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三春三月憶三巴,四川它是我的家

導語:

隋朝時期,李白家的長輩們為了逃避戰亂,舉家逃往西域的碎葉城。李白五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從邊城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小城——阿克·貝希姆)來到了蜀中(今四川),然後一直在四川待了20年。這20年裡他走遍了四川的風景名勝,看遍了四川的漂亮姑娘,這些都給了李白很好的創作靈感。

天寶十四年,五十五歲的李白流放歸來,旅居宣城,遊山玩水間,見到杜鵑花開,耳畔好似響起了子規鳥的啼叫聲,詩人不禁淚目,想起了自己闊別多年的家,就落筆寫下了:《宣城見杜鵑花》。無論是從早年的居住時間,還是從李白的詩文中,都不難看出,四川其實就是這個酒鬼謫仙人的家。

李白:三春三月憶三巴,四川它是我的家

李白望月思鄉

李白五歲來四川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大唐王朝邊境的碎葉城,就是今天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東邊的一座小城。放在今天的話,就是說李白他出生在國外。但事實上,唐朝時期的碎葉城屬於大唐疆域的邊界。

無論是從歷史的時空上來講,還是從李白的血脈上來說,他都是地地道道的炎黃子孫。可是,現在的有些國家,拼了命地找理由證明李白是他們的人,思前想後,這種行為非但不能得逞,反而變相的說明了中國人的優秀。

這個時候,大唐王朝的政權還被一個姓武的女人牢牢捏在手裡。時光匆匆,五年之後,李白剛好把唐朝的小學識字課本看完,武則天就駕鶴西去了。然後,李白跟隨著自己的父親,把地理座標從碎葉移動到了四川。

李白:三春三月憶三巴,四川它是我的家

四川九寨溝

難忘的巴蜀二十載

李白二十五歲的時候,收拾好行裝,寫了一首《蜀道難》。然後就仗劍出行,辭鄉遠遊了。從此,走到哪裡都不忘記思念家鄉四川。

史料上關於李白巴蜀的這二十年,記載不多,大多是些傳說故事,不足為道。可以用來證明李白思念四川的證明,大抵都在他的詩裡。

比如,九年之後李白受舊交元丹丘的邀請去往嵩山做客,李白作詩《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答謝,其中當頭就是一句“家本紫雲山”。

紫雲山是李白家鄉綿州彰明縣的一座山,朋友邀請他前往嵩山的時候,他便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想起了家鄉的這座山。

比如,李白連寫《上皇西巡南京歌》系列組詩十首,用以諷刺唐玄宗時,是通過用家鄉四川成都的好來反襯的。

李白:三春三月憶三巴,四川它是我的家

成都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李白用“西巡”二字來嘲笑和譏諷唐玄宗的落荒而逃。然後反問唐玄宗道:“這四川成都如詩如畫的錦繡山河,秦川那邊的長安能比得上嗎?”

比如,五十五歲垂垂老矣的李白,賞杜鵑而老淚縱橫,念家鄉而寫下的《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暮春三月,已經五十五歲的李白,在宣城閒逛,忽然看見杜鵑花。在他巴蜀四川,每逢杜鵑花開都會有,子規啼叫。看著眼前的杜鵑花,子規鳥的叫聲,猶在耳畔。它啼叫一聲,李白的愁腸就斷一截。暮春三月裡,他這個離人心上的秋天就顯得越發悽惶。年老的李白十分思念四川的家鄉。

總結:

綜上所述,對於李白來說,無論自己的祖籍在哪裡,其實他都已經把四川當作自己的家鄉了。離家之後,詩人就幾乎沒有回過巴蜀故地。所以他只能常常“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三春三月憶三巴,四川它是我的家

李白思鄉

END.

感謝閱讀!我是一迪,歡迎交流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