容,光是用他名字命名的食物就一大堆,尤其是東坡肉,簡直是人間美味。東坡先生也不在意被人說自己好吃,還公開宣稱自己是老饕,為此還寫了一篇《老饕賦》,實在是誠實的可愛。

這一點,我是真服幾位前輩


東坡肘子東坡肉。把二師兄算是做出花了。

金聖嘆

  現在人們記住他,是因為他批註的《水滸》太深入人心,《西廂記》能夠流傳也是因為他的推崇和推動。就這麼一個才子,在順治末年被殺的時候還不忘記給獄吏傳授美食心得。他說用醋和煮雞蛋一起吃,是人間美味,我試過,果然很好吃。

這一點,我是真服幾位前輩


才子佳人。紅顏知己。圍爐煮酒。人生快事。

袁枚

  袁大才子可是清代響噹噹的人物,也是吃貨界的良心代表。他不僅自己吃,而且還帶動身邊的人吃;不僅吃了,而且還寫了下來。他的《隨園食單》一直是廚藝界的經典,還被翻譯成了多種文字遠播海外。

這一點,我是真服幾位前輩


讓我們盡情的吃吧!吃的有理由。吃的有水平。向古人看齊。吃一個青史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