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的神话,可能在告诉我们古埃及才是世界闻名的起源

贵为我国三大"天书"之一,《山海经》中的妖怪神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山海经》的神秘面纱却一直没能被掀开,没有多少人能妄言自己真的看懂了《山海经》中的所有秘密。在《山海经》中,除了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和后羿射日以外,夸父追日也是妇孺皆知的故事。人们一直认为这个故事是纯虚构的神话故事而已,可近年却有人认为,这个神话不仅仅是神话,它暗含的内容,与古埃及文明有着某种隐秘联系。

《山海经》一书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记载了大量的洪荒时期的信息,其中包括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

关于世界文明产生的源头,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种说法。但大多数学者已经统一的一个观点就是这个源头一定就华夏、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这四大文明古国之中。

“夸父追日”的神话,可能在告诉我们古埃及才是世界闻名的起源

而近些年来,有很多研究《山海经》的学者提出了一个乍听下来十分难以置信的看法:《山海经》中所描写的世界,可能就是古代的埃及地区。更有甚者说,古埃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而我们的夏朝,也是外来迁徙者所创立的朝代。是什么令他们提出了这种假设呢?

《山海经》中关于夸父追日是这么记载的: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寥寥数字,讲述了一个在今天看来极具浪漫主义悲剧色彩的故事。但也因为字数精简,阐述省略,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无法得到解答的疑问:

其一,夸父生于部落之内,在地球上生活了数十年,而数十年间,太阳一直东升西落,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夸父为何一夕之间兴起了对太阳来源追根问底的兴致?

其二,夸父是一个智商正常的人类,他不可能不知道追逐太阳的难度,为何他还要坚持?

其三,如果追赶太阳只是夸父的个人执念,为何这个看似荒谬且最终失败的事情会得到重视,被人口耳相传甚至被描绘在《山海图》中呢?

“夸父追日”的神话,可能在告诉我们古埃及才是世界闻名的起源

这里有一种解释,夸父追日并非是夸父的一时兴起,而更像是一个部落的集体决定。夸父在书中以个人形象出现,但实际上他代表着的是一整个部落。而当我们将夸父追日解释成一种群体现象,便不难看出,除去后期的润色加工,夸父追日其实就是一个部落在日夜兼程的移动,换句话说,就是部落的紧急迁徙罢了。部落迁徙在历史上频繁发生,而紧急迁徙也并不少见。这种紧急迁徙多半是因为部落在原址难以为继了。至于为何住不下去了,无非也就是瘟疫、战争和环境变化三个原因罢了。

而《山海经·西山经》中有"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这样的描写,这种描写恰恰十分吻合金字塔的外形。向南极目远眺,就可以看到涂满金粉金字塔反射出的耀眼阳光。

因此有学者们提出,或许夸父部落就是埃及人,所谓的"逐日",就是从埃及迁徙到了华夏。我们都知道,尼罗河附近曾孕育出了埃及文明,那是一个繁盛不输华夏文明的时代。据古埃及书籍记载,当时尼罗河的两岸,土地肥沃且水草丰美,人们靠着大片的绿洲生殖繁衍,创造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可是后来,因为人为和自然双重原因,古埃及沙漠化日益严重,绿洲极具缩小消失,民不聊生。而这种大环境下,古埃及人为了生存,会背井离乡,大批迁徙的可能性非常的高。因此有专家提出大胆假设,夸父追日或许正是古埃及迅速衰落的见证。

“夸父追日”的神话,可能在告诉我们古埃及才是世界闻名的起源

那在何处安家呢?在没有指南针的年代,人们通常会寻找一个明确的指引。而又有什么能够比天空上常挂着的太阳更为明确呢?再加上,当时的古埃及人信奉太阳神,将太阳视为圣物。而太阳东升西落,因此他们决定跟随圣物,去往太阳的故乡建立新家园的可能性非常的高。故此部落民众一路向东迁移,而向东2500公里外,便是如今的中国。古埃及人最终在我国境内停住了脚步,建立了夏朝。

有人又提出质疑,按理说整个民族的迁徙史,一定会有人负责记录在册的。可至今并没发现含有相关记载的古籍。但反驳者提出,鉴于年度久远,加上当时人们喜欢以夸张玄幻的神话文风为载体述说各类事件。因此这个大迁徙,有可能是被渲染加工成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流传下来。而故事中夸父不眠不休,风餐露宿的追日过程也和部落历尽艰辛,却始终坚定意志的迁徙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

由此来看,"夸父追日"很可能是一个历史事件的神话式改写。而如果未来真的有更为"实锤"的文献被发现,那关于世界文明起源的纷争便将结束。当然啦,以上的一切不过是众多推测中的一种,若要进一步细究,还是不难发现一些需要更多证据才能够进行解释的疑问。而事实究竟如何,还是得寄希望于未来人类的进一步研究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