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一回(下)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十常侍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一回(下)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史上十常侍之亂是指12個人: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

《三國演義》裡十常侍就10個人: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

這裡邊有一個人比較特殊,或者說這個人名比較特殊——曹節。

曹操的女兒也叫曹節,即漢獻帝的第二任皇后。劉協得此妻,也算是他一生之幸。

有趣的是,曹操的(養)曾祖父也叫曹節,也有說應該是叫曹萌。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一回(下)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兩個字半似不似,或許也有筆誤訛傳的可能。但問題是,小說歸小說,演義歸演義,可這個地方犯不著啊,為什麼把一個同名的“曹節”放進來。

黃巾起義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一回(下)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中國九大(著名)農民起義,《三國》寫了一個,《水滸》寫了一個。有趣的是書中行文很有意思。

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時鉅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

阿父→盜起→兄弟→姓張,這種行文很容易讓人解讀為張讓和張角是有關係的,畢竟太監認乾兒子當時很流行的,而且後來結交中涓算是伏線之後又回點一下,生怕讓人看不明白。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黃巾起義正好是甲子年(公元184年),當然這句話肯定是張角忽悠人的,有趣的是整個三國時代剛好六十年,220年,曹丕篡漢稱帝,280年,西晉滅東吳。歲過甲子,天下統一。但十年之後“八王之亂”,緊接著“五胡亂華”,還不算大吉。不過對當時“亂世人”來說,天下一統還是算是大吉的。

如果不算時長(歲過甲子)算時點(歲在甲子),公元244年,三國時代唯一一個甲子年,魏蜀爆發興勢之戰,曹爽威望暴跌,司馬懿彼消此長,興勢之戰,正好為司馬一族“興勢”。這句話莫名其妙地預言了整個三國的始終。【興勢之戰是古代以攻勢防禦取勝的一個典型戰例。】

三國序章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一回(下)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殿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樑上飛將下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五行之色,唯獨缺黑。魏蜀吳,哪個是水德?

五行德運,得看官方怎麼說。

秦朝尚黑,為水德,這是自認且公認的。漢朝初年劉邦根據百五德終始說,定正朔為水德,因為漢初認為秦朝國祚太短且暴虐無道,不屬於正統朝代。至漢武帝時,又改正朔為土德,畢竟千古一帝,大秦一統嘛,還是認了,秦為水德,漢為土德。後來劉向、劉歆父子對五德之說進行改革,認為漢朝是火德並大力推廣。

王莽新朝,天下動盪,“赤伏符”開始流行,“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就是說一個叫劉秀的會當皇帝,劉歆就自己改名就“劉秀”,那是公元前6年,結果真正的位面之子光武帝劉秀在第二年出生了。後來漢光武帝光復漢室之後,自然承認了這一讖言,從此確立東漢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後的史書如《漢書》、《三國志》等皆權採用這種說法,因此漢代亦被稱為“炎漢”。

按照這些我們可以認為,秦是水德,漢是火德,然後仔細分析,西漢滅秦為土德,王莽代漢為木德,光武中興,東漢為火德,這樣一切才能解釋得通。

曹魏水德,因為東漢終於曹丕,但曹魏並不是大一統的王朝,西晉才是。因為尚有蜀漢,炎漢為火,水火不相容正是“漢賊不兩立”,所以曹魏雖承水德但不能一統,更何況還有東吳。孫吳為何?應當屬木。

孫策、孫權,名中帶木;所謂東吳,東方青木;三國無金,所以吳亡最晚。曹魏正北,是為純水;蜀漢西南,火德帶金;孫吳東南,木德帶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所以孫劉可聯合,亦相鬥,也相安。東吳木德帶火,所以內耗頗大。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一回(下)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曹孟德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一回(下)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嵩與雋各引兵攻擊賊寨,火焰張天,賊眾驚慌,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殺到天明,張梁、張寶引敗殘軍士奪路而走。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曹孟德出場】……操見過皇甫嵩、朱雋,隨即引兵追襲張梁、張寶去了。

中間插了篇曹操小傳,整個人是突然而來,突然而去。而且曹操第一次出場是沒跟劉備照上面的。

為什麼這麼寫?

初中時第一次看《三國》,其中讀到一段覺得《三國演義》真的是擁劉反曹的嗎?【這段讀到再說。】這次細讀看到這又突然冒出這個想法。這回回目叫什麼,《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感覺開篇第一回就是純寫劉備的,但是讀了之後,本回配角曹操豔壓劉備。

斬黃巾,三英是怎麼立功的。五百破五萬,殺鄧茂,斬程遠志,然後呢?領軍五千,結果不勝,退三十里下寨,最後是用計才勝。被安排去幫盧植,卻被盧植安排去幫皇甫嵩、朱儁,結果人沒到,被半路殺出的曹操搶了風頭。皇甫嵩、朱儁見賊都被曹操打跑了,又讓劉備去打張角,路上又碰上了被陷害的盧植,想領兵回家了結果接了個漏把張角打了正巧救了董卓。

斬黃巾,曹操是怎麼立功的。突然出現,亂殺一氣,果斷走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曹操著墨不多,但是大放異彩,寫劉備就是為曹孟德引線,但是“曹老闆”還不領這個“情”。哥們兒我來了,哥們我贏了,哥們我走了,你們先聊著。

這隻還是單捋情節,更別提中間還加了一片孟德小傳。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個人簡介走來了;他走了他走了,他帶著奸雄之名離開了,大哥大哥歡迎你,大哥大哥你停一停啊……【令人無限遐想啊!】

劉備出場,多有應酬,曹操出場,就事做事。三國人物,就孟德跟孔明最務實。

記住現在眼前這個少年,或許讀完書後,他真的沒有一絲絲改變。歷史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的信念絲絲未減。治世能臣,亂世奸雄,做對的選擇。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別管那是一個玩笑還是謊話。曾經那個少年,曾經那個阿瞞。

N年以後,有個叫李隆基的人,跟曹操起了一樣的名字。

「讀書札記」《三國演義》第一回(下)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